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4种保健酒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测定样品含量。方法:以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以人参皂苷Re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30~140u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08%(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作4种保健酒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肱骨近端骨肉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保肢治疗效果,以及局部复发与切除范围和影像评估的关系.[方法]对38例肱骨近端骨肉瘤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治疗,平均随访43.2个月.其中5例接受关节外切除,33例接受关节内切除;重建方法包括定制型肱骨近端假体置换31例、人工假体异体骨复合物4例、骨水泥临时假体1例,2例自体骨移植.分析关节内切除病例的影像资料,以判断肩胛盂及三角肌是否可能受到侵犯.[结果]5例(13.2%)患者发生局部复发.关节外切除的复发率为20%(1/5),关节内切除为12.1%(4/33).在接受关节内切除的患者中,7例影像评估显示肩胛盂及三角肌受侵犯,其中4例局部复发.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56.4%,无瘤生存率为40.5%.并发症包括2例自体移植骨骨折,1例上肢动脉栓塞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关节内切除人工假体重建的患者出现肩关节不稳定,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8.4%(7/38).MSTS上肢功能评分平均22.7分(75.6%).关节外切除患者肩部主动外展活动均未能超过30°,关节内切除患者为平均45°.[结论]对影像检查没有肩胛盂或三角肌侵犯的肱骨近端骨肉瘤病例进行关节内切除,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学和功能结果.肱骨近端人工假体重建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较好的维持了上肢和手部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3D打印全骶骨假体在全骶骨切除患者腰-髂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中心接受全骶骨切除术的42例患者资料。根据重建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假体重建组(14例)采用3D打印全骶骨假体重建,联合重建组(19例)采用包含前方椎体重建的联合重建方案,脊柱骨盆(SPF)重建组(9例)采用单纯SPF重建。比较三组患者的腰-髂稳定性(疼痛及运动功能评分)、内置物生存情况(内置物失败率及生存期)、手术安全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3.6±14.2个月。假体重建组手术平均耗时394.6±12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250.0±1711.4ml,共2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3例患者无需拐杖等辅助行走,12例患者无需使用止痛药。共4例患者发生影像学内置物失败,其中2例需行二次手术,1例因严重疼痛并伴有肿瘤复发接受二次手术,术中因假体与周围骨融合牢固而未取出假体;1例因严重疼痛及运动功能明显受损接受二次手术取出假体。假体重建组平均内置物生存期为49.3(95%CI 40.8~57.9)个月。相较于其他两组患者,假体重建组患者的腰-髂稳定性、内置物生存情况均与联合重建组相近(疼痛评分2.4±0.8 vs 2.3±0.7,P=0.59;运动功能评分2.4±0.6 vs 2.2±0.7,P=0.44;内置物失败率14.3%vs 5.3%,P=0.56;内置物生存期49.3 vs 59.4个月,P=0.28),并显著优于SPF重建组(疼痛评分2.4±0.8 vs 1.7±1.0,P=0.028;运动功能评分2.4±0.6 vs 1.3±0.7,P=0.001;内置物失败率14.3%vs 66.7%,P=0.023;内置物生存期49.3 vs 28.6个月,P=0.01),且不显著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在全骶骨切除患者中应用3D打印全骶骨假体进行重建能够取得理想的腰-髂稳定性以及满意的内置物生存情况,同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侯林  田景振  姬涛 《中成药》2011,33(10):1813-1815
目的研究影响全蝎匀浆提取工艺的因素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将冷冻全蝎匀浆后,以蛋白得率为指标,以提取次数、溶剂量、提取时间和NaCl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全蝎匀浆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全蝎匀浆后,即加入5倍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每次提取1 h,NaCl浓度5%,提取3次。结论 NaCl的浓度是影响全蝎匀浆提取工艺的关键因素,验证性试验表明,优选的匀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收敛条件下骨盆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利用骨盆环三维有限元模型,给予S1椎体上终板600 N载荷,载荷为一阶线性加载,步长设置为0.1 s。约束股骨上段6个方向自由度。分别计算静态收敛及6个不同质量放大系数下的动态收敛结果,将体外实验结果作为参照,对不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比较。 结果:静态计算收敛结果最接近体外实验结果,与体外实验结果之间线性回归系数为0.88,随着质量放大系数的增加,计算时间缩短,但计算结果准确性下降,当质量放大系数超过3 000时,计算结果与静态计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回归系数低于0.8。 结论:对于接触较为复杂的骨盆有限元模型,如果静态计算无法收敛,可通过动态算法进行近似求解,并利用合理的质量放大系数降低计算成本,但应确保计算结果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骶骨多节段恶性肿瘤施行全骶骨切除术的手术入路、手术方式及适应证。