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比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及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64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组(诱导化放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100 mg/m2,第1天,依托泊甙100 mg/m2,第1~3天)化疗2~3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完成后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60~70 Gy,6~7周完成.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组(同步放化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20 mg/m2,第1~5天,依托泊甙50 mg/m2,第1~5天)化疗2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6~7周完成.结果诱导化放组有1例未完成治疗计划,同步放化组3例未完成治疗计划.诱导化放组完全缓解率占31.3%,部分缓解率占50.0%,无变化+病变进展占18.7%;同步放化组分别占37.5%、46.9%、15.6%,2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1,P>0.05).诱导化放组中位生存期为13.4个月,同步放化组为21.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8,P<0.05).1、2、3年生存率诱导化放组分别为65.6%、21.9%、12.5%,同步放化组分别为71.9%、43.8%、31.3%,2个组生存曲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06,P<0.01).毒副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组高于诱导化放组,尤以造血系统毒性明显,但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延长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名茶这样泡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泛黄,茶香清新味醇,被赞为“中国名茶之冠”.冲泡时,先用开水温杯,取茶后,待开水凉至85℃左右,高提水壶冲水,水能覆盖所有茶叶即可.手捧玻璃杯,朝一个方向轻轻摇动30秒,以便茶叶均匀受热.再次高提水壶冲入开水至九分满,半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品茶时,杯水喝到一半时就可以续水了,冲泡次数越多,冲泡时间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芪三酚(Res)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的相关效应及其与MDCl基因的关系。方法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S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Re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用RT-PCR与免疫印迹方法测定MDCl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用小RNA干扰MDCl基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并观察其对Res的敏感性影响。结果40μmol/L以上的Res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P〈0.05),给予0、60、120μmol/LRes能明显降低MDC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用小RNA干扰MDC1基因后,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实验组(MDCl.siRNA)的细胞凋亡率[(45.13±6.2)%]较阴性对照组[(24.34±2.6)%]和未处理组[(17.69±4.9)%]明显上升(P〈0.05),MTS结果显示MDCl基因干扰后细胞对Res的敏感性增加。结论40μmol/L以上的Res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Res可以有效降低MD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细胞的凋亡。用小RNA干扰MDCl基因(MDCl-siRNA)后,MDA-MB-231细胞对Res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心理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其预后对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对其心理状态有明显影响。据统计,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率为30%~65%,而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不可能对康复治疗方案有足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ADHD)哌甲酯缓释片清除率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前瞻性收集闽南地区服用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的78例ADHD患者的消除相血药浓度(n=165),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分析数据。结果最终模型为CL(L·h^-1)=254·(WT/34.7)^0.663·0.884(如果合用丙戌酸钠,否则为1)·EXP(ETA(CL)),WT为体质量(kg)。结论成功建立ADHD患者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根据患者的生理用药资料,可估算其清除率,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窄谱UVB联合中医治疗副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笔者科室门诊在2006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副银屑病患者共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干扰素300万U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医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UVB)联合中医方法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疗程完成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判。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3例发生皮肤红斑症状,对照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未经特殊治疗后缓解,未影响正常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窄谱UVB联合中医治疗副银屑病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其远期效果及并发症需进一步加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和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对深Ⅱ度烧伤患者换药疼痛评分、创面愈合质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瘢痕评分、色素沉着率及治疗前后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随访瘢痕评分及色素沉着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EGF水平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纳米银抗菌凝胶,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换药疼痛,降低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程度,并有助于上调VEGF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2 3岁。因面部及四肢皮肤结节 5个月于 2 0 0 1年 1月 9日到我院皮肤科就诊。 5个月前患者面部及四肢皮肤出现结节 ,伴皮肤发痒 ,不痛 ,温、触觉障碍。无发热及关节疼痛等。体检 :患者面若桃花色 ,双眉几乎完全脱落 ,面部有水肿性红斑 ,额部及四肢多发性皮下结节 ,直径 0 .5~1.0cm不等 ,活动 ,多数结节表面未见明显异常 ,少数有溃破。取左额部皮肤结节送检。病理检查 :梭形皮瓣组织一块 ,皮肤表面微隆起 ,未见明显异常。切面可见一直径约 0 .7cm的灰白色质硬区。镜下观察 :表皮未见明显异常 ,表皮下有一薄层无细胞浸润带 ,真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精准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90例NICU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有效预防N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减轻感染风险,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