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臭氧椎间盘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0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麻痛。其中椎间盘膨出234例,突出361例,脱垂5例。在透视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3~5ml,椎旁间隙注射10~15ml,O3浓度为30~50μg/ml。结果随访6~54个月.总有效率为80.2%。显效409例(68.2%),有效72例(12%),无效119例(19.8%),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胃癌发病流行现况与时间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表述上海市胃癌的发病流行现况,分析胃癌的时间趋势,探寻病因学研究线索,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取材于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收集的胃癌发病资料,以及年度变化百分比对上海市市区1973~2004年男女胃癌发病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4年,上海全市共新诊断胃癌16 370例,总发病粗率为40.82/10万,发病标率为22.06/10万.胃癌是上海市男性发病第2位、女性第3位的恶性肿瘤.郊区男性胃癌发病粗率和发病标率均高于市区,郊区女性胃癌发病粗率低于市区而发病标率高于市区.62.79%的病例集中在65岁以上年龄组,80~84岁组发病率最高.1973~2004年,市区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标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上海市胃癌发病仍居世界高发水平;上海市胃癌的发病特点提示,胃癌高发与人口老龄化有密切关系,而胃癌标化发病率下降则提示上海地区其他导致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正在逐年下降和(或)保护性因素正在增多,这些因素可能与社会经济、膳食营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胰腺癌流行现况、回顾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描述上海市胰腺癌的流行特征,分析发病率时间趋势,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比较。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收集的胰腺癌发病资料,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对上海市区1973年至2006年胰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至2006年,上海全市共新诊断胰腺癌8190例,总粗发病率为12.17/10万,标化发病率为6.22/10万。胰腺癌占上海市男性发病的第8位、女性的第7位,男女发病比为1.18:1。郊区男女性发病比明显高于市区。71.06%的病例集中在〉65岁年龄组,80~84岁组的发病率最高。诊断明确的病例中,最主要发生于胰头(75.54%),诊断时期别多为Ⅳ期(64.41%)。1973年至2006年,上海市区男性和女性的标化发病率分别上升62.20%和75.54%。结论:上海市的胰腺癌发病居世界中等水平;粗发病率的明显上升与人口老龄化有密切关系+尤其是〉65岁老年人的胰腺癌发病率已达到高发国家水平;标化发病率处于持续缓慢上升过程。而控制吸烟是目前已知预防胰腺癌唯一有效的人群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超低压间歇性栓塞法治疗子宫肌