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分辨CT扫描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拟诊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进行常规横断CT扫描及多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分别对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及分级进行分析,并在CT引导下对该组病人进行骶髂关节穿刺活检,将CT结果分别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40例中病理诊断骶髂关节炎36例,其中常规横断CT扫描诊断骶髂关节炎的35例中,30例诊断正确,准确率85.7%,病变分级为1~2级的病例诊断准确率70.6%,3-4级准确率100%。假阳性5例,假阴性4例;多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扫描诊断骶髂关节炎39例中,36例诊断正确,准确率92.3%,病变分级1-2级准确率85.7%,3-4级准确率100%。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扫描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病理变化,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对疾病的分级评估。  相似文献   
2.
马兴灿  周实  陈楚玉 《临床医学》2016,(10):118-1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观察组)和40例同期生产的健康新生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儿行普通MRI检测为A组,在MRI检测基础上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测为B组。结果对照组中未出现异常信号;而在观察组中,B组的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0例患儿的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深部白质、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胼胝体或室管膜下,其中大脑深部白质居首位。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中,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宫颈癌的CT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宫颈癌50例,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的分类标准(FIGO)进行分期,并对临床分期及CT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鳞癌44例(88%),腺癌6例(12%)。CT分期:I期或≤Ⅱa,10例(20%),Ⅲb共11例(22%),Ⅲb6例(12%),Ⅳa20例(40%),Ⅳb3例(6%)。临床分期:I期7例,Ib期4例,Ⅱ期6例,Ⅱb期12例,Ⅲ期2例,Ⅲa期1例,Ⅲb期11例,Ⅳa期4例,Ⅳb期3例。结论:宫颈癌的CT分期是治疗前分期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尤其在晚期宫颈癌(≥Ⅲb),具有较高可信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上界面影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SPN的界面影像表现,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经抗炎治疗后病变消失的6例,诊断为良性肿瘤随访2年以上病变无变化的7例。所有病例均具常规螺旋CT(SCT)及HRCT资料。结果:良恶性结节界面模糊出现率分别为31%(13/42)和12.5%(7/56)(P<0.05);界面清楚分别为61.9%(26/42)和78.6%(44/56)(P>0.05);光滑锐利分别为26.2%(11/42)和1.8%(1/56)(P<0.001);细短毛刺分别为23.8%(10/42)和57.1%(32/56)(P<0.001);粗长毛刺出现率分别为23.8%(10/42)和8.9%(5/56)(P<0.05);索条征分别为19%(8/42)和3.8%(2/56)(P<0.05);锯齿征9例全部为恶性结节。结论:界面影像在不同性质的SPN中出现率不同,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HRCT有助于显示这些征象,应列为SPN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压缩、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构建了放射信息系统、图文存档及传输系统。虽然其中大多数在功能上仍不完整,覆盖范围也欠全面,但总体来看,数字化放射科的雏形已逐渐显现。所谓“数字化放射科”,即指建立在PACS基础上的普通放射、CT、MRI、DSA在图文数据采集、传输、储存及其他后处理等方面均实现电脑化、网络化、信息化。由于所有工作流程的基于数字化的数据流,因而称为数字化放射科。其核心是网络水平的医学图文信息数据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的远程医疗,最终实现“无片化”放射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CT表现及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成年人肠套叠49例的CT表现,并分析CT检查的意义。结果小肠套叠型12例,回-回-结肠型13例,回-结肠型9例,回-结-结肠型9例,结-结肠型6例。CT判断肠套叠正确45例,提示性诊断4例,套叠部位判断正确39例(79.6%);特发性肠套叠9例,继发性肠套叠40例,对原发病变判断正确14例;47例套叠头体部发现肿块状改变,分别呈“靶征“37例,“肾征“38例,不规则肿块改变9例,同时可见“靶征“及“肾征“29例,套叠体尾部双肠管征39例;套叠部远端肠腔内见造影剂30例;增强扫描41例,肿块状影与正常肠壁同步强化35例,肿块状影无强化或轻微强化6例,胃次全手术史8例。结论CT对成人肠套叠诊断准确,套叠部位判断有一定价值,但对病因判断意义不大,同时可提示套叠肠管坏死的可能性以及估计是否为完全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7.
病案信息的利用要关注顾客满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有效利用病案信息,是医院、社会及患者的迫切要求。病案正在影响着医院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病案资源能否被有效利用是衡量病案管理的重要方面。现针对当前病案信息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病案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指导骶髂关节(SIJ)穿刺活检与关节内注射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及影像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拟行SIJ穿刺患者21例共42个关节,术前行容积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分别作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 thin)、容积再现技术(VRT)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后处理,并根据所得任意平面二维或三维立体图像选择穿刺靶点,分析各种重建图像对SIJ关节穿刺的指导意义。结果21例穿刺均术程顺利,无并发症。结论MSCT三维重建在指导SIJ穿刺活检及关节内注射中有较高应用价值。以c-MPR和VRT两种后处理技术最为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指导骶髂关节(SIJ)穿刺活检与关节内注射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及影像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拟行SIJ穿刺患者21例共42个关节,术前行容积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分别作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 thin)、容积再现技术(VRT)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后处理,并根据所得任意平面二维或三维立体图像选择穿刺靶点,分析各种重建图像对SIJ关节穿刺的指导意义。结果 21例穿刺均术程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MSCT三维重建在指导SIJ穿刺活检及关节内注射中有较高应用价值。以c-MPR和VRT两种后处理技术最为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前瞻性研究螺旋高分辨率 CT(HR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 (SPN)的定性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98例肺内孤立性结节行常规螺旋扫描 (SCT) ,构成对照组 ,在结节处加 HRCT扫描 ,构成目的组 ,在双盲的前提下 ,由二个水平相当的独立诊断小组对两组资料图像的外观形态、内部结构、结节—肺界面、邻近改变、CT血管征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并诊断 ,最后与病理嵌合 ,χ2 比较二组资料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SCT诊断正确率为 6 7.3% (6 6 /98) ,HRCT诊断正确率为 89.8% (88/98) ,HRCT在显示钙化、密度、坏死、空泡征、细短毛刺、胸膜凹陷征、晕征、血管支气管征方面优于 SCT(P<0 .0 5 ) ,而显示外观形态 ,粗长毛刺、锐利度、肺气肿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良性倾向性征象包括 :边界锐利如笔画、钙化、密度均匀、粗长毛刺、周围肺气肿征、晕征 ;恶性倾向性征象包括 :细短毛刺、分叶、血管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坏死、空泡征。结论 :HRCT有助于 SPN征象的显示 ,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应列为 SPN检查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