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颈椎病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00例颈椎病的影像表现与中医分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颈、肩、背部疼痛,常伴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肝肾亏虚,筋骨衰退,是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以落枕型和痹证型最为多见。结论:X线、CT是本病首选检查方法,能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对中西医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疾病临床非常常见,多发在第三腰椎与第一骶椎之间的间盘,大多数病人通过腰椎间盘CT扫描即可明确诊断。但是由于存在解剖变异与其他原因,腰椎的5个椎体不能明显呈现出来。该文主要探讨腰椎不同扫描方法下的腰椎间盘准确定位问题,以及不同扫描方法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3D打印的载普托马尼(Pretomanid,Pa)、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抗结核药物组合(PaMZ)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toein-2,BMP-2)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抗结核人工骨在体外的缓释情况及抗结核性能。方法:取3D打印的载PaMZ/BMP-2的nHA抗结核人工骨和空白人工骨各5份,分别浸泡于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1d、3d、5d、7d、14d、28d、42d、56d、70d和84d共10个时间点检测二者浸提液中药物浓度。用84d的浸提液制备改良罗氏培养基,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A组)为含载PaMZ人工骨浸提液培养基,阳性对照组(B组)为含利福平培养基,阴性对照组(C组)为含空白人工骨浸提液培养基,分别培养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和临床分离的利福平耐药结核菌株,每组20个样本,观察培养阳性率。取载PaMZ人工骨和空白人工骨各50mg分别装入2种结核菌液的培养瓶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加材料的含菌试管为空白组,于0d、1d、3d、5d、7d、10d和14d共7个时间点取菌悬液培养4周,根据菌落计数绘制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载PaMZ人工骨可有效缓释84d,Pa在84d时浓度为43.92±1.37μg/ml,累积释放率为(71.00±0.71)%;M在84d时浓度为180.22±12.36μg/ml,累积释放率为(96.01±1.54)%;Z在84d时浓度为472.05±65.39μg/ml,累积释放率为(96.39±2.22)%。H37Rv菌株培养阳性率:A组5%,B组0,C组100%,C组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分离的利福平耐药结核菌株培养阳性率:A组5%,B组95%,C组100%,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时间杀菌曲线显示实验组2种菌株在各时间点的菌落计数均位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下方,实验组3d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性能,10d后未培养出结核杆菌。结论:3D打印载PaMZ/BMP-2的nHA抗结核人工骨在体外可稳定缓释新型抗结核药物组合PaMZ达84d,在84d内可有效抑制敏感型和利福平耐药结核菌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抗结核性能。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医学影像知识和近年来放射检查临床应用情况的分析,使更多人认识医用放射线检查应合理应用,以减少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腕部外伤患者行x线检查或者CT检查的必要性,以及腕关节x线拍片位置及CT的扫描及重建方式。方法:收集近一年来腕关节外伤骨折患者,已经做腕关节x线DR平片和64排螺旋CT轴位容积扫描腕骨,其中MSCT进行多平面重建或者3D重建40例,分析相应影像表现及诊断。结论:普通x线检查腕关节骨折是初步的而且是必要的检查方法,同时应结合临床外伤史、查体有无压痛、x线平片影像,然后决定是否CT检查,CT扫描尤其是MSCT扫描重建对平片未能明确诊断的腕关节骨折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跖骨头背侧楔形截骨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Freiberg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8年1月治疗Freiberg病者11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5~61岁,平均32岁。X线片见骨样硬化及跖骨关节面塌陷,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Smillie分期:Ⅱ期5例,Ⅲ期4例,Ⅳ期2例。症状持续6月~4年,平均2年。术中行跖骨头背侧楔形截骨,旋转跖骨头重建关节面后,植入2枚1.5 mm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跖趾关节背伸改善0~50°,平均21°;跖屈改善0~10°,平均5°。截骨处于术后8~13周愈合,平均10周。跖骨短缩1.3~2.0 mm,平均1.7 mm。患者均于术后4个月内恢复正常活动。结论:跖骨头背侧楔形截骨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有效重建跖趾关节,允许早期下地活动的优点,是治疗SmillieⅡ期及Ⅲ期Freiberg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近年来,MP肺炎在儿童人群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婴幼儿感染日渐增多,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早期不易明确诊断。本文回顾我院2006年9月~2008年3月,经临床、实验室、X线及治疗随访证实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9例,着重分析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临床胆总管扩张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胆总管扩张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与临床随访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检查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与定性诊断准确率。同时分析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检查对胆管壁、胆道解剖结构与胆管系统的显示效果。结果胆总管下段结石16例,慢性胆管炎5例,胆管癌2例,胰头癌8例,壶腹癌6例,胆总管先天性囊肿2例。39例临床胆总管扩张的定位准确率为100.00%(39/39)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74%(35/39),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检查对胆管壁与胆道解剖结构的显示评分为(4.78±1.21)分,对胆管系统的显示评分为(5.62±1.01)分。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临床胆总管扩张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