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对脑梗死合并HBV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脑梗死合并HBV携带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4.69±0.96)mPa·s、(9.75±2.31)mPa·s、(1.31±0.53)mP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前ALT、AST、TP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后ALT、AST明显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改善血液循环异常,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但用药后可能造成ALT、AST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能够用于治疗脑梗死合并HBV携带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肝硬化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02、12.55,P相似文献   
3.
近期我院急诊内、外科因静脉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增加,引发的投诉明显增加,对急诊科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调查。目的:为提高我院抗菌药处方质量,规范抗菌药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安全、有效、经济使用抗菌药。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系统调取2019年5月急诊内科、外科处方8556张,抗菌药物处方2580张,静脉注射抗菌药处方1309张,对处方进行病种分布、医生用药习惯、用药频度进行分析,随机抽取1~20号静脉注射抗菌药处方438张进行专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点评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42张,占抽查处方的9.6%(42/438)。结论:我院静脉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使用药物抗菌谱与病种分布致病菌有偏差,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率较高。注射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有利于发现科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为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脊柱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约占各类脊柱感染的0.5%~1.6%。广泛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恶性肿瘤、器官移植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等因素会使真菌性脊柱炎患病风险增加,近年来其相关的文献报道正在逐年增加。由于病史、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且病原学培养和药敏试验耗时较长,导致真菌性脊柱炎极易被漏诊或误诊,错失早期治疗的机会。此外,真菌性脊柱炎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应用抗真菌药物,但长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药物选择及用药疗程的规范化尤为重要,若病情严重或诊疗不规范则可能还需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在真菌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尚且不足,相关的文献报道较少,因此我们针对真菌性脊柱炎的病原学、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真菌性脊柱炎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使真菌性脊柱炎患者获得更加及时、规范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02126 (lncRNA02126)对尤文氏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从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体(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ICGC)数据库中获取了56例尤文氏肉瘤患者的基医表达数据.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氨酸酶-1(NEU1)在尤文肉瘤(E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S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ES患者数据集以分析NEU1在ES中的表达;从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获取了ES患者数据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索NEU1与ES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判断NEU1是否为ES的预后影响因素;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注释分析NEU1在调控ES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核酶链反应(RT-qPCR)验证NEU1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及人ES细胞系RD-ES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转染技术敲减ES细胞系RD-ES中NEU1的表达, 并将ES细胞系分为shRNA-NEU1和shRNA-NC两组探索NEU1表达水平改变对ES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GSE17674和GSE17679数据集, 其中GSE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