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摘要:目的:研究我院烧伤科2010年4~6月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找出流行菌株,为指导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分型技术对分离的24株MRSA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同源性分析。 结果:分离的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耐药,其余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外耐药率均在50%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spa基因分型发现3个spa型,t030型共22株,t3226和t632型各1株,提示分离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结论:我院烧伤科MRSA菌株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spa t030型菌株是其主要型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K-B法)、SCCmec分型及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技术,2009年3-4月对烧伤科、ICU、呼吸内科、急诊科、血液内科、儿童急救科和儿童呼吸科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及环境分离的MRSA,进行了药敏试验和同源性分析,并检测其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结果 从1352份标本中分离出1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54株占50.0%,主要分离于烧伤科42株占77.8%;分离的临床菌株总体耐药率较高,除万古霉索外耐药率均>50.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SCCmec分型结果显示,54株MRSA以Ⅲ型为主占68.5%,pvl基因均为阴性;进行spa分型研究的23株MRSA中,22株为t030,1株为t2270,呈现高度的克隆一致性.结论 医护人员MRSA带菌率较高,部分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MRSA有较高的同源性,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MRSA传播.  相似文献   
4.
医院环境MRSA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周围环境中携带状况和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MRSA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7个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MRSA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烧伤科检出MRSA最多,医护人员MRSA高达53.33%,患者及周围环境的MRSA高达72.34%;儿童急救科和儿童呼吸科均未检出MRSA;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和手携带MRSA最多,均为36.36%,患者的鼻前庭、手、烧伤黏膜携带最多,分别为23.26%、20.93%、20.93%;护士携带MRSA(30.77%)高于医师(18.18%),初级职称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结论MRSA感染控制应集中在烧伤科等高危科室,加强对医护人员尤其是初级职称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护知识教育,对携带部位应及时进行MRSA的清除。  相似文献   
5.
宁夏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染色体m ec基因盒(SCCm ec)分型及杀白细胞素(PVL)的pvl基因携带率,初步了解宁夏地区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8年1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菌株进行pvl基因检测,并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对MRSA菌株进行SCCm ec分型。结果 88株MRSA菌株中pvl基因阳性菌株8株(9.1%),SCCm ec分型结果为Ⅲ型86株(97.7%)、Ⅱ型2株(2.3%)。结论宁夏地区分离的MRSA菌株SCCm ec分型以Ⅲ型为主,SCCm ec分型是探索MRSA多重耐药性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中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乳酸脱氢酶(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强生VIROS 5600干化学分析仪速率法检测血清AMY、LIP、LDH。结果发病时重型胰腺炎(SAP)组和轻型胰腺炎(MAP)组及非胰腺炎急腹症组血清AMY、LIP、LDH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疾病早期(48 h内)联合测定血清AMY、LIP、LDH,诊断A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且AMY、LIP、LDH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判定、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王健  师志云  赵巍 《中国药房》2008,19(31):2408-2409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Eg)延伸因子(Eg.EF-1)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在价值。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每隔2周皮下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2周,用Eg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20周剖杀小鼠,检获Eg包囊,计算免疫保护力,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及其亚型和IgE水平。结果:与佐剂对照组比较,免疫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为85.6%,血清IgG、IgG1、IgG2a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IgG2b水平轻微降低(P>0.05),IgG3和IgE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rEg.EF-1重组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力,是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诊断抗原(diagnostic antigen)P-29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公共数据库检索出细粒棘球蚴诊断抗原P-29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将其重组到pGE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测序表明该片段由717bp组成,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100%,推导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克隆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序列,可做为包虫病重组抗原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联合Th1/Th2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的特征,为早期识别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变化及判断预后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脓毒症患者84例,根据疾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同期选取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CD8+T细胞、CD19+B细胞、NK细胞)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等;全自动血浆蛋白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免疫层析法检测降钙素原(P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血气分析(氧分压、乳酸、二氧化碳分压等)。Pearson方法分析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宁夏某医院门诊男性患者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人乳头瘤病毒(HPV6,11)5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1 460例患者进行NGH、CT、Uu、HSV-Ⅱ、HPV6,11病原体DNA定量检测.结果 STD病原体总阳性率为20.34%,HPV6,11、HSVⅡ、Uu、CT和NGH阳性率分别为69.57%、30.00%、24.21%、19.15%和6.32%;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86.20%.结论 HPV6,11为男性STD的主要感染因素,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