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外科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12例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8~65岁,平均41.2岁.囊肿部位:大腿外侧5例,髋部3例,髂腰部2例,膝关节外侧2例.囊肿大小:8 cm×10 cm~12 cm×27 cm,面积均>80 cm2.囊肿形状:长椭圆形9例,不规则形3例.受伤至于术时间为8~14 d,平均11.3d.所有患者均采用VSD技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经VSD技术治疗后囊腔内壁肉芽组织生长迅速,术后7~12 d(平均10 d)生长成熟,囊肿彻底消失.伤口均一期愈合.按照疗效标准评定: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囊肿消失,局部皮下无积液及波动感,皮肤全层与深层组织贴附紧密,无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2例患者术后获3~26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滑膜囊肿无复发和残留.结论 对于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VSD技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20例.结果 20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20个月),X线显示所有骨折均完全愈合,Lachman试验均阴性,关节活动度8周内基本恢复正常,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2.4分(87~98分).结论 关节镜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可靠的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12例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8~65岁,平均41.2岁.囊肿部位:大腿外侧5例,髋部3例,髂腰部2例,膝关节外侧2例.囊肿大小:8 cm×10 cm~12 cm×27 cm,面积均>80 cm2.囊肿形状:长椭圆形9例,不规则形3例.受伤至于术时间为8~14 d,平均11.3d.所有患者均采用VSD技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经VSD技术治疗后囊腔内壁肉芽组织生长迅速,术后7~12 d(平均10 d)生长成熟,囊肿彻底消失.伤口均一期愈合.按照疗效标准评定: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囊肿消失,局部皮下无积液及波动感,皮肤全层与深层组织贴附紧密,无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2例患者术后获3~26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滑膜囊肿无复发和残留.结论 对于巨大外伤性滑膜囊肿,VSD技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SD技术)治疗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方法 对32例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采用外固定器结合有限简单内固定进行复位固定,创面行封闭负压引流,7~10 d后行二期清创修复创面手术.结果 随访10~42个月.所有创面二期术后均完全愈合,血管损伤者血运完全恢复,27例骨折9~15个月愈合,3例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行再植骨术后12~18个月骨性愈合.结论 外固定器结合VSD技术治疗四肢骨关节严重开放性骨折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可降低医药费用,可减轻患者痛苦.VSD技术,制造真空负压环境,可避免组织氧化腐败坏死,引流通畅,防止感染,有利于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小切口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治疗(40例,42足),对照组采用传统L形切口治疗(40例,44足)。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B9hler角和Gissane角、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4个月。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髓炎、骨不连、关节面再次塌陷等并发症;治疗组未发生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对照组发生伤口感染2例、部分皮瓣坏死4例、伤口裂开2例;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微创、简捷、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外侧切口结合操纵杆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31-74岁,平均56.2岁。致伤原因:跌伤28例,交通伤11例,坠落伤3例,斗殴致伤1例。按照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6例,4部分骨折7例。手术经肱骨近端前外侧切口即经三角肌前中束间进入,克氏针作为操纵杆操控肱骨头复位,锁定钢板固定骨折。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肩关节功能、患者疼痛、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78-190 min,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出血量100-350mL,平均约185 mL。38例获得随访(6-18个月),Co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达71.1%;37例获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6周(12-21周)。感染1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结论肩部前外侧切口显露肱骨近端创伤小,结合操纵杆技术控制肱骨头有利于肱骨头复位,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