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术中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7例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4例;年龄为2~14岁,平均7.31岁。按照骨折移位程度分型,完全移位断端接触17例,完全移位断端无接触10例。合并尺神经损伤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所有病人在手法复位失败后均采用术中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4~6周拔出克氏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病人手术时间为15~50 min,平均30 min。病人术中均覆盖防辐射铅衣保护,术中透视5~8次,平均7.5次。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病人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平均4.5周,术后3个月尺神经损伤均恢复。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8%(26/27)。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肘内翻、骨化性肌炎、医源性神经损伤。结论 撬拨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不稳定性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后的较为理想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对17例儿童17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采用关节囊外Salter手术+股骨近端内收短缩旋转截骨手术的联合截骨治疗,术后过腰支具固定1218月,骨愈合后负重活动。结果:随访时间118月,骨愈合后负重活动。结果:随访时间11.6年,优10髋(10/17),良髋5(5/17),2例术后髋关节外展受限,关节轻度强直(2/17)。髋臼指数由手术前的381.6年,优10髋(10/17),良髋5(5/17),2例术后髋关节外展受限,关节轻度强直(2/17)。髋臼指数由手术前的3845°(平均32.5°)减少到手术后的1045°(平均32.5°)减少到手术后的1015°(平均10.2°);CE角由手术前的-1015°(平均10.2°);CE角由手术前的-1010°(平均-02°)增加到手术后的3710°(平均-02°)增加到手术后的3749°(平均41.2°),对照健侧髋关节,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由手术前的10%49°(平均41.2°),对照健侧髋关节,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由手术前的10%20%(平均15%)增加到手术后的80.2%20%(平均15%)增加到手术后的80.2%90.1%。结论:髋关节囊外联合截骨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评价椎体切除术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按WBB分区范围进行部分或全椎体切除术,4例行植骨融合加内固定,1例单纯植骨融合。结果 4例行植骨融合加内固定,1例单纯植骨后发生植骨块部分吸收、塌陷、成角畸形,无1例肿瘤复发。结论 椎体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椎间大块植骨融合配合的坚强内固定,是治疗脊柱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骨矫形分期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诊疗中心收治8例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患儿资料。男5例,女3例;左侧5例,右侧3例;受伤年龄为6~14岁(平均1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年(平均4年)。一期手术采用骨不连断端清理,骨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在骨不连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正常后二期行肱骨髁上内翻截骨矫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提携角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5个月(27~64个月)。一期手术后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愈合时间平均81.3 d(55~120 d);二期截骨矫形手术后所有截骨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1.1 d(45~60 d)。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9.0°±4.6°、138.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例患儿健侧的提携角平均5.4°(3°~8°)。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患侧的提携角分别是31.9°±4.7°(25°~42°)、4.0°±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EPS评分为(57.5±6.5)分,良4例,差4例;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为(95.9±3.4)分,优秀6例,良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原位固定骨不连断端清理,骨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骨;二期肱骨髁上内翻截骨矫形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畸形,手术效果良好,术中对外髁骨块血供的保护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肘关节造影在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15例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儿童,男11例,女4例;年龄3~11岁,平均9岁。术中行肘关节造影来观察桡骨头与关节囊的位置。通过手术打开关节囊,来证实桡骨头的脱位性质。采用尺骨近端截骨复位桡骨头,钢板螺钉固定截骨断端治疗。结果通过肘关节造影,12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内,3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外。打开关节囊,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桡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没有瘢痕组织,桡骨头凹浅平;而创伤性脱位的桡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有明显的瘢痕组织,桡骨头凹明显。其中8例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病例桡骨头均位于关节囊内。7例创伤性脱位中4例桡骨头位于关节囊内,3例位于关节囊外。经过9个月至3年8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术后没有桡骨头再脱位或半脱位情况发生。结论肘关节造影对于鉴别诊断桡骨头脱位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尺骨近端截骨是治疗儿童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嵘  屈继宁  卢代刚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96-1397
胫骨平台骨折是下肢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严重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半月板、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的损伤,容易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而手术治疗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我院1999-2007年收治胫骨平台骨折2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我们共收治22例儿童Gartlandl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均行闭合复位肱骨远端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年6个月,按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5%.术后无神经损伤,针道感染1例,肘内翻畸形1例.结论 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应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18月,术前Cobb角、伤椎相对高度分别是21°、46,°术后分别是2°、3,°所有骨折复位满意,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无矫正丢失以及其余并发症。结论:采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不仅骨折复位满意,而且降低了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几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场磁共振在儿童桡骨头陈旧性脱位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收治15例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儿童,男11例,女4例;年龄3~14岁,平均9岁5个月。术前通过3.0T高场磁共振来判断桡骨头脱位是先天性还是陈旧孟氏骨折造成的创伤性脱位。通过手术打开关节囊,来证实桡骨头的脱位性质。结果通过应用3.0T高场磁共振,8例儿童诊断为先天性桡骨头脱位,7例为陈旧孟氏骨折造成的创伤性脱位。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肘关节磁共振表现为桡骨头与肱骨头之间解剖结构清晰,没有瘢痕组织;而创伤性桡骨头脱位表现为桡骨头与肱骨头之间结构紊乱,有瘢痕组织。肘关节磁共振结果与术中打开关节囊的发现一致。结论肘关节高场磁共振可以准确地鉴别陈旧性的桡骨头脱位是先天性还是创伤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