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市场上流通的醒脑静注射液在溶血性方面进行考察研究。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生物检查法及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和中药、天然药物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对市售所有厂家的34批醒脑静注射液分别制备成3个浓度进行溶血试验研究,并采用肉眼观察法和分光光度法判定溶血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相同厂家不同批次、不同厂家间醒脑静注射液的溶血率存在差异,另外,在溶血率为5%~15%时,肉眼观察法存在漏判现象。结论:在临床使用和实验室监测中应该高度重视醒脑静注射液溶血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其现行标准中增加"溶血与凝聚"安全性检查项目,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科学的血塞通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进一步完善其质量标准。方法随机选择不同厂家的血塞通注射液,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抗疲劳游泳实验、体内血栓实验、断头存活时间实验中筛选合适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结果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4个批号的血塞通注射液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喘息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要求;小鼠体内血栓实验,4个批号的血塞通注射液与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小鼠的未偏瘫个数和偏瘫后恢复个数增多,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要求。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质量标准中建立生物活性测定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帕金森病肝大鼠易激惹程度和结膜充血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0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司来吉兰组(0.9 mg·kg~(-1)·d~(-1)),镇肝熄风汤低、中、高剂量组(8,16,32 g·kg~(-1)·d~(-1)),每组15只。采用附子汤ig联合6-羟基多巴胺单侧损毁黑质法复制帕金森病肝阳上亢型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灌胃4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帕金森病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易激惹程度和结膜充血显著升高,中脑组织NQO-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而TH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帕金森病肝阳上亢证模型组比较,镇肝熄风汤组大鼠易激惹程度和结膜充血显著降低,TH蛋白表达显著增加,NQO-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而司来吉兰组大鼠易激惹程度、结膜充血和中脑组织NQO-1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镇肝熄风汤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易激惹程度和结膜充血,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中脑组织TH和NQO-1分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起病后第1,3,7,14天连续检测IL-6,TGF-β1浓度。结果:脑梗死组在病程1,3,7d3个时间点上血清IL-6水平[(55.91&;#177;23.74),(10.33&;#177;1.61),(9.29&;#177;1.68)ng/L]升高,与正常对照组(2.86&;#177;0.86)ng/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3,P&;lt;0.05)。TGF-β1水平减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06,P&;lt;0.05)。至14d.血清IL-6(4.39&;#177;1.49)ng/L,TGF-β1(40.83&;#177;8.90)μg/L则均接近正常水平。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梗死面积大小呈正相关(P&;lt;0.05),而血清TGF-β1水平与梗死面积大小无关(P&;gt;0.05)。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P&;lt;0.05)。而与TGF-β1水平无关(P&;gt;0.05)。IL-6水平与TGF-β1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89,P&;gt;0.05)。结论:IL-6,TGF-β1与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IL-6浓度测定对判断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通过体内与体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氯化甲基汞(Methy1mercurychloride,MMC)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大鼠大脑部位神经细胞染色质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甲基汞对胎、幼脑发育损伤的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体内实验中,Wistar系妊娠大鼠于妊娠7~9d连续灌胃,每日给予MMC4mg/kg。取生后3、7、14、21和30d仔鼠大脑制备脑神经元细胞核。体外试验中,采用经DNaseI、EcoRI两种核酸内切酶消解后的核缺口翻译,液闪计数3H_dAMP的掺入量以观察MMC对大鼠大脑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转录活性的影响;液闪计数3H_UMP的掺入量,观察MMC对神经元细胞核内三类RNA聚合酶的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生后3d和7d的实验组大鼠大脑神经元细胞核3H_dAMP的掺入量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神经元细胞核内三类RNA聚合酶的转录活性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MMC对大鼠大脑神经元细胞核染色质转录活性及三类RNA聚合酶的转录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从分子水平阐述了MMC对神经系统的蛋白质抑制学说。  相似文献   
6.
测定脑出血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的浓度 ,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过程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本院住院患者 30例 ,其中男 14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6 1.37±12 .17)岁 ;均符合 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 ,并经头颅 CT证实。全部患者均无免疫系统疾病 ,入院前后有感染者除外。根据 1995年全国第 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2〕,将脑出血分为 :重型 (31~ 4 5分 ) 5例 ,中型 (16~ 30分 ) 14例 ,轻型 (0~ 15分 )11例。根据头部 CT病灶大小 ,依据多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断流术患者围术期应用Power PICC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70例改良sugiura术患者,36例放置Power PICC( A组),34例放置CVC( B组)。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分析影响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7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两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中经PICC或CVC输液量无差异。导管留置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 P=0.002),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无显著差异,A组无导管不适提前拔除病例,B组6例因导管不适予以提前拔除,两组差异显著( P=0.01)。置管前PLT、PTA与WBC水平是影响穿刺部位出血与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断流术患者,Power PICC能满足术中快速静脉输液需求,患者耐受性好,便于术后使用。对于PLT低于30×109/L,PTA低于65%,WBC低于2×109/L的患者,置管需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流感病毒N1、N2亚型的方法。方法根据N1、N2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利用一步法RT-PCR试剂盒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采用十倍稀释体外转录RNA检验建立体系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并建立相对定量标准曲线;利用多种流感病毒和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呼吸道病毒检验建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 N1、N2亚型流感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μl,扩增效率分别为102.21%和101.78%,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99%,重复性良好,特异度实验未发现有非特异性扩增。结论双重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N1、N2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15例患者共204份标本,应用荧光Q-PCR方法对其干细胞移植术后外周血浆HCMV-DNA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血浆Q-PCR共检出8例患者共48份(23.52%)标本阳性;治疗有效者Q-PCR提示DNA拷贝迅速转阴,治疗耐药者Q-PCR提示DNA拷贝在停药后短期转阳或不转阴。结论:血浆Q-PCR是一种新的敏感、特异、快速的诊断方法,其HCMV-DNA的量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另对HCMV活化状态评估及药物疗效监测、减少药物滥用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成人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CIN)的发病机制。方法:分析61例ACIN患者的临床及实验资料。结果:ACIN患者骨髓粒细胞成熟比值,浆细胞比例、组织细胞比例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升高,抗核抗体阳性率升高,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持续低程度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ACIN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