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8月- 2005年1月北京市顺义区院骨科手术治疗有明显移位的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45例46髋,获得完整随访.影像学结果采取Matta放射学标准进行评价,临床效果采取改良的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 ~48个月,平均34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根据Matta的X线片评估标准:优17髋,良18髋,中7髋,差4髋;优良率76%.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é和Postel评分系统对临床结果评估:优14髋,良22髋,中8髋,差2髋;优良率78.3%.结论 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入路、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亚洲型髓内髋部螺钉(IM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采用亚洲型IMHS治疗5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24例,女28例;年龄52~83岁(平均70.4岁).按改良Evan分型:ⅡA型14例,ⅡB型25例;Ⅲ型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 d,平均3.6 d.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为30~65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0 mL.1例于术后5 d死亡.49例患者术后获7~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3.8±0.8)个月].1例出现头钉切出,1例出现远端锁钉处劈裂.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7例,良20例,可2例,优良率为95.9%.结论 亚洲型IMHS结合了动力髋螺钉折端加压的优点及髓内固定微创且符合力学固定的优点,操作简单,适应证广,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 963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后30、120、365 d的临床资料,AOM治疗及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OM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1 96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时年龄65~102(79.3±7.2)岁,≥80岁患者占56.7%(1 113/1 963);男性患者占30.8%(604/1 963),女性患者占69.2%(1 359/1 963);股骨颈骨折8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 07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综合3个时间点,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33.0%(648/1 963)的患者接受过AOM治疗,71.0%(1 394/1 963)的患者使用过健康基本补充剂。入院后30、120、365 d患者AOM治疗率分别为23.0%(451/1 963)、17.9%(353/1 963)、21.0%(412/1 963),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9.0%(1 158/1 963)、45.0%(883/1 963)、38.0%(746/1 9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粗比值比(OR)=0.645,95%可信区间(CI) 0.495~0.840]、男性(粗OR=0.760,95% CI 0.581~0.996)、共管模式(粗OR=3.025,95% CI 0.973~9.405)、居住地农村(粗OR=0.523,95% CI 0.388~0.704)、AOM服用史(粗OR=7.612,95% CI 2.227~26.020)、既往骨质疏松症史(粗OR=5.065,95% CI 3.149~8.147)、骨质疏松评估(粗OR=1.379,95% CI 1.105~2.451)是AOM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调整后OR=0.618,95% CI 0.488~0.781)、男性(调整后OR=0.716,95% CI 0.565~0.908)、居住地农村(调整后OR=0.492,95% CI 0.375~0.645)是AOM治疗的危险因素;共管模式(调整后OR=2.632,95% CI 1.004~6.897)、AOM服用史(调整后OR=4.870,95% CI 2.080~11.402)、既往骨质疏松症史(调整后OR=4.804,95% CI 3.253~7.096)、骨质疏松评估(调整后OR=1.393,95% CI 1.041~1.862)是AOM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AOM治疗率偏低。年龄≥80岁、男性、在农村居住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治疗率较低,可采取共管模式,术前进行骨质疏松诊断与评估,提高骨质疏松治疗率。  相似文献   
4.
