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1991年1月以来,我们根据手指近侧指间关节伸肌腱中央束断裂钮孔畸形形成的原理,设计胶布粘贴固定治疗锤状指畸形,具体方法:取一宽约0.5cm,长约60cm普通胶布,将其平均分成三段备用。术者将患指远端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近指间关节屈曲90°,掌指关节过伸30°~45°位。取一胶布条,从患指远端掌侧固定,再依次经过手指未端,指甲,在适度牵下经手指背侧跨越远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固定于(将胶布粘贴)近指间关节及手的背面。再取第2条胶布,将其从患者未端掌偏尺侧粘贴固定,牵引胶布向手指未节桡侧再转向手背侧,经远指间关节背侧转向近指间关节及侧达掌指关节背侧。第3条胶布粘贴固定的方向与第二条胶布固定的方向相反,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2.
带蒂桡骨骨膜骨瓣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86年~1991年应用带血管蒂的桡骨骨膜骨瓣移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5例,男性。年龄20~31岁。左侧1例,右侧4例。均为跌倒后手掌着地所致。就诊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30个月。5例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外侧手术入路在三踝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三踝骨折采用改良的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取后外侧入路,在腓骨肌与拇长屈肌之间显露后踝,复位后用2枚空心钉或松质骨螺钉固定。后、外踝固定完毕后改平卧位常规固定内踝。后踝骨折块偏内侧者,取内踝后内侧切口。结果 3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平均11(8~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疗效根据踝关节功能Baid-Tackson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采用改良的后内、外侧切口显露三踝骨折,具有损伤小,显露充分,容易复位固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腰椎退行性改变所致的椎管狭窄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我院自1993年至1997年11月,对3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神经根管减压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本组男26例,女8例。年龄45~72岁,平均54岁。病史1~15年,平均7年。狭窄平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肱三头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6例肱骨髁间骨折采用肘后正中切口,游离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复位内固定.结果 16例获得12~16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愈合良好,无尺神经损伤并发症.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10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 采用游离肱三头肌入路,在不破坏伸肘装置的情况下较充分显露并完成肱骨髁间骨折的复位内固定,创伤小,可早期活动关节,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r-axSpA)患者小关节强直与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r-axSp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低剂量CT(LDCT)检查,观察患者C2~S1关节强直发生情况及其与改良Schober试验和巴斯功能指数(BASFI)的关系。结果 C2-3~C7-T1节段小关节强直平均值0.16~0.20分,颈段平均值为0.84分;胸段T1-2~T12-L1节段小关节强直平均值0.27~0.48分,胸段平均值4.17分;L1-2~L5-S1节段小关节强直平均值为0.27~0.33分,腰段平均值1.47分;全脊柱平均值6.48分。全脊柱小关节强直得分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ASDAI指数、C反应蛋白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05),与病程、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