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8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429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552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629篇
内科学   847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39篇
特种医学   5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21篇
综合类   3155篇
预防医学   1121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1288篇
  16篇
中国医学   1215篇
肿瘤学   49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704篇
  2012年   818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647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及预防再喂养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lsevier关于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包括2 519例患者,其中病例组793例,对照组1 726例;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显示年龄(WMD=4.69)、APACHEⅡ评分(WMD=2.50)、BMI(WMD=-0.94)、白蛋白水平(OR=4.61)、前白蛋白水平(WMD=-53.46)、基线血镁水平(WMD=-0.05)、基线血钾水平(WMD=0.18)、基线血磷水平(WMD=-0.07)是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APACHEⅡ评分、营养状况及电解质水平,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期间能量、蛋白质及电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测定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UV法,奥美沙坦酯的测定波长采用285 nm,苯磺酸氨氯地平测定波长采用360 nm.奥美沙坦酯的检测质量浓度为80μg/mL,氨氯地平的检测质量浓度为20μg/mL.以对照品比较法计算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的含量均匀度.结果 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分别在48.23~128.61μg/mL和12.17~32.4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6%、100.13%,RSD分别为0.33%、0.49%;样品溶液8 h内稳定;测定的3批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含量均匀度均在合格范围内,A+2.2S≤15.0.结论 采用UV法测定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中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的含量均匀度准确、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外科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临床学科,不仅包含外科解剖基础知识,同时还涵盖了病理生理、药理及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综合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习惯的改变,临床病例激增,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治疗发展迅速,目前地级市以上的医院逐渐对其进行单独分科。该学科理论知识繁多,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专业性强,但教学课时安排少,临床见习教学难度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心血管外科教学需求,本科室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素质培养,引入多媒体资源和标准化病人丰富教学内容,整合应用新理念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角色转变,有效提高了见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周仲英提出伏毒论。"伏毒"是伏而后发的毒邪,潜藏人体,待时而发,具有伏时不觉,发时始显的特点。肺癌的发生发展可看作是"伏毒"潜藏人体,暗耗正气,逐渐正邪不能相安共处,或因新邪引触,导致伏毒暴戾发病的过程。肺癌之伏毒主要以热毒、痰毒、瘀毒为主,正虚为伏毒潜藏、致病的基础。治疗上可在伏毒理论的指导下,辨病、分期、辨证论治,把握时机,攻毒扶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哮喘儿童血清中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标记物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为儿童哮喘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就诊的89例5~14岁哮喘患儿在哮喘发作期的血清样本和9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样本,运用ELISA和其他商用测试盒检测其中内皮功能相关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精氨酸酶I(Arg I)、骨膜蛋白(POSTN)、脂联素(APN)和瘦素的浓度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并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L-精氨酸、甲基化精氨酸ADMA和SDMA的浓度。此后对哮喘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在此期间出现喘息发作的次数。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析数据,筛选对哮喘疾病预后有关键影响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标记物。结果 哮喘组儿童血清中Arg I、POSTN、VEGF和瘦素的含量显著增加,iNOS活性显著增高,L-精氨酸浓度显著下降(P<0.05)。OPLS-DA模型显示,基于内皮功能多标记物哮喘组可以和对照组显著区分,且Arg I、iNOS活性以及VEGF水平的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值分别为2.11、1.23、1.09,是区分哮喘组和对照组的关键内皮标记物。随访后1年,随访成功70例,其中反复喘息组(n=27)与非反复喘息组(n=43)相比,血清ADMA和Arg I的含量显著增加,POSTN和APN含量显著减少(P<0.05)。OPLS-DA模型的S-plot图和VIP值排序都表明区分两组的关键内皮标记物是APN、POSTN和Arg I。结论 哮喘儿童血清中多种内皮功能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稳态失衡,其中APN、POSTN和Arg I对儿童哮喘的疾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通督调神法”针刺加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频率1 Hz、运动阈值90%的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rTMS治疗基础上加“通督调神法”针刺治疗。穴位取百会、神庭、印堂、风府、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申脉和照海。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d后休息2d,共治疗4周。现察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测量表(SAS)和抑部自测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并进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SQK SAS及SDS评分均降低,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三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01),现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法”针刺加rTMS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优于单独rTMS治疗,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焦虑、抑耶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知母饮片炮制前后3个黄酮类和2个皂苷类成分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3个黄酮类成分,色谱柱为岛津Intetsil ODS-3(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进样量20μL,流速1.0 mL/min,柱温3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2个皂苷类成分,色谱柱为岛津Intetsil ODS-3(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氮气流量2.5 mL/min,蒸发温度80℃。结果:知母饮片炮制后知母皂苷BⅡ、新芒果苷、芒果苷含量下降,知母皂苷AⅢ含量上升,异芒果苷含量相对稳定。结论:知母饮片炮制后部分知母皂苷BⅡ会转化成知母皂苷AⅢ,新芒果苷、芒果苷会转化成其他成分,异芒果苷结构相对稳定,不易转化成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体外复位结合单通道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78例于秦皇岛市工人医院接受手术的骨质疏松性椎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体外复位结合单通道穿刺PVP术,对照组行单通道PVP术。记录两组围术期情况,监测术前、术后3 d、3和6个月骨密度,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双侧椎弓根穿刺率、骨水泥渗漏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VP术时间、术中X射线暴露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6个月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3 d、术后3和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行体外复位结合单通道穿刺PVP较单纯PVP能促进骨水泥弥散,减少双侧椎弓根穿刺率及骨水泥渗漏率,对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PBL教学法在临床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的开展基础数据选择2016年9月—2018年7月进入医院重症医学科实习学生64例,按照学生自身意愿以及学校安排将参与实验学生分为均数相同的两个小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实验人数均为32例,其中对照组(n=32)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组(n=32)则应用PBL教学法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整体的学习质量情况和教学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学生经过测试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分均对比对照组更高,教学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率评价更高,P<0.05.结论 重症医学科临床心肺复苏术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对教学方法 进行改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