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髌骨骨折不同改良方式张力带钢丝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10
【摘要】目的 为临床选择有效的骸骨骨折内固定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4具外伤截肢后下肢,保留股四头肌健、骸骨、骸韧带及关节囊,将股骨、腔骨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维持腔股关节屈曲36”位,通过牵拉肌腥产生张力,用线性运动传感器测定骨折移位,移位3rum为固定失效,测AO张力带钢丝、昏氏张力带钢丝、“8”字张力带钢丝和Magnt,&x)tl钢丝4种固定法。结果“8”字张力带钢丝和肯氏张力带钢丝固定效果最好,AO张力带钢丝次之,三者均能承受294N以上牵张力,允许术后早期活动,M哪——钢丝不能承受294N以上牵张力,固定欠可靠。临床应用“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骸骨骨折42例,其中横断骨折36例,粉碎性骨折6例,随访6~26个月,优良率达95.2%。结论 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是治疗骸骨骨折首选方法,其固定效果可靠,疗效高。 相似文献
2.
3.
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克氏针撬拔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6~13岁,平均9.5岁;伤后至就诊时间4h~3d,均为摔伤,无其他合并伤。结果:3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6个月。临床愈合时间21—42d,平均31.5d,所有患者骨性愈合,外观无畸形,无手术治疗。Moed等功能评价结果,优14例,良20例,中3例。结论:运用克氏针撬拔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既可实现骨折复位后的理想固定,又可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简易皮肤伸展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简易皮肤伸展术在创伤外科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克氏针、钢丝行简易皮肤伸展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褥疮创面、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皮瓣供区创面共46例。结果皮肤伸展术作用时间平均52(10~120)min,最大皮肤伸展宽度平均4.8(3.5~10)cm,创面均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10—18)d。随访26例,平均10.2(6~12)月,伤口呈线性瘢痕,无伤口退缩,无显著瘢痕增生及变宽,外观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简易皮肤伸展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创伤外科创面修复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股骨干骨折再手术治疗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2002年共收治38例经首次治疗失效而再次手术的股骨干骨折,效果满意,现对失效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男,26岁,于1997年10月8日入院。因从5米高处坠伤致左髋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皮肤青紫6小时急诊入院。查:脉搏110次/分,血压10/6kPa,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表情淡漠,贫血貌,急性痛苦面容,胸廓挤压征(-),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 相似文献
7.
8.
9.
自 1998年始采用前臂桡动脉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手掌背热压伤 9例 ,经随访效果满意。体会 :前臂桡动脉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为非制动性修复 ,皮瓣血液循环易保证 ,患者痛苦少 ,可以直接封闭创面 ,术后能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有利于手功能恢复。缺点是前臂术后外观受影响 ,且需牺牲一条主干血管前臂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热压伤九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郑季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方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王森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洪庆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钉棒固定加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88例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单侧钉棒固定46例,双侧钉棒固定42例。在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按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9(14.3±1.6)个月。JOA和VAS评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与双侧钉棒固定加椎间融合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而单侧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器械费用低等优点,是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