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骶管封闭并发腰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行骶管封闭患者210例,通过感染率、单因素分析、感染部位、感染形式及感染菌种的分析,筛选腰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10例患者中并发感染18例,感染率8.6%。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年龄≥4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隐形脊柱裂、穿刺致脑脊液漏和联合4种以上药物注入腰椎患者感染率均高于年龄<40岁、无合并糖尿病、无合并隐形脊柱裂、无穿刺致脑脊液漏和无联合4种以上药物注入者(P<0.05~P<0.01)。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腰5至骶1节段及腰后部软组织,感染形式主要为椎间隙感染及腰后部软组织感染,感染的菌种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结论:通过分析骶管封闭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规避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蒲公英叶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方法: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蒲公英叶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组成进行分析鉴定,分别采用磷钼络合物法、邻苯三酚自氧化分光光度法和Fenton氧化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纸片抑菌法和微孔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以该法提取的蒲公英叶脂溶性成分约有36种。蒲公英叶脂溶性成分的总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均随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总抗氧化活性、对O_2~-·和·OH的清除作用均低于维生素C。蒲公英叶脂溶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5,1.72,2.46,3.58 g·L-1和0.84,1.88,3.62,4.74 g·L~(-1),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表明蒲公英叶脂溶性成分的组成较为复杂,且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为蒲公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1932年,Keating等[1]首次报道脊柱真菌感染,脊柱真菌感染属于系统性感染,复发率和死亡率高于一般细菌感染[2]。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脊柱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美国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显示,真菌感染发生率在过去10年增加了1倍,平均每年发生率约为0.272‰,平均每年增加0.0024‰,年增长率为0.9%[3]。脊柱真菌感染与脊柱结核和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同属于肉芽肿性炎,很难在早期鉴别,诊断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不高,容易导致诊断延误,影响预后[4]。  相似文献   
4.
徐仲阳  吕超亮  王倩  魏彦春 《重庆医学》2017,(36):5152-5155
目的 探索椎间孔镜盘内活检在胸腰椎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感染患者84例,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微创诊疗组41例及传统方法组43例.微创诊疗组采用椎间孔镜盘内活检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药物灌注治疗,传统方法组采用传统的经皮穿刺、开放手术.观察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诊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微创诊疗组的椎体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及椎间隙狭窄也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诊疗组对术式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5.12%,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盘内活检治疗胸腰椎感染疾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改善疼痛及下地快速的优势,且能有效避免术后椎体塌陷、椎间隙狭窄及后凸畸形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随着免疫功能缺陷人群数量的增加,脊柱真菌感染发病率随之升高,其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及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真菌感染侵犯脊柱较罕见,易出现诊断延迟,漏诊及误诊率高,患者存在死亡风险。目前的检测手段缺乏特异性,造成确诊困难,真菌种类的鉴别很难通过微生物培养实现。非手术治疗仍是脊柱真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真菌对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复发率较高,故是否选择非手术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脊柱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作相关综述,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环孢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AP-43mRNA的表达,研究环孢素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环孢素干预,在3、7、14、21、28天,5个不同的时相点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下脊髓T12-L1节段,脊髓前角GAP-43mRNA的表达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GAP-43mRNA第3日呈低表达,第7天表达量增加,第14天表达量达到高峰,第21天表达量下降,第28天表达量接近第3天水平。实验组第3、7和14天表达量与对照组相似,第21和28天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第3、7和1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1天和28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延缓神经元的退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分型对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12年1月,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38~75岁,平均51.4岁。通过CT及MRI进行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直线型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鸟嘴型14例,胸腔前外侧ty 路前方减压,连续锯齿型27例、复合型8例,后方人路经关节突减压。通过随访,评估术后2年的JOA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年的JOA评分,52例患者中优3例,良21例,可23例,差5例,4种类型的术前与术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影像学分型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分型及观察采用经关节突环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5月,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52例,通过CT及MRI进行分型,均采用经关节突环椎管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直线型9例,鸟嘴型8例,连续锯齿型21例、复杂型14例.通过随访,评估术后1年的JOA评分.结果 术后1年的JOA评分,52例患者中优3例,良21例,可23例,差5例,4种类型的术前与术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鸟嘴型及复杂型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存在术后神经功能加重的情况.结论 采用经关节突环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有效的,但对鸟嘴型及复杂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应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9.
阴道病又名阴道炎症,是妇科门诊多见和频繁发生的病症,具体指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相关组织的炎症。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和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candidal vaginitis,CV)是2种常见的阴道疾病,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对于BV和CV的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进和提升,从原来的西药或者抗生素治疗变为如今的完全中药方剂及中西药结合方剂治疗,并且在预防BV和CV方面也有了不错的发展。与西药或抗生素相比,中药可辨证论治,疗效稳定且较好、副作用极少,患者易接受。恢复正常的阴道微生物生态环境是治愈阴道病的根本,中药对阴道病的治疗恰好从这个目的出发,但可用于治疗BV和CV的中药材种类繁多且治疗机制复杂,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权威数据库中中英文文献,对BV和CV的发病机制、用于治疗BV和CV的常见中药以及中药治疗BV和CV的治疗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反复发作的BV和CV的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文章总结了BV的3种发病机制和CV发病机制的5个过程。通过统计,能够治疗BV的主要中药有123种,能够治疗CV的主要中药有133种,能够治疗这两种病的主要中药有84种,且治疗BV和CV的主要药用成分有生物碱、苷类、酚类、挥发油、绿原酸、黄酮类、色素、香豆素等。中药治疗BV和CV的机制:体外抑菌实验、其他抗菌药物渗透率增加、细胞内溶物外漏、机体免疫力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章最后对中药治疗BV和CV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