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淋巴结结核比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等混淆,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收集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腹部淋巴结结核,分析其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的正确诊断率。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气管主支气管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可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病例进行GE Light Speed 16 CT扫描,原始扫描数据在AW4.2 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其图像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结果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8例气管、主支气管肿瘤者16层螺旋CT扫描结合重建的图像显示气管肿瘤16例,右、左主支气管各6例,与手术结果相符合,其中病理结果为鳞癌23例,腺癌2例,平滑肌瘤、腺瘤、腺样囊性癌各1例.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能够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作出定位、定性和定量(数据)诊断,是一种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患者的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MSCTA可清晰显示狭窄、闭塞以及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容积重建有利于显示病变血管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综合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和多曲面重建图像分析可清晰显示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即烟雾状血管.MSCT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6.2%(53/80);DS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7.5%(54/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的显示及分布情况与DSA大致相似.结论 MSCTA诊断烟雾病的灵敏度高,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烟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的CT征象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分布、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总结有价值的CT征象.结果 病灶部位及形态:右下叶2例,右上叶2例,右中叶1例,左下肺1例;2例呈类圆形,4例呈不规则形.病灶边缘及周围情况:2例边缘光滑,肺瘤界面清晰,并具有分叶征;4例边缘毛糙,肺瘤界面模糊,伴棘状突起,呈锯齿状改变.3例病灶周围伴有多发类圆形卫星状小空泡征.4例病灶紧贴胸壁,对胸壁无明显侵犯,未发现明显胸膜凹陷征及血管聚集征.病灶密度:呈囊实性肿块,以囊性成分为主,无明显强化,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其中2例伴有条索状钙化影.结论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囊实性肿块伴有卫星状小空泡征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39岁。因突发腹痛 5d ,伴呕吐 2d入院。体检 :剑突下轻压痛 ,无反跳痛 ,未及包块。B超 :左上腹探及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结节 ,最大约 2cm× 3cm ,形态规整 ,边界清 ,内回声均匀 ,提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肝硬化、脾大。消化道钡餐示胃窦炎。腹部平片提示左肾结石。胃镜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SmartPrep]跟踪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不同注射速率和对比剂剂量与螺距的选择的最优化方案。方法:对头颅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追踪触发的优点:15例患者,患者首先进行以常规经验进行采集图像,后同时进行了追踪触发扫描,回顾性分析作60例患者,根据注射速率分为三组,常规剂量100 ml,随机抽取45例做量化分析。每组15例,A1组:R=2.5,A2组:R=3.5,A3组:R=4.5。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按剂量总量不同分为三组,每组15例,B1组:100 ml,B2组:75 ml,B3组:55 ml。准直和螺距的选择: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25岁~70岁,平均年龄51岁,随机分C1、C2、C3三组,准直为1.25,螺距C1:0.562:1,C2:0.938:1,C3:1.375:1。结果:用SmartPrep跟踪技术能够在脑血管内对比剂充盈达高峰期时进行采集原始图像,脑血管主干及其1级~3级分支显示率为100%,大脑中动脉4级~5级分支显示率为92%。发现动脉瘤并清晰显示了瘤体,载瘤动脉及其详细关系,分析A1、A2、A3,三组A2组图像对大脑中动脉,额项升动脉等分支显示结果优于A1、A2。分析B1、B2、B3三组大脑前中后动脉等各支,三组差异无显著性。分析C1、C2、C3三组脑动脉各分支,评分结果C2组优于其余两组。结论。跟踪技术能更好的显示靶血管,使用3.5 ml/s,低剂量对比剂的使用减少的对比剂的剂量,减少患者的花费。应用0.938:1的螺距可以减少患者所受辐射的剂量,减少扫描时间,图像质量优于大螺距,可以更好的显示脑动脉血管各级分支。  相似文献   
7.
多层CT双期扫描多平面重建诊断小肝癌(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才钧 《广西医学》2007,29(11):1755-1756
肝癌的早期检出并及时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关于小肝癌(直径≤3 cm)的研究是近20年肝癌临床史上出现的重要事件,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关键,也促进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概念的更新[1].  相似文献   
8.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平扫,再用追踪触发技术,进行增强扫描和图像重建.结果 主动脉夹层13例,主动脉瘤7例,均能显示主动脉夹层范围及主动脉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16排螺旋CT在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可行性.方法对25例临床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曲面重建(CPR)及仿真内窥镜(CTVE)进行重建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全部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均获得成功,其中腹主动脉狭窄2例;髂动脉狭窄5例,闭塞1例;股动脉狭窄7例,闭塞3例;小腿动脉狭窄6例,闭塞1例.全部患肢均存在股动脉以下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全面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这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CT联合电子水平仪技术引导下经皮肺对诊断肺部微小结节(直径≤2.0 cm)穿刺的应用价值。 方法 根据结节大小、病变所在肺叶等条件应用配对设计分组法,将60例肺微小结节患者分别采用CT联合电子水平仪引导穿刺(联合引导法)和常规穿刺(常规法)活检,每组30例,由同一医师操作,术后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节以切除术后病理及临床诊疗后随访12月以上的诊断结果为最终结果。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穿刺结果。 结果 60例病灶中,联合引导组和常规组穿刺靶点到位率分别为100%和96.7%,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53.33%(16/30)和20.00%(6/30),穿刺成功所用时间分别为14.16±2.27、19.33±4.59 min。联合引导组中28例穿刺活检得到的组织细胞学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或临床最终诊断相符,2例因取材组织过少病理无法作出明确诊断,其中活检确定恶性肿瘤20例,良性病变8例;穿刺诊断符合率为93.33%。常规组中26例穿刺活检得到的组织细胞学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或临床最终诊断相符,3例因取材组织过少病理无法作出明确诊断,1例穿刺过程中出现气胸、咳血,患者要求终止操作,其中活检确定恶性肿瘤18例,良性病变8例,穿刺穿刺诊断符合率为86.67%。联合引导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组(P<0.05)。2种方法穿刺成功操作时间比较,联合引导法低于常规法(P<0.05)。联合引导组和常规组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3.3%(4/30)和40%(12/30),经处理后均治愈,联合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联合电子水平仪技术可明显提高肺部微小结节病变首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