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量泵输注琥珀胆碱与普通静脉滴注法用于全麻下喉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全麻下喉显微手术患者40例,分为微量泵注组与普通静脉滴注组。对比2组术中肌松效果、用药量、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通静脉滴注组相比,微量泵注组的术中肌松效果好,用药量少,术毕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琥珀胆碱微量泵输注法便于术中调控,利于术后自主呼吸恢复。  相似文献   
2.
唐晨  岳建英  李天佐 《北京医学》2015,37(6):530-532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B蛋白浓度变化与七氟烷麻醉躁动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择期白内障手术的患儿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Ⅰ或Ⅱ级,年龄3~6岁.吸入麻醉诱导为8%七氟烷,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喉罩.术中采用3.0%~3.5%的七氟烷维持,调节氧流量2~3 L/min,保持患儿自主呼吸.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拔除喉罩,记录躁动发生情况.分别于吸入七氟烷前,吸入七氟烷后15 min和术后10 min 3个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2~3 ml,静置离心后,检测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结果 30例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血清S100B蛋白平均浓度分别为(62.76±32.51)、(47.90±22.20)、(48.05±23.53)ng/L,术中和术后浓度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术中和术后二者浓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躁动患儿术中和术后平均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49.71±25.20) ng/L vs.(68.26±39.40) ng/L,(55.59±30.54)ng/L vs.(68.26±39.40)ng/L,P均<0.01],术中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躁动患儿术中和术后平均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46.71±20.64)ng/Lvs.(59.1 1±27.62)ng/L,(43.18±16.95)ng/L vs.(59.11±27.62)ng/L,P均<0.01],术中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患儿术前、术后S100B蛋白浓度差值与与躁动评分无相关性(r=0.045,P>0.05).结论 S100B蛋白浓度在麻醉恢复期患儿躁动发生时明显下降,星形胶质细胞并未在躁动过程中表达增强,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与躁动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在大脑中的作用部位是不同的,本研究拟动态地观察丙泊酚在脑内的作用途径,进一步探索其镇静机制。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18~40岁,BMI 20~25 kg/m~2,ASAⅠ级。在未输注丙泊酚状态下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RS-fMRI)扫描,然后设定丙泊酚初始效应室浓度(Ce)为0.5μg/ml,稳定5 min后完成一次RS-fMRI扫描。逐渐以0.5μg/ml的增幅递增,每个Ce下均完成一次RS-fMRI扫描,直到Ramsay评分达到6分。在全脑范围内进行局部一致性(ReHo)的对比分析。结果与清醒时比较,Ce 0.5μg/ml时小脑后叶、舌回、枕叶、颞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前扣带回、中央前回、额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0.5μg/ml时比较,Ce 1.0μg/ml时额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小脑后叶、海马旁回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1.0μg/ml时比较,Ce 1.5μg/ml时楔前叶、前扣带回、枕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小脑前叶、梭状回、顶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与Ce 1.5μg/ml时比较,Ce 2.0μg/ml时小脑前叶、小脑后叶、颞叶等脑区ReHo值明显增加(P0.05),楔前叶、额叶、顶叶等ReHo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的作用部位广泛,包含皮层和皮层下中枢,表现为效应脑区分布和局部脑活动强度的动态变化。小脑、扣带回和楔前叶在丙泊酚镇静加深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靶控镇静用于老年男性患者硬性膀胱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5例ASAI~Ⅲ级行硬性膀胱镜检查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尿道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B组:尿道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异丙酚靶控镇静;C组:尿道内灌注2%利多卡因凝胶+小剂量氯胺酮+异丙酚靶控镇静。每组15例。记录3组术前、局麻、置镜、检查、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B、C两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3分时的效应室浓度、苏醒时间,术毕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A组术中置镜时MAP、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各时点MAP、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毕MAP、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OAA/S评分3分时效应室浓度分别为(1.3±0.2)μg/ml和(1.6±0.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苏醒时间分别为(3.3±1.2)min和(3.0±0.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疼痛评估:A组轻度疼痛10例,中度疼痛4例,重度疼痛1例;B、C两组患者均为无痛,并对手术过程无记忆。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靶控镇静用于老年男性患者硬性膀胱镜检查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及顺行性遗忘作用,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对老年患者较单独使用异丙酚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及曲马多在糖尿病(DM)患者眼科手术中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方法:选取DM患者眼底择期手术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5~82岁,平均(68±14)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氟比洛芬酶组)20例,术前10分钟静推氟比洛芬酯100mg;B组(曲马多组)20例,术前10分钟静推曲马100mg。观察在术中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显示:两种药物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曲马多的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氟比洛芬酯。结论:氟比洛芬酯及曲马多镇痛效果良好,可安全的用于DM患者术中镇痛镇静。  相似文献   
6.
