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完全免费   5篇
  外科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旨在观察骨康口服液对通过切除卵巢诱发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的影响。通过双能X线扫描.结果显示:给药3个月时骨康组大鼠胫骨干骺端处的BMC和BMD显著高于造模组;骨康高、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骨康和尼尔雌醇均可显著提高去势大鼠胫骨干骺端处的BMC和BMD.二者作用相当,且BMC和BMD的变化较一致。  相似文献
2.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评价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Melone分型ⅡA以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联合植骨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后X线片观察、腕关节功能随访等分析,评价该方法的疗效。结果经术后平均1.7年随访,18例术后没有腕关节疼痛,能满足日常生活要求;2例术后仍存在腕关节疼痛;3例存在手指活动受限。术后X线片显示桡骨远端关节面平均掌倾9.8°,尺偏19.5°;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平均长1.1cm;1例桡骨远端较术后早期X线片缩短0.2cm。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Melone分型ⅡA以上),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配合服用中药骨康方煎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介绍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微创手术治疗Pilon骨折14例,均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经皮内固定。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创口愈合良好,无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按Mazur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1例,良2例,可1例。结论临床疗效与治疗方法密切相关,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可以获得确实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1例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采用AO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同时行自体骨植骨.结果 随访6~24个月,21例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满意.结论 影响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因素是首次手术时内固定的选材、术者操作技术及术后管理不当,从而导致内固定失效.选择AO 4.5 mm锁定加压接骨板行内固定术,并以准确的操作技术为保证,术后加强管理,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是防治内固定失效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外固定器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以单臂外固定器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斜形、螺旋形、粉碎性及多节骨折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为14~82岁,平均34·4岁。按AO/ASIF分类:A2型11例,B型19例,C型6例。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以“Constant肩关节评分法”评价肩关节功能,以“关节活动范围测量”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随访7~15个月,平均9·3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功能复位或解剖复位,术后平均12周(9~25周)达临床愈合。术后平均7周(4~13周)拆除小夹板,术后平均12周(9~25周)拆除外固定器。最后随访时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为96分(89~100分),而肘关节功能不受影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疗法用于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干骨折具有简便易行、创伤少、固定牢、费用低等优点。两种固定方法同时使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下骨骨重建中BMP-2及Smad-1/5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健康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参考改良Hulth造模法构建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4周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灌予生理盐水,治疗组灌予等量补肾活血中药干预,并于灌胃第4、8周,测定软骨下骨BMP-2及Smad-1/5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治疗组在BV/TV、Tb.N上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在Tb.Th、Tb.Sp上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与治疗组Tb.N、Tb.Th、Tb.Sp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治疗组BMP-2、Smad-1/5灰度值及阳性细胞个数较模型对照组增加(P0.05),较假手术组有所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后与用药4周比较,BMP-2、Smad-1/5灰度值及阳性细胞个数增加(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通过提高BMP-2及Smad-1/5在KOA软骨下骨骨平衡分配,改善KOA软骨下骨异常代谢,从而起到治疗KOA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经常见到小腿下段和足踝部严重创伤导致皮肤等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其中一部分伴有骨骼、肌腱甚至神经组织外露,单纯植皮难以修复创面.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以及皮瓣移植的广泛应用,为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保证[1-3]. 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我们应用球拍状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以单臂外固定器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斜形、螺旋形、粉碎性及多节骨折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为1482岁,平均34·4岁。按AO/ASIF分类:A2型11例,B型19例,C型6例。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以“Constant肩关节评分法”评价肩关节功能,以“关节活动范围测量”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随访715个月,平均9·3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功能复位或解剖复位,术后平均12周(925周)达临床愈合。术后平均7周(413周)拆除小夹板,术后平均12周(925周)拆除外固定器。最后随访时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为96分(89100分),而肘关节功能不受影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疗法用于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干骨折具有简便易行、创伤少、固定牢、费用低等优点。两种固定方法同时使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假体周围骨丢失是行人工假体(髋、膝)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它已向临床需要密切随访和新的假体设计提出新的课题,假体周围骨丢失不仅影响骨的强度、增加骨折的危险,减少假体寿命.且降低了的骨支撑给以后假体翻修带来棘手的问题.这种区域性假体周围骨丢失早期在X线上不能及时反应出来.自从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的出现,它能早期、定量、敏感的测出假体周围的骨密度.下面就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特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卢伟  王明智  胡伟坚  郑维蓬  魏合伟 《骨科》2022,13(6):555-558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由于钙化性物质沉积在肌腱内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肩关节疾病[1]。相关研究[2-4]表明全世界大约有2.7%-36%的人口患有钙化性肌腱炎,其中30-60岁的女性患者为本病的高发人群。钙化灶损伤的部位最常为冈上肌腱(80%),较少发生在冈下肌腱(15%)和肩胛下肌腱(5%)[5]。本文拟报道1则关节镜下治疗巨大冈下肌钙化性肌腱炎病例(其钙化灶长度达6cm,实属罕见),以期为临床治疗钙化性肌腱炎提供思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