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骶髂螺钉固定在骶髂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 0具成人干燥骨盆标本 ,模拟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并作CT扫描 ,对进针点与不同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进针的方向、进针的深度以及S1骶孔上方的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进行测量。结果 :进针点距臀肌线的距离为 ( 2 0 70± 3 2 7)mm ,距坐骨大切迹的距离为( 3 5 0 0± 1 91)mm ;轴位及冠状位CT测量进针与髂骨外板的交角分别为 ( 90 18± 2 69)°和 ( 90 40± 2 87)° ;进针深度为 ( 67 77± 3 63 )mm ;S1骶孔上方骶骨翼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 ( 18 2 6± 2 0 6)mm和 ( 18 74± 1 5 1)mm。结论 :临床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需选择恰当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 ,术中需行骨盆正位、入口位和出口位的透视以确定螺钉植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4月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X射线、CT平扫及重建、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资料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估,对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行持续颅骨闭合牵引复位,据复位情况早期选择后路、前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其中3例在手术室全身麻醉下加大牵引质量复位成功。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术后X射线随访提示:颈椎序列、椎体高度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治疗后ASIA神经功能评级平均约提高1级以上。植骨4-6个月融合,无内置物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行持续颅骨闭合牵引,根据复位情况及损伤类型择期选择后路、前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46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2个月。46例中,优28例,良1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2.6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的膝关节功能锻炼等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对2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术,其中4例经胸入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低切迹钉棒系统内固定,12例经胸腰段前侧胸膜、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其中Z-plate钢板内固定8例。VentroFix固定4例。6例经倒“八”字腹膜外切口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材料均为自体髂骨或肋骨。结果全部病例随访0.6--2年,平均1.5年,除1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经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愈合。其余均无特殊并发症,切口均甲级愈合。14例存在不同程度后凸畸形,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9.10,随访平均丢失2.30,术后3个月融合率达54.0%,术后半年达81%,术后7~24个月脊柱融合率达97.1%,没有发生植骨块移位、沉陷。15例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术后均有明显改善,FrankelC级恢复至E级6例;B级恢复至D级3例,B级恢复至E级2例;D级恢复至E级4例。结论胸腰椎结核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术后合理的抗痨治疗,根据术前的MRI、CT、X线片检查,明确病灶范围、破坏程度、后凸角度、脊髓压迫及合并脓肿情况行彻底病灶清除、减压、矫形、植骨及坚强内阎定。  相似文献   
5.
臀肌挛缩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发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家长、医生及相关学者的关注,其病因学研究也不断深入,但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本文针对臀肌挛缩的病因学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具体分析实施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矫正僵硬型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40例僵硬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治疗,对照组行经椎弓根截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obb角、矫正率、VSA评分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观察指标(Cobb角、矫正率、VSA评分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进行经椎弓根截骨治疗来说,采用经椎弓根联合椎间盘截骨效果更为明显。不但能够增加矫形角度,还可以避免脊髓褶皱,降低患者的神经损害并发症,治疗方案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BACKGROUND: Smoking affects blood supply around the graft area, ultimately affecting spinal fusion. Few studies repor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nicotine on spinal fusion.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是多功能生长因子,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是一组具有类似结构的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目前已确认的BMPs家族成员达40多个。BMPs是1965年由Urist等首先从脱钙骨基质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有活性的蛋白质,这种活性蛋白具有使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并进而合成胶原,形成钙化的骨组织能力,因此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  相似文献   
10.
椎间盘退变是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不理想,原因在于其病因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发现椎间盘退变由多种因素影响所致,椎间盘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加重炎症反应并影响椎间盘的物质代谢,促进椎间盘退变;某些具有遗传特性的特异性基因与椎间盘退变相关;椎间盘渗透功能降低会引起椎间盘营养障碍,导致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