七氟醚不同诱导方式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七氟醚逐渐增加吸入浓度诱导与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两种诱导方式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择期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逐渐增加吸入浓度诱导组(IS组)和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组(RS组).IS组七氟醚初始吸入浓度为2%,每3次呼吸递增1%直至4%~5%;RS组吸入5%七氟醚.记录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降至60的时间及无意识肢动、呛咳、喉痉挛、屏气发生情况.分别于诱导前(T1)、吸入即刻(T2)、吸入后1 min(T3)、2 min(T4)、5 min(T5)、插管即刻(T6)和插管后1 min(T7)、5 min(T8)记录HR、SBP、DBP、MAP、SpO2及BIS等指标.结果 RS组2例发生呛咳、体动,IS组1例发生呛咳.RS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64.2±33.7)s,明显快于IS组的(138.0±82.7)s(P<0.05).RS组BIS降至60的时间为(189.1±28.7)s,明显快于IS组的(232.2±36.8)s(P<0.05).与T1时比较,RS组从T3后BIS开始下降,而IS组则从T5后才开始下降(P<0.05).RS组T2~T4时BIS明显低于IS组(P<0.05).结论 七氟醚吸入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逐渐增加吸入七氟醚浓度诱导时间略长于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吸入1 min后BIS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杨静  李天佐  纪方 《北京医学》2011,33(4):329-331
目的 本实验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对缺氧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Na+/K+电流的影响,从电生理角度为二者合用于临床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取培养12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缺氧4h A组,加氯胺酮后缺氧4h K组,加利多卡因后缺氧4h L组,加氯胺酮及利多卡因后缺氧4h KL组...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5岁,21kg,因双内斜视于2010年6月6日入院。出生3个月即诊断为Mobius综合征。查体:面具面容,双眼内斜、不能闭合完全;双口角示齿无力;鼓腮对称,力弱,流涎;下牙缺如,小下颌,张口2指,舌体肥大、有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完全肌松条件下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软腭后气道的塌陷特性(被动塌陷性),评价解剖结构因素异常在OSAH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OSAHS患者30例,无鼾对照者14例,全麻完全肌松后次序给予软腭后气道3~20 cm H_2O(1 cm H_2O=0.09806 kPa)的正压,纤维喉镜定标记录各压力值时咽腔面积.测压并分析能使软腭后咽腔刚刚开放所需的腔内压,即软腭后临界开放压,代表该气道段被动塌陷性.结果 30例OSAHS患者完全肌松后气道硬腭平面完全塌陷的1例(3.3%),无鼾对照组14例均无塌陷;全部患者软腭悬雍垂平面完全塌陷,即临界开放压力均大于大气压,对照组有5例仍维持开放(35.7%);舌咽平面全部塌陷的患者共23例(76.7%),对照组7例(50.0%).OSAHS患者软腭后区平均临界开放压力中位数8.3[5.9;11.5]cm H_2O[25分位数;75分位数],与对照组2.7[-3.9;6.0]cm 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8.500,P=0.000).相关分析发现临界开放压力与AHI呈正相关(r=0.377,P=0.04).结论 OSAHS患者气道被动塌陷性异常增加,咽腔的开放必须依赖咽壁扩张肌主动作用,以软腭后区和舌后区为主.不同OSAHS个体肌松状态下软腭后区临界开放压力及咽壁顺应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手术作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综合手段之一已开展多年,大部分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实施。OSAHS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手术在口咽内操作的特殊性,均对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