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颈前路带插片的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月于本院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带插片融合器(ROI-C型和MC+型)固定融合手术的47例颈椎病患者的早期疗效?ROI-C型融合器治疗23例,MC+融合器治疗24例?观察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平均椎间高度?吞咽困难情况?3个月植骨融合率?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时间?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随访时间(11.3 ± 4.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融合器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明显恢复,术后各时间点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种融合器之间并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术后各时间点平均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内植物下沉主要发生在早期,晚期也存在内植物下沉,但下沉距离小于早期下沉?术后有4例出现吞咽困难,术后7 d吞咽困难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未再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术后3 d椎前软组织影厚度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个月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带插片的颈椎融合器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是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与融合器并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术后吞咽困难及远期邻近节段骨化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行ACDF治疗的108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9例应用ROI-C固定(A组),49例应用融合器并钛板固定(B组)。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颈椎Cobb角、颈椎弓深、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颈椎功能。分别采用Odom法及Vaccraro标准进行手术疗效评定,记录2组术后吞咽困难及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骨化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NDI明显降低,颈椎Cobb角和弓深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术后JOA评分、NDI、手术疗效优良率和同时间点影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B组相比,A组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低、持续时间更短,邻近节段骨化发生率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ACDF中应用ROI-C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与融合器并钛板固定相比,ROI-C能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和邻近节段骨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桥型融合器(ROI-C)置入与传统钛板加Cage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行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ROI-C组(A组)23例,传统钛板加Cage组(B组)31例,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病变节段前凸角、融合率、吞咽困难发生率(Bazas评分)及邻近节段退变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7±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颈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4-06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2例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年龄、病变节段数、是否存在椎前高信号、脊髓内高信号的范围、椎管最狭窄处百分比(MCC)、脊髓最大受压缩程度(MSCC)、入院ASIA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手术入路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 52例均获得随访(25.6±13.4)个月,未出现脊髓损伤、内固定失败等影响预后的并发症。末次随访时52例神经功能均得到一定恢复,ASIA运动功能评分为(89.4±11.7)分,其中上肢(42.4±7.6)分,下肢(47.0±4.7)分。年龄(P=0.019)及入院时ASIA评分(P0.001)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受伤至手术时间(P=0.162)、手术入路(P=0.773)、髓内有无高信号(P=0.647)、椎前有无高信号(P=0.106)、MCC(P=0.254)、MSCC(P=0.397)、病变节段数(P=0.806)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采用手术治疗安全有效,高龄及入院时ASIA评分较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MRI T2像脊髓内高信号的范围越广提示受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内源性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对于体外诱导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PTH+/+和PTH-/- 小鼠各16只,分离培养小鼠股骨全骨髓细胞,在含有10 ng/ml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培养皿中培养24 h,收集未贴壁细胞,即得破骨细胞前体,利用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刺激形成破骨细胞?根据加入不同RANKL浓度分为低浓度(50 ng/ml)和高浓度(100 ng/ml)组?于诱导第6天?第9天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并计数40或100倍视野内TRAP阳性细胞数量?结果:M-CSF和RANKL能够在体外诱导小鼠全骨髓细胞形成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诱导第9天进行TRAP染色,同一个视野中形成的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量较诱导第6天减少,但是破骨细胞体积和细胞核数量增多?相同浓度RANKL刺激下,PTH+/+与PTH-/-组破骨细胞数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浓度RANKL刺激下,高浓度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低浓度组细胞数量?结论:内源性PTH对于体外M-CSF和RANKL诱导骨髓培养的破骨细胞数量没有影响,与低浓度组相比,高浓度RANKL能够进一步促进破骨细胞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ilator kyphoplasty,D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2013年行DKP治疗218例患者共236个椎体。术前常规行脊柱正侧位片、CT及二维重建和MRI检查。MRI显示骨折椎体在T1WI呈低信号,T2WI或STIR呈高信号。在全麻下行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拍摄脊柱正侧位片。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分别评定患者的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折椎体的前缘和中部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4.2个月。骨折椎体两侧共注入骨水泥4~8 ml,平均(5.51±0.74)ml。1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8例椎体侧方少量渗漏,4例椎间隙少量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无其他术中并发症。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分别为(8.25±0.99)、(1.69±0.85)和(1.68±0.86)分;ODI分别为(78±13)%、(18±7)%和(19±7)%;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9.33±3.20)、(25.15±2.59)和(25.13±2.59)mm;中部高度分别为(18.82±2.92)、(24.86±2.91)和(24.85±2.91)mm,Cobb′s角分别为(16.54±6.84)°、(8.41±5.97)°和(8.45±5.94)°。以上指标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对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9月在本院行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及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的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9例,男79例,女80例;年龄(51.85±9.60)岁。在MRI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C_(2~7) Cobb角、T_1倾斜角(T_1SA)、颈倾角(NTA)和胸廓入口角(TIA),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差异。根据T_1SA大小分为低T_1SA组(T_1SA≤20°,53例)、中T_1SA组(20°T_1SA≤30°,81例)和高T_1SA组(T_1SA30°,25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T_1SA组间各个节段退变率的差异。结果术后C_(2~7) Cobb角、T_1SA和NTA的测量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9例病例中病变共累及311个节段,其中C_5/C_6最多,为102个;C_4/C_5次之,为91个。C_3/C_4、C_4/C_5、C_5/C_6和C_6/C_7退变率在不同T_1S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_1SA增加,C_3/C_4和C_4/C_5退变率逐渐增加,C_5/C_6和C_6/C_7退变率逐渐降低。结论前路手术可能通过增加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_(2~7) Cobb角进而增加T_1SA,从而更有力地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随着T_1SA的增加,退变节段有由下往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RI-DTI)在确定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责任节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