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共有6例骶骨恶性肿瘤患者在我院骨肿瘤科接受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全骶骨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腰骶稳定性手术。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0~59岁,平均38.8岁。肿瘤位于S1~S54例,S1~S31例,L5~S41例。脊索瘤2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尤文肉瘤1例。结果: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11~13h,平均12h。术中出血量3800~5500ml,平均4500ml。6例患者均未出现直肠、膀胱瘘等严重并发症。术中6例患者切断双侧S1神经根,术后出现双足跖屈运动障碍。所有患者经钉棒系统固定重建恢复了腰骶部连续性,术后6例患者均定制矫形鞋,术后6周穿矫形鞋扶拐可下地行走。随访3~25个月,平均10.3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全骶骨切除重建腰骶稳定性手术对于累及骶骨多个节段的恶性肿瘤可以获得满意的肿瘤学切除边界,但手术难度大,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低度恶性中心型成骨肉瘤是发生于骨髓腔的低度恶性成骨肉瘤,临床罕见。总结本中心收治的低度恶性中心型成骨肉瘤病例的诊治过程及经验。[方法]回顾本中心自1998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13例低度恶性中心型成骨肉瘤。患者平均就诊年龄31岁。8例为初治病例,5例为外院手术后复发病例。后者中4例在外院行囊内手术,1例行边缘手术。Ⅰ期肿瘤11例,Ⅲ期肿瘤2例。Ⅰ期患者均首选肿瘤单纯广泛切除术。[结果]2例局部复发者术后病理分别为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Ⅲ期患者转移灶术后病理均为低度恶性中心型成骨肉瘤。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1例Ⅰ期肿瘤患者术后15个月出现肺转移,其接受综合治疗后已继续存活27个月。1例Ⅲ期患者术后26个月死亡,另1例术后随访6个月后失访。其余10例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保肢手术者,MSTS 93评分平均79%。[结论]低度恶性中心型成骨肉瘤患者多数只需要广泛切除、保肢治疗,无需化疗即可获得较长期的生存和较好的术后功能。手术切除边界不足依然是最终导致肿瘤复发的常见原因。长期随访是必要的。部分局部复发病灶可能表现为高度恶性肉瘤。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病灶,转移病灶病理可能依然表现为"高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收敛条件下骨盆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利用骨盆环三维有限元模型,给予S_1椎体上终板600 N载荷,载荷为一阶线性加载,步长设置为0.1 s。约束股骨上段6个方向自由度。分别计算静态收敛及6个不同质量放大系数下的动态收敛结果,将体外实验结果作为参照,对不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静态计算收敛结果最接近体外实验结果,与体外实验结果之间线性回归系数为0.88,随着质量放大系数的增加,计算时间缩短,但计算结果准确性下降,当质量放大系数超过3000时,计算结果与静态计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回归系数低于0.8.结论:对于接触较为复杂的骨盆有限元模型,如果静态计算无法收敛,可通过动态算法进行近似求解,并利用合理的质量放大系数降低计算成本,但应确保计算结果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肿瘤学和功能学结果,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1998年5月-2006年6月我中心手术治疗股骨近端良性病变共88例,男性54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28岁.疾病种类主要包括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囊肿和骨巨细胞瘤.手术方式:3例仅接受活检,17例行肿瘤病灶外整块切除,68例行病灶内刮除;其中54例进行了内固定,12例接受人工关节假体置换.结果 平均随访58个月,9例囊内刮除病例(9/85,11.7%)出现局部复发,包括6例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骨囊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巨细胞瘤;其中1例人工假体置换病例出现了深部感染,3例单纯病灶刮除、未行内固定患者出现术后骨折.术后MSTS93评分平均27.3分.结论 对股骨近端良性肿瘤进行适当的刮除植骨内固定通常可以达到较低的复发率和较好的功能.人工关节置换可用于侵袭性或反复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以往行肱骨上段肿瘤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手术的病例,评价术后功能及并发症.方法 36例肱骨骨肉瘤病例实施保肢治疗,其中33例患者接受关节内肿瘤切除(Malawer Ⅰ型)、人工假体置换手术;3例患者接受关节外肿瘤切除(Malawer Ⅴ型)、人工假体置换手术.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的中位随访期限为3年半(1~9年).并发症:2例非骨水泥固定的患者于术后2~3年出现了假体的松动、旋转,由于功能尚可而没有进行翻修手术;1名患者于假体柄部出现骨折,经外固定后愈合.肿瘤的局部控制:4例(10.8%)在术后半年~2年内因局部复发而接受肩胛带离断手术,1例术后1年发生骨转移,6例出现肺转移.7例(19.4%)出现转移的患者中6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33例实施关节内肿瘤切除(Malawer Ⅰ型)、人工假体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后肩外展30°~60°,MSTS功能评分平均约23分.3例肱骨近端肿瘤关节外切除(Malawer Ⅴ型)、人工假体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MSTS功能评分平均在20分左右.结论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人工假体置换可以保留完好的肘关节和手部的功能,并发症较少.肱骨近端高度恶性肿瘤行关节内肿瘤切除后局部复发率并没有明显增高,提示对多数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可以进行关节内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