王金伟  赵民  何久盛  张永林 《河北医药》2007,29(10):1105-1105
孟氏骨折合并桡骨头骨折临床并不多见,其治疗不当易引起前臂旋转、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及出现肘关节不稳定.1999年8月至2005年6月我们采取切开复位可吸收钉固定桡骨头骨折,6~8孔有限接触钢板固定尺骨骨折治疗孟氏骨折合并桡骨头骨折,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闭合复位,根据术式分为PFNA-II组和InterTan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类型情况、术中情况、术后骨折愈合及患髋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纳入研究的2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PFNA-II组患者手术时间(44.17±6.75分)及术中出血量(140.34±15.68ml)均显著少于InterTan组(60.32±7.39分、178.26±18.25ml)(P=0.000)。术后PFNA-II组患者股骨干骨折率(4.55%)显著高于InterTan组(0%)(P=0.032),股骨颈缩短幅度(7.5±2.01mm)显著多于InterTan组(4.4±1.52mm)(P=0.000),髋部或大腿疼痛发生率(15.58%)显著高于InterTan组(5.10%)(P=0.01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24±2.01周、15.88±2.17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远端钉尖位置、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其他的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NA-II操作简单,但InterTan钉疗效更好,对于简单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择PFNA-II或InterTan钉;对于Evans-JensenIIB或III型等稳定性较差的复杂骨折,选择InterTan钉更有优势;老年患者如基础情况较差需尽快完成手术,选择PFNA-II钉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中,相比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否更具有显著优势尚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中期临床效果。 方法:2003年至2008年因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接受治疗的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35例,非手术治疗组31例。术后对患者进行至少5年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和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及后足评分进行治疗的功能评估;采用简明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主观健康状况。通过跟骨侧位X线片测量患侧跟骨治疗前后的Bohler角和Gissan角。 结果:手术治疗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28.6%vs 6.5%,χ2=5.407,P=0.020)。术后1年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疼痛评分、AOFAS踝及后足评分、SF-36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治疗组的Bohler角和Gissan角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治疗组中6例(17.1%)、非手术治疗组中14例(45.2%)发生明显距下关节炎,手术治疗组的距下关节炎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手术治疗组(χ2=6.110,P=0.013)。 结论:经至少5年随访评估发现,手术治疗可降低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后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发生,同时手术治疗可导致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后的功能评分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吕鹏  何久盛 《骨科》2017,8(4):287-29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器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5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根据内固定器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Ⅱ组(154例)和InterTan组(98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骨折类型情况、术中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患髋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等.结果 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PFNA-Ⅱ组病人手术时间为(44.17±6.75)min、术中出血量为(140.34±15.68)ml,均显著少于InterTan组的(60.32±7.39)min和(178.26±18.25)ml(均P=0.000).术后PFNA-Ⅱ组病人股骨干骨折率显著高于InterTan组(P=0.032),股骨颈缩短长度多于InterTan组(P=0.000),髋关节或大腿疼痛发生率(15.58%)显著高于InterTan组(5.10%)(P=0.011).两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远端钉尖位置、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FNA-Ⅱ操作相对简单,但InterTan钉疗效更好,对于简单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择PFNA-Ⅱ或InterTan钉;对于Evans-JensenⅡB或Ⅲ型等稳定性较差的复杂骨折,选择InterTan钉更有优势;老年病人如果基础情况较差,且需尽快完成手术,选择PFNA-Ⅱ钉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髓内固定方法(InterTan与PFN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2012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应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病例60例,其中33例应用InterTan治疗,27例应用PFNA治疗。结果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5个月,无死亡个案, InterTan组:手术时间为(65.2±15.5)min,术中出血量为(261.5±110.7) ml,下地行走时间为(5.3±0.8)周,骨折愈合时间为(8.8±1.3)周;PFNA组:手术时间为(40.4±16.1)min,术中出血量为(192±120.6) ml,下地行走时间为(5.0±0.6)周,骨折愈合时间为(8.6±0.8)周。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下地行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没有差异。结论 InterTan及PFNA均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用PFNA方法的病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9.
Sanatmetal尺桡骨髓内钉治疗前臂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尺桡骨髓内钉在前臂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1月~2004年4月收治前臂骨干骨折32例,采用Sanatm etal尺桡骨髓内钉治疗,随访观察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9.7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2周,根据A nderson成人前臂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26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6.9%。结论Sanatm etal尺桡骨髓内钉设计合理,治疗前臂骨干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撬拨复位组、切开复位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解剖学相关指标和疗效(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结果患者术后1、3、6个月均成功进行了返院复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撬拨复位组均少于切开复位组(P 0. 05)。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B?hler角与Gissane角显著上升、跟骨宽度显著下降(P 0. 05)。术后6个月Gissane角撬拨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 0. 05)。末次随访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撬拨复位组优良率为81. 82%,切开复位组优良率为72.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空心螺钉脱出、皮肤浅表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情况撬拨复位组显著少于切开复位组(P 0. 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均佳,但是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