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脏位置异常在临床上少见,并发十二指肠梗阻者更为少见.因内脏位置异常情况复杂,给并发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诊治带来一定困难.我院曾收治内脏转位并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3例,本文通过对3例新生儿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提高对相关变异的认识,并恰当处理并发的十二指肠梗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探讨减少误诊的方法,以提高肠套叠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7—01/2008—06误诊36例肠套叠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3例经非手术复位,13例经手术复位。结论:提高对不典型肠套叠的认知,是减少误诊,提高非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围麻醉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霞  王平  丛力宁 《河北医药》2006,28(12):1182-1182
消化道穿孔是新生儿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急、病情易变化,又多伴有严重并发症,故病死率较高,给麻醉带来很大困难和风险.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对32例患儿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笔者收集 1990~ 1999年的肝豆状核变性 6例 ,其中男女各 3例 ;年龄 8~ 2 2岁 ,病程 3个月~ 1年。 6例中均有肝大、肝功能异常、眼角膜均有 K- F环阳性的异常表现。1 病例报告例 1:男 ,8岁 ,上肢无力 8个月 ,肝功能异常 ,肝大 ,肝硬化 ,血清铜兰蛋白 10μg/ m L ,眼 K- F环阳性 ,脑 CT正常。骨骼 X线 :双腕关节、双膝关节的干骺端均成“喇叭口”样改变 ,边缘毛糙 ,干骺间距明显增宽 ,掌骨远端变方例 2 :女 ,10岁 ,发热 ,肝脾肿大伴关节疼痛 1年。肝功能异常 ,CT示肝硬化 ,脑正常。血清铜兰蛋白 0 .36μg/ m L。上消化道造影可见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儿童脊髓低位栓系和非栓系儿童腰骶角MRI大小,研究儿童脊髓低位栓系中腰骶角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测量201例脊髓低位栓系患儿和207例非栓系同龄儿童的腰骶角大小,2组进行整体比较分析;将低位组和对照组各分为5个年龄段(0~12、13~36、37~72、73~120、>120个月),各年龄段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脊髓栓系各类型腰骶角大小差异.结果 2组腰骶角大小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2组间腰骶角大小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3~36月年龄段低位组腰骶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中,有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脂肪膨出类型的腰骶角大小与无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脂肪膨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腰骶角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脊髓低位栓系与非栓系儿童腰骶角大小整体之间无差别,但13~36月年龄段低位组腰骶角数值偏大,有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脂肪膨出的比无此类型的腰骶角偏大,需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到相邻远端肠腔造成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它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空气灌肠已成为小儿急性肠套叠非手术治疗的最常用方法。为了提高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减少患儿手术的风险和痛苦,我院对18例8月以下的肠套叠患儿在实施空气灌肠过程中应用“腹部双合诊”的辅助手法进行整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麻疹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有暴发流行趋势,且临床和胸部X线诊断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比例逐年增加,患儿肺损伤程度加重甚至死亡,现将本院收治的58例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胸部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广泛蒙古斑的黏多糖贮积症(MPS)患儿的骨骼系统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MPS患儿的蒙古斑分布特征及骨骼系统X线表现,包括脊柱正侧位、骨盆正位及左腕正位。结果:10例患儿中6例合并广泛异常分布的蒙古斑,1例合并局限于骶尾部的叠加蒙古斑,3例未合并蒙古斑;10例患儿的骨骼X线均有异常表现。8例MPS患儿出现不同程度椎体前缘变尖,4例合并扁平椎;8例同时出现髂骨翼变圆和髂骨下段发育不全,8例出现髋外翻,8例出现双髋关节覆盖不全;4例出现骨龄延迟,8例出现爪形手,9例出现掌骨近端变尖,6例出现尺桡骨远端呈V型变。结论:对合并广泛蒙古斑的患儿行骨骼系统影像检查有助于MPS的早期诊断。合并广泛异常分布蒙古斑MPS患儿的骨骼系统X线表现包括椎体不同程度变尖、扁平椎、髂骨翼变圆、髂骨下段发育不全、髋外翻、髋关节发育不良、骨龄延迟、爪形手、掌骨近端变尖和尺桡骨远端呈V形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内脂肪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用螺旋CT测定5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根据腹内脂肪面积分为腹内脂肪堆积组和腹内脂肪正常组,并测量体重指数(BMI)、腹部矢状径(SAD)、腰围(WC)和腰臀比(WHR);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结果腹内脂肪堆积组与腹内脂肪正常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WC、WHR、SAD显著高于腹内脂肪正常组(P〈0.01);冠心病患者腹内脂肪堆积组FBG、TC、TG、LDL-C、apoA和Lp(a)比腹内脂肪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腹内脂肪堆积,血糖、血脂异常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者迅速增加,与此相伴随的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1]。肥胖是导致血脂紊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但近年研究发现肥胖程度并不能全面反映体重与血脂的关系,脂肪分布也是一个独立的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CT定量测定腹部的脂肪分布,评价其与血糖及血脂的相关性,并分析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