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在问诊及病历书写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9、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问诊及病历书写教学中,由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进行课堂模拟问诊及病历书写训练。利用自制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主要包括课堂气氛、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自评、病历书写的随堂训练的效果等内容,教师问卷主要包括学生上课表现、学生病历书写能力等。计算问卷每个问题各选项百分率。结果 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85/100)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同时约62%(62/100)的学生表示,随堂训练中,病历书写的错误可得到及时改正。多数教师认为,2009级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后病历书写能力较往届未经过新教学方式训练的学生高。结论 “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的方式在模拟问诊和病历书写教学中高效可行,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ai1蛋白与不同类型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5例皮肤基底细胞癌(BCC)、1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46例乳腺癌和64例大肠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Kai1蛋白在皮肤BCC和SCC中的表达分别呈阳性和阴性或弱阳性,BCC组的表达显著高于SCC组(P﹤0.01);②Kai1蛋白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大肠癌中均呈阳性表达,而在有转移的乳腺癌、大肠癌中均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无转移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有转移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与SCC组比较,Kai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BCC几乎不发生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②乳腺癌和大肠癌中Kai1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单纯性超重和肥胖人群血清betatroph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各代谢参数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内分泌科及体检中心就诊的超重或肥胖者43例,正常体重者42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etatrophin及脂联素(APN)水平.结果 超重/肥胖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者(P<0.01).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N水平呈正相关,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胰岛素、APN是血浆betatrophin水平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超重/肥胖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显著降低,与胰岛素水平、脂代谢、APN有关,血清betatrophin或许可为治疗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阐明其在不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意义。方法:收集葡萄胎组织40例(葡萄胎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26例(GTN组,包括侵蚀性葡萄胎22例和绒毛膜癌4例)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4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GF-β1和PLGF的阳性表达率,分析TGF-β1和PLGF在正常对照组、葡萄胎组和GTN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其与患者临床高危因素(年龄>40岁、子宫体积>孕周和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的关联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87.5%)比较,葡萄胎组(62.5%)和GTN组(30.8%)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且葡萄胎组TGF-β1阳性表达率高于GTN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22.5%)比较,葡萄胎组(50.0%)和GTN组(80.8%)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且葡萄胎组PLGF阳性表达率低于GTN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葡萄胎组患者中年龄>40岁、子宫体积>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 cm者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而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在GTN组中并发高危因素者较无高危因素者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而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葡萄胎组和GTN组患者TGF-β1与PLGF阳性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585,P<0.05;r=-0.479,P<0.05)。结论:TGF-β1在葡萄胎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降低,PLGF表达率逐渐升高,可能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不同类型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癌痛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手术的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8~78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组),每组20例。D组于术前10 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继以0.2~0.5μg·kg~(-1)·h~(-1)持续泵注至术毕,以维持患者Ramsay评分3~4分。P组于术前10 min内共静脉泵注丙泊酚2 mg/kg,后以1.5 mg·kg~(-1)·h~(-1)持续泵注丙泊酚并适当增减维持剂量,以维持患者Ramsay评分3~4分至术毕。两组患者于术前5 min均静注芬太尼1μg/kg,并间断追加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60 min(T_3)、90 min(T_4)、术毕(T_5)、入PACU后30 min(T_6)的MAP、HR、SpO_2和VAS评分;记录呼吸循环干预情况,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患者完全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6时两组MAP、VAS评分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_1—T_5时P组SpO_2明显降低,T_1时D组SpO_2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D组T_2—T_5时HR明显减慢,VAS评分明显降低,而T_1—T_5时SpO_2明显升高(P0.05),且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晚期癌痛患者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手术镇痛效果更完善,且对呼吸影响较小,并可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及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as/Raf/MAPK信号通路及其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D1与病理性瘢痕癌变的相关性。方法 (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进行K-ras、H-ras、N-ras免疫荧光双标记。(2)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三组组织中MAPK、Cy-clinD1蛋白的表达。(3)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三组组织中MAPK mRNA、CyclinD1 mRNA的表达。(4)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病理性瘢痕上皮中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结果 (1)免疫荧光双标记:K-ras、H-ras、N-ras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现较弱荧光,为弱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现较强荧光,为强阳性表达。(2)MAPK及其mRNA和CyclinD1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皮肤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瘢痕癌组表达水平(阳性面积)、表达强度(平均吸光度)与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病理性瘢痕中未发现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结论 (1)Ras、MAPK、CyclinD1蛋白及其MAPK mR-NA、CyclinD1 mRNA不是瘢痕上皮癌变的早期信号。(2)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与病理性瘢痕上皮癌变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在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6/2017-06在我院行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病例22例28眼,男10例,女12例,年龄3~28(平均12.32±6.81)岁,从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DVD疗效、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眼位及代偿头位、并发症等方面观察,术后随访6~18(平均10.05±3.87)mo。

结果: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无双眼视功能者11例(50%); 恢复Ⅰ级视功能者6例(27%); 恢复Ⅱ级视功能者3例(14%); 恢复Ⅲ级视功能者2例(9%)。DVD疗效:满意17例(77%),好转5例(23%),无效0例。下斜肌功能亢进疗效:治愈13例(59%),好转9例(41%),无效0例。术后眼位及代偿头位:(1)水平眼位:外斜矫正术后水平眼位欠矫1例,内斜矫正术后水平眼位欠矫1例,过矫0例,正位20例;(2)垂直眼位:垂直斜视度≤5者13例,5<垂直斜视度<10者9例,平均5.55±2.35,垂直眼位无过矫;(3)代偿头位:术后6例代偿头位消失,1例代偿头位明显改善。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轻微抗上转综合征,1例患者发生轻微睑裂缩窄,睑裂缩窄量<1mm。

结论: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疗效满意,规范的术前检查、个性化手术设计以及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浪潮兴起,相关教育部门出台各项创新创业政策和文件,高等医学院校结合专业特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教育机构及医学生对待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思想上不重视、国家教育体制有待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及师资力量不完备、硬件配套设施尚不齐全等现象较为普遍。为加快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第一,医学院校及医学生须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的创新创业意识;第二,医学院应完善自身组织结构,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即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第三,政府制定流畅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创新成果顺应市场需求,增加市场活力;最后,医学生组建创业者联盟,加强校企合作。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实践平台,协同各方,共同为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改革开创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转化医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相互整合的桥梁,旨在缩小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之间的差距,对两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转化医学已在部分医学高校研究生及本科八年制教育中逐步开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在本科五年制教学中转化医学的理念尚有待进一步实践。临床医学三级学科具有自身学科专属疾病特点,教学医院的教师可根据专科特色"个性化"开展本科生转化医学教育的实践及应用,以顺应新时期医学发展的潮流,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