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后路手术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本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2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患者均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采用下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和疗效评价;通过手术前后冠状位和矢状位Cobb角度的比较,了解患者手术治疗的侧凸矫正率和腰椎前凸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ODI术前(52.30±13.65)%、术后(9.62±6.41)%,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改善率为81.6%。32例患者中,24例疗效为优,6例疗效为良,2例疗效为可,术后疗效评价的优良率为93.8%。患者冠状位Cobb角术前21.99°±8.97°、术后6.84°±5.32°,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凸矫正率为69.0%。患者腰椎前凸Cobb角术前13.80°±15.99°、术后24.95°±12.86°,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理想,术后疗效满意。手术的关键是彻底减压、正确选择融合节段、重建退变节段椎间高度、矫正前凸减少和后凸畸形、纠正椎体侧方移位和侧凸畸形以稳定椎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微创椎弓根置钉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行胸腰椎椎弓根置钉术患者资料52例,在经皮置钉过程中实时自发肌电(spontaneous electromyography,s EMG)和触发肌电(triggered electromyography,t EMG)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测。随访患者术后临床神经功能及置钉椎体薄层CT。结果术后9例患者SEP波幅较术前波幅升高,提示症状可能较术前改善,术后随访证实麻木感较术前改善。术中抓获暴发肌电3例,确认钉道破壁。222枚螺钉置入中,经CT提示有21枚螺钉穿破椎弓根,t EMG阳性23例,假阳性2例,并且螺钉破壁后位置与t EMG阈值无明显关联。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术前A级2例、B级3例、C级8例、D级30例、E级9例;末次随访A级1例、B级1例、C级2例、D级17例、E级3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G和SEP有各自的作用,联合监测具有互补作用,为指导脊柱椎弓根镙钉置入术的进程和提高手术安全性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牵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颈椎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 OPLL 与颈椎外伤但无后纵韧带骨化(非OPLL)患者(各15例)行前路颈椎手术治疗,术中取韧带标本。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胞质波形蛋白。采用 Flexercell 4000细胞加载培养系统分别对两组患者第3代细胞进行机械牵张应力加载,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两组成纤维细胞应力刺激前及刺激后12、24 h 成骨特异性指标骨钙素、碱性磷酸酶与Ⅰ型胶原 mRNA 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胞质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OPLL组后纵韧带成纤维细胞经机械牵张应力刺激12 h后,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 mRNA 表达明显升高,应力刺激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非OPLL组应力刺激前后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 mRNA 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机械牵张应力可促使OPLL患者后纵韧带成纤维细胞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促进其骨化,其在OPLL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晨峰  卢旭华 《脊柱外科杂志》2022,20(5):322-326,333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椎间盘退行性变(IDD)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寻找疾病的新型诊断标志物。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GSE124272、GSE150408数据集下载IDD相关的外周血样本芯片数据,筛选出IDD组和正常组之间的DEG。使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DEG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然后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获取关键基因,并利用GSE23130数据集中的纤维环样本芯片数据进行验证。利用GSE124272、GSE150408数据集中的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中关键基因的诊断效能。结果 联合分析后筛选出597个DEG,包含363个上调基因和234个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主要参与细胞黏附、细胞凋亡、趋化作用和细胞迁移等功能,KEGG分析发现DEG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和癌症中的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筛选出17个关键基因,经验证获得RBMX、EEF1A1、SSR1和POLR2C这4个基因,ROC曲线分析显示这4个基因对IDD诊断效能显著,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41、0.710、0.702。结论 RBMX、EEF1A1、SSR1和POLR2C或可成为IDD的新型诊断标志物,为该病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接受PVP治疗的122例老年胸腰椎单椎体OVCF患者临床资料。51例患者术中注入小剂量骨水泥(小剂量组,≥2.5 mL且< 4.0 mL),71例患者术中注入大剂量骨水泥(大剂量组,≥4.0 mL且< 6.0 mL)。记录2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1个月、1年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大剂量组改善程度优于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剂量组骨水泥总渗漏率为14.08%(10/71),小剂量组骨水泥总渗漏率为5.88%(3/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VP术中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老年单椎体OVCF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脊柱功能,且注入大剂量骨水泥可更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微转移是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原因,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磁共振增强淋巴结靶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从淋巴结靶向对比剂USPIO的结构和药代动力学、增强成像原理、MRI检查方法、影像分析和诊断标准以及不足等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狭窄是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上肢持续肿胀等典型临床症状,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或留置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管造影是中心静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狭窄静脉的具体部位、程度.中心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和血管支架植入术,且安全、有效,已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Cxorf6基因突变与单纯性尿道下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别对70例单纯男性尿道下裂患者和40例健康正常对照的Cxorf6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其中1例尿道下裂患者CXorf6基因第3外显子802(T→C)致无意义突变;另1例尿道下裂患者CXorf6基因第3外显子第620位点缺失一个碱基G致移码突变;另1例尿道下裂患者CXorf6基因在第3外显子第663位插入一个碱基G致移码突变.在40例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CXorf6基因存在突变.结论 CXorf6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中国人群单纯性尿道下裂患者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切断后丙戊酸钠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p-S473-Akt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 Wiste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1、2、3、7、14d五个时相处死后取患侧L4-L6脊髓前角,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 WesternBlot技术检测p-S473-Akt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UNEL法检测显示:实验组的凋亡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3d时,p-S473-Akt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3-14d,p-S473-Akt的表达逐渐下调.实验组:术后2d时,p-S473-Akt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2-14d,p-S473-Akt的表达逐渐下调.组间数据分析显示:术后2-7d,实验组相关p-S473-Akt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丙戊酸钠激活了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