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完全免费   8篇
  外科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初步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提高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植骨融合率,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方法:对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整复,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经病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及后外侧植骨治疗。结果:术后1周X线片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20mm恢复至平均35mm,占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94.5%;后凸Cobb角(病椎术后上下终板连线的夹角)由术前的平均27°矫正至平均4.5°。23例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Cobb角丢失不超过1°,椎体前缘高度丢失不超过2mm,椎体植入骨碎块全部成活,有骨小梁形成。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  相似文献
2.
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附102例报告)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科(广东528400)苏培基,吴俊哲,陈敢峰,杨健松,伍中庆,徐伟光,黄谨,刘永恒,林志炯股骨粗隆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骨折多能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畸形。高龄患者常有各种内科疾病,长期...  相似文献
3.
应用luzindole建立双足大鼠脊柱侧凸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应用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建立双足大鼠脊柱侧凸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刚断乳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C、D、E共5组.每组6只.A、B、C、D四组通过截去双前肢和尾巴建立双足大鼠模型,A、B、C三组每天18:00~20:00点间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剂量分别为0.2mg/kg、0.5mg/kg、1mg/kg;D组每天相同时间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E组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3个月,每只大鼠每天称重,每间隔1个月摄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及侧凸发生情况.结果:A、B、C三组共有7只大鼠发生了脊柱侧凸,发生率为38.9%,其中A组有3只发生了脊柱侧凸,Cobb角为29°~34°,较B、C两组显著(P<0.05):D、E两组均未发生脊柱侧凸.不同时间点5组大鼠体重均有增加,体重增加最多的是注射褪黑素拮抗剂剂量最大的C组.结论:对双足大鼠使用0.2mg/kg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能成功建立脊柱侧凸模型;并且可促进大鼠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患者综合情况而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骨折类型、移位情况、患者年龄及全身情况,分别采用水平牵引、外固定支架固定、AO-DHS内固定器固定等三种不同的措施,对患者的并发症、治愈率、远期疗效和住院时间等结果进行观察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水平牵引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在治愈率和远期疗效上则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上有显著性差异,水平牵引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梅花钉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科运用梅花钉固定治疗腔骨开放性骨折39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9例中男34例,女5例;年龄23~44岁;左侧ZI例,右侧13例,双侧5例。受伤史:车祸27例,压伤9例,跌伤3例;骨折类型:横形13例,斜形6例,粉碎性12例,节段性8例;骨折部位:中上段5例,中段11例,中下段23例,伤口情况按Gllstil。分类:I型2例,11型9例,Ill型28例;合并肋骨骨折18例,同侧股骨骨折2例,胚后动静脉损伤1例。治疗方法在硬外麻下行伤口彻底清创,切除挫裂伤严重的皮肤及失活的皮下组织。自骸骨下缘沿骸韧带内侧缘至胫骨结节长约scm作皮…  相似文献
6.
正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石的形成,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逐步趋年轻化[1]。痛风石发生以跖趾关节最为常见(约50%),其他部位依次为足底,踝、足跟、膝、腕、指、肘等关节,脊柱痛风较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腰部巨大痛风石形成并侵蚀腰骶椎,导致关节严重破坏、椎管狭窄的罕见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9例胸腰段骨折经伤椎置钉内固定后螺帽松脱的可能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方法我院2009-05-2013-05后路复位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306例,随访中发现螺帽松脱后记录螺帽松脱部位、发生时间、处理方法及结果等情况,分析失效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306例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发生螺帽松脱19例,其中11例发现在术后6月之内;本组均为伤椎下位椎体螺帽发生松脱。结论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出现下位椎体螺帽松脱的原因推测可能与解剖因素、跷跷板效应、钉棒之间耦合欠佳、内固定器械强行复、万向钉角度过大形成应力等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应用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35岁以下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8.7岁。单节段突出24例,双节段突出2例,其中L4~5 17例,L5S1 11例。平均随访9个月,分析术前及术后腰痛及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10~25 mL,平均15 mL;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末次随访时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20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1例发生硬膜损伤。结论经皮脊柱内窥镜手术近期效果优良,创伤小,对脊柱正常结构影响小,是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10—2017-10诊治的9例强直性脊柱炎并颈椎骨折脱位,均行前路骨折椎间自体髂骨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后路长节段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必要时行责任节段椎板开窗减压。结果 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0±5.7)个月。术后2例无脊髓损伤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对症治疗6个月后症状消失。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骨折愈合良好,植骨融合,未见内固定失效。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1例B级恢复至D级,另1例B级无明显改善;2例C级恢复至D级;3例D级中2例恢复至E级,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颈椎骨折脱位对颈髓前后方压迫均可有效解除,脊髓减压更彻底,并且可提供良好的三柱稳定效果,减少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带来的并发症,最大程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Weber A型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6-05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5例Weber A型外踝骨折。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2~17)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7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外踝骨折对踝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应采取手术治疗恢复外踝解剖对位;Weber A型外踝骨折虽然固定困难,但在骨块较理想情况下可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固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