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观察颈后路单侧显露完全保留对侧椎旁肌的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通过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76例多节段退变性颈椎疾病患者,男性41例,女性35例,年龄61.4±8.2岁。其中31例采用单侧显露完全保留一侧椎旁肌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纳入肌肉保留(muscle-preserved,MP)组;45例采用常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纳入常规(open-door laminoplasty,LP)组,随访16.3±5.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记录并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颈肩部及上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2-C7 Cobb角,CT横断面上测量椎管面积,比较两组椎管面积的增加百分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MP组手术时间为75.4±19.3min,出血量为97.8±36.2ml,术后引流量为134.2±40.3ml;LP组手术时间为88.3±21.2min,出血量为182.5±47.8ml,术后引流量为225.8±49.0ml。MP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L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N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及随访期间各时间点NDI及JOA评分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2个月时MP组的颈痛VAS评分低于LP组(P<0.05),但在1年时无显著差异(P>0.05)。MP组和LP组术后早期轴性颈痛发生率分别是19.7%和28.5%,有统计学差异(P<0.05);MP组和LP组术后1年轴性颈痛发生率13.2%和14.6%,无统计学差异(P>0.05)。MP组术后即刻C2-C7 Cobb角为9.8°±8.4°,末次随访为8.1°±7.9°;LP组术后即刻C2-C7 Cobb角为9.5°±8.4°,末次随访为4.0°±7.7°。两组间术前及术后即刻C2-C7 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2-C7 Cobb角有统计学差异(P<0.05)。MP组术后即刻平均椎管面积较术前增加(109.6±18.4)%,末次随访较术前增加(105.2±19.8)%;LP组术后即刻平均椎管面积较术前增加(115.2±19.0)%,末次随访较术前增加(111.4±20.9)%,两组椎管面积增加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显露完全保留对侧椎旁肌的椎管扩大成形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及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早期轴性颈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而BD相关大脑半球间功能交互作用变化仍不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方法反映f MRI信号内神经元自发活动特征,为定量研究双侧大脑半球交互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手段。本研究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即基于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探讨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同步活动模式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27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及27例健康匹配对照进行磁共振扫描,将rs-f MRI数据配准到高清T1对称解剖模板后,计算两侧半球镜像同伦体素间同伦功能连接,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岛盖部额下回、罗兰迪克岛盖、岛叶、壳核功能同伦连接减低(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团块校正);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同伦功能连接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02,P=0.037;r=-0.402,P=0.038)。结论缓解期BDⅠ型患者多个半球间镜像脑区存在功能协同性的损害,特别是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脑区可能在疾病慢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术前颈椎矢状位参数对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诊断为OPLL并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共181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前颈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矢状面参数包括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头部重心(center gravity of head,CGH)-C7 SVA(CGH-C7 SVA)、C1-C7 SVA、T1倾斜角(T1 slope)。根据患者术后1年时JOA评分改善率采用四分法将改善最高的25%患者作为改善良好组,并将改善最差的25%患者作为改善较差组,使用单因素ANOVA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矢状位参数指标。结果:OPLL患者术前C1-C7 SVA平均为22.5±9.6mm,C2-C7 SVA平均为25.2±12.5mm,CGH-C7 SVA平均为28.9±17.6mm,术前T1 slope平均为27.3°±9.6°,术前C2-7 Cobb角平均为11.8°±9.4°,平均术前JOA评分为8.7±2.5分。根据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进行分组后的术前颈椎矢状位参数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1-C7 SVA、术前T1倾斜角以及术前CGH-C7 SVA(分别为P=0.048、P=0.027、P<0.01)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相关性指标后发现,仅术前CGH-C7 SVA(OR=1.654,P<0.01)为影响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GH-C7 SVA水平与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OPLL患者最终疗效密切相关,术前CGH-C7 SVA大的患者术后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颈椎后路单侧显露通道辅助下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9月—2021年11月,采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4例,其中36例采用颈椎后路单侧显露通道辅助进行手术(通道组),28例采用传统后路进行手术(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颈部和上肢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3~16个月,平均7.8个月。术后未发生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通道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2组颈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通道组颈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上肢痛VAS评分、N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常规术式相比,颈椎后路单侧显露通道辅助下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能有效减轻铰链侧肌肉和韧带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降低术后早期轴性颈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