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BMI 18~22kg/m2,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气腹5min(T2)、体位改变后5min(T3)、体位改变后30min(T4)、气腹60min(T5)和气腹结束后10min(T6)时IOP和CVP;计算眼灌注压,记录术中高眼压(眼内压>21 mm Hg)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IOP、眼灌注压及CVP明显降低,T2~T5时C组IOP和CVP明显升高、眼灌注压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T5时D组IOP明显降低,眼灌注压明显升高,T3~T5时D组CVP和高眼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可有效减轻妇科手术患者气腹及体位因素导致的IOP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时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 ~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肾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I/R组和L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60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组于缺血前60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mg/kg,随后以2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60 min; 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3组分别于再灌注4、24h时取6只大鼠,取肾组织,采用PCR技术检测HMGB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MGB1表达,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L组肾组织HMGB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MDA含量升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L组肾组织HMGB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MDA含量降低,肾组织SOD活性升高(P<0.05).L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轻于I/R组.结论 利多卡因可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下调肾组织HMGB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计算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减退等。年龄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炎性介质参与POCD的发生。另有研究表明,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抑制炎性反应,因此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抑制老年患者全麻下非心脏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但其是否可降低老年全麻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评价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老年全麻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患者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情况,为提高尖锐湿疣的治愈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85例资料完整的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85例中单纯尖锐湿疣103例,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82例(44.3%,82/185),其中尖锐湿疣合并一种性病者69例(37.3%,69/185),合并两种及两种以上性病者13例。尖锐湿疣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的82例病例中,女56例(68.3%,56/82),男26例(31.7%,26/82)。结论:在疑患尖锐湿疣时,必须与其常伴发的性病进行检查,以便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性疼痛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脊液S100B蛋白表达、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8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坐骨神经结扎组(C组),松扎左侧坐骨神经。各组按术后第1、7、14、21天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组5只。测大鼠热刺激回缩潜伏期(PWTL),用Morris水迷宫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记录基础值,麻醉后抽取脑脊液ELISA法检测S100B蛋白浓度,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GrayI型突触结构的变化。结果:①与基础值比较,C组PWTL缩短显著(P0.01)。②与基础值比较,C组大鼠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与N组和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与N组和S组比较,C组脑脊液S100B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1)。④透射电镜观察,C组大鼠海马突触间隙的增宽,突触囊泡减少。结论:神经性疼痛可致老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脊液S100B蛋白表达上调和突触可塑性改变可能是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导致老年脊椎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中医院麻醉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脊椎手术的老年患者670例,根据患者气管拔管后是否再次气管插管分为再次气管插管组11例和非气管插管组659例,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需再次气管插管发生率为1.64%(11/67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脉搏氧饱和度(Sp O2)、合并术前2周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诊手术、手术部位、术后30 min血红蛋白≤90 g/L、手术时间与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SA分级≥Ⅲ(OR=9.65,95%CI 2.362~29.384,P0.05)、手术时间≥4 h(OR=9.485,95%CI 1.620~88.002,P0.05)、合并COPD(OR=13.25,95%CI 5.852~37.251,P0.05)是老年脊椎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结论 ASA分级≥Ⅲ、手术时间≥4 h、合并COPD是老年脊椎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普外科择期拟行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ASA分级I或II级,年龄20~60岁,体重46~75kg,随机分为2组(n=30):舒芬太尼镇痛组(S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FS组),S组单纯使用舒芬太尼行PCIA,FS组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行PCIA,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h患者生命体征、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效果、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的V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h时,FS组的镇静评分低于S组;术后各时间段FS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S组,FS组相关不良反应少于S组.结论 两种方法 均可有效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术后镇痛,而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和相关的不良反应,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8.
异种小血管支架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异种小血管支架模型。 方法 取34只Wistar大鼠,切取每只鼠尾动脉12 .0 8±1.6 9cm,经脱细胞制作成血管支架,常规制备电镜样本后观察。将未种植血管壁细胞的血管支架移植于5只日本大耳白兔耳中央动脉断端间,大体观察2 4 h。 结果 Wistar大鼠尾动脉近侧断端外径为0 .74±0 .0 8mm,远侧0 .5 5±0 .0 8mm,属于小血管。脱细胞的小血管支架壁薄、色白,呈半透明状,柔软,管腔塌陷,可折叠;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且内膜呈网络样密集排列。小血管支架移植于日本大耳白兔耳中央动脉后即刻通畅良好,2 4 h内可触及血管搏动,饱满,未见血液外漏。 结论 异种脱细胞处理的小血管支架以纤维组织构成为主;异种小血管支架移植后在2 4 h内能够承受动脉血冲击力;移植的血管以套叠式吻合法为宜。  相似文献   
9.
退变腰椎间盘内细胞凋亡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椎问盘退变病因病理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60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6个月后行透射电镜观察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与分析.结果:椎间盘内有细胞凋亡的发生,椎间盘细胞凋亡发生率:实验组为(34.0±2.9)%,对照组为(28.0±2.8)%.退变椎间盘内细胞凋亡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退变椎间盘内细胞有较高的凋亡率,且有明显的部位差异,椎间盘退变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新发现的兔耳前边缘静脉类内皮细胞扫描电镜结构。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耳前边缘静脉,常规制备扫描电镜样本,对新发现的类内皮细胞结构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兔耳前边缘静脉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存在类似内皮细胞样结构,分布于血管干和属支开口处。每个类内皮细胞呈椭圆形或树叶状,最大长径(8.32±1.04)μm,最大宽径为(5.79±0.68)μm,长径/宽径比值为1.45±0.22,其长轴与血管纵轴呈平行排列。细胞之间以线状结构相连成“串珠”样,且线状结构将细胞压成凹陷或其末端嵌入细胞内;相邻两个细胞间的线长(6.41±2.45)μm。结论兔耳前边缘静脉内膜含有类内皮细胞结构;以线状结构相连也是细胞间连接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