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急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steoporotic spinal fracture, OSF)后放射学特征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120例拟接受保守治疗的老年OSF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对照组(40例)、骨吸收抑制剂组(40例)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组(40例),分别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安慰剂、双膦酸盐、特立帕肽治疗3个月。比较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的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骨折椎体高度丢失比、后凸角和椎骨隐裂(intravertebral cleft, IVC)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PTH组的NRS评分、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骨吸收抑制剂组,骨吸收抑制剂组的上述指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H组和骨吸收抑制剂组的椎体高度丢失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骨吸收抑制剂组和PT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治疗后的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H组的IVC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骨吸收抑制剂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I Ⅱ型[OR=3.531,95% CI(2.300,5.628),P<0.001]是导致骨折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TH[OR=0.826,95% CI(0.703,0.966),P=0.018]和骨吸收抑制剂[OR=0.853,95% CI(0.768,0.962),P=0.006]是预防骨折愈合不良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PTH类合成代谢药物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椎体塌陷,并显著减轻病人疼痛和促进脊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弧度与年轻颈痛患者颈椎间盘膨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39例年轻颈痛患者,其中男251例,女288例,年龄18~40(32.2±6.3)岁。通过颈椎X线和MRI检查测量患者的颈椎弧度和颈椎膨隆程度,并根据颈椎弧度将患者分为颈椎前凸组(颈椎弧度>7 mm)175例,颈椎直立组(0<颈椎弧度≤7 mm)163例和颈椎后凸组(颈椎弧度≤0 mm)201例。比较3组患者间颈椎间盘膨隆程度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颈椎弧度与颈椎间盘膨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颈椎前凸组、颈椎直立组、颈椎后凸组的颈椎间盘膨隆分别为(0.83±0.24)mm、(1.47±0.58)mm、(2.96±1.11)mm,颈椎前凸组的颈椎间盘膨隆程度小于颈椎直立组和颈椎后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椎间盘膨隆程度与颈椎弧度呈显著负相关(R=-0.561,P<0.05)。结论:年轻颈痛患者的颈椎间盘膨隆程度与颈椎弧度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常由脊柱骨折、脱位所引起,多见于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跌倒和坠下,运动创伤、挤压伤等.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过一百三十万个新增创伤性SCI病例[J].SCI是重要的致残因素,常遗留严重的残疾,包括运动功能丧失(瘫痪)、感觉障碍、膀胱排尿功能紊乱、肌痉挛、关节挛缩、疼痛、褥疮、心理障碍和性功能不全,甚至呼吸障碍等.由于目前针对SCI还没有找到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药物、细胞治疗和康复疗法已经在动物模型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还有一些方法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被有效地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术后椎体前缘骨吸收(anterior vertebral bone resorption,AVBR)情况及风险因素,以及AVBR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于2015年3月~2019年3月开展ACDR手术的12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对其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疗效和假体相关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组间单因素分析(AVBR组vs无AVBR组)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AVBR的风险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ACDR手术,术后获访17~41个月,平均(27.3±9.2)个月.随访期间发生AVBR 68例,发生率53.1%,其中49例(72.1%)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①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NDI和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即刻,AVBR组患者的节段曲度显著大于无AVBR组(P<0.05),但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VBR组患者的上、下终板长度均显著短于无AVBR组患者(P<0.05),节段ROM显著大于无AVBR组(P<0.05).③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36)、BMI(OR=0.854)均是患者术后发生AVBR的独立影响因素.④两组术后的假体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VBR现象在颈椎ACDR术后3个月内较为常见,但对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年龄偏小、BMI偏低者,是ACDR术后出现AVBR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该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中有94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有2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保守组治疗总有效率91.48%与手术组9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当,关键在于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好禁忌症,把握好治疗时机的选择,以达到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柱肿瘤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多节段椎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脊柱序列,对照组采用钛网材料重建脊柱序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切除节段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不同时点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1、3个月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椎体后缘高度(HPB)、cobb角度,并计算术后1、3个月HAB、HPB、cobb角度下降值;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两组切除节段数、住院时间、术后7 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至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2、3个月JOA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3个月HAB减小值、HPB减小值、cobb角减小值均较小(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用于脊椎肿瘤切除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中出血量、促进脊柱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内植物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