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痛目前已成为困扰全球医疗及社会性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负担。40%~50%的腰痛由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引起。且IDD的程度与腰痛呈显著正相关。IDD在临床上还可引起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和脊髓病等系列疾病。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IVD)是由上下软骨板(cartilaginous endplates,CEP)、中央的髓核(nucleus pulposus,NP)以及周围的纤维环(annulus fifibrosus,AF)组成,其中NP是由NP细胞、凝胶状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组成,含水量70%~90%。IDD受异常应力、细胞因子、营养、基因、创伤、环境、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对IDD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二者均存在一定缺陷。虽能改善部分症状,但无法延缓或逆转IDD病理过程。近年来随着分子水平上对IDD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参与IDD,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有学者基于芯片数据分析观察到多种lncRNA在IDD中异常表达,且证实了差异表达的lncRNA在IDD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笔者就lncRNA通过ceRNA网络机制影响IDD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分子水平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肖瑾  李小军  黄建军  高圣权  陆昌洙  刘向前 《中草药》2020,51(22):5781-5787
目的 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中impressic acid(I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炎作用。方法 以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使用EZ4U细胞增殖与细胞毒性分析试剂盒检测IA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RT-PCR法检测TNF-α、IL-1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ELISA法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 Impressic acid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TNF-α、IL-1β水平和HMGB1蛋白表达,并抑制NF-κB从细胞质向细胞核的转移(P<0.05、0.01)。结论 细柱五加中IA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Delta通道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峰  张贤  李小军  尹恒  刘一奇 《中国骨伤》2020,33(5):397-401
目的:探讨经Delta通道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经Delta通道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0~62(41.5±4.3)岁;均为单侧根性症状,其中C_(4,5) 2例,C_(5,6) 5例,C_(6,7) 3例。所有患者CT及MRI检查提示无后纵韧带骨化及黄韧带钙化等影像学表现,颈椎动力位X线片无颈椎不稳,经系统非手术治疗6周以上,疗效欠佳。观察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肩痛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颈椎生理曲度、颈椎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和稳定性的改变。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脊髓、神经根或大血管损伤情况的发生。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30~90 ml,平均40 ml。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神经根性疼痛缓解满意,神经功能有所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7.15±2.0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59±0.83;JOA评分由术前的12.57±1.24升至末次随访时的16.42±0.58;NDI评分由术前的41.82±4.71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59±3.52;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生理曲度D值由术前的(8.21±0.84) mm升至末次随访时的(10.89±0.96) mm (P0.05)。病变节段椎间高度术前、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62±0.59)、(5.60±0.57)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颈椎动力位X线片未见颈椎失稳。结论:经Delta通道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糙叶五加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基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胶质细胞BV2为生物活性导向模型研究糙叶五加Acanthopanax henry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糙叶五加茎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反式咖啡酸甲酯(3)、咖啡酸(4)、反式松柏醛(5)、丁香醛(6)、香草醛(7)、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8)、反式芥子醛(9)、十一烷二酸单甲酯(10)、(-)-芝麻素(11)、3-O-咖啡酰奎宁酸(12)、5-O-咖啡酰奎宁酸(13)、1,3-双咖啡酰奎宁酸(14)、1,4-双咖啡酰奎宁酸(15)、1,5-双咖啡酰奎宁酸(16)、豆甾醇(17)、β-谷甾醇(18)。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2、14、17、18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支气管、肺血管和肿瘤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对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和肺结节行肺段切除术各2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薄层CT扫描,应用DeepInsight软件对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进行重建,同时对肺部结节、肿瘤或者肿大淋巴结进行重建;通过术前重建三维图像进行精准的术前规划,特别是肺支气管及血管的变异情况,肿瘤、肿大淋巴结与肺血管的关系,肺结节在肺段中的精准定位等。对照术前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进行精准手术;记录术中有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总引流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人清晰重建支气管及肺血管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中央型肿瘤及肿大淋巴结与血管的关系重建满意,明确定位肺结节在肺段中的位置及精确的进行术前规划。全部病人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按照术前规划实施精准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及术中意外出血情况,手术时间(147.60±37.77)min,术中出血量(33.82±22.17)mL,术后住院时间(7.02±1.78)d,引流管拔除时间(4.68±1.60)d,术后总引流量(221.00±135.03)mL;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胸部薄层CT数据进行术前三维重建及术中实时导航技术,能够精准、高效、安全方便的实施胸腔镜肺叶和肺段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案以及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13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5例各类胸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3例、升主动脉+主动脉半弓置换手术6例;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体外循环下人工血管置换8例、腔内隔绝术18例;22例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升主动脉直径>5 cm),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术13例、升主动脉包裹+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17例马凡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1例升主动脉瘤合并先天性主动脉弓缩窄(导管后型)、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在完成Bentall手术后行升主动脉至双侧股动脉搭桥手术。结果7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65~280 min,平均(166.5依7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8~138 min,平均(78.5依33.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4~106 min,平均(53.1依18.7) min。1例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患者因术后出血、多器官衰竭死亡。2例Bentall手术者因术后出血较多予二次手术止血。术后肺部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2例、短暂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顽固性电解质紊乱1例,予积极对症治疗,均痊愈。行腔内隔绝术患者术后未见血管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65例获随访,随访6~110个月,平均(50.2依10.8)个月。随访期间,1例出现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脑梗塞死亡,其余患者恢复满意,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胸主动脉瘤种类较多,在进行胸主动脉瘤的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食管癌目前治疗的手段除手术治疗外,主要以放疗为主。然而,中晚期食管癌放疗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主要死亡原因为局部未控、复发和远处转移[1]。综合治疗食管癌主要是利用放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来提高食管癌局部控制率,消灭照射野外微小转移灶,减少远处转移,从而达到提高食管癌疗效的目的。食管癌患者大多经放化疗后免疫力低下,亦是复发与降低生存率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温针灸辅助预防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并提出标准化治疗流程及对蛋白C抗凝系统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入我院诊断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比较两组DVT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彩超评估治疗前后静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5天、10天和20天血浆蛋白C抗凝系统指标包括蛋白C(PC)、活化蛋白C(APC)、总蛋白S(TPS)、游离蛋白S(FPS)含量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观察组DVT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前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天、10天和20天血浆APC和FP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辅助预防脊髓损伤后下肢DVT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提高蛋白C抗凝系统的活性。 关键词:温针灸;创伤性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蛋白C抗凝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4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术后恢复一定时间行X线片检查、颌骨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检查,观察其疗效.结果 48例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周X线片示骨折对位良好.3~4周张口度≥30mm者42例,4例联合骨折在附以颌间结扎牵引固定2周后去除结扎并行张口训练3~4周,其张口度≥30 mm.47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1例出现轻度咬合错乱,经颌间牵引3周后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复位牢固,骨折愈合快,对患者创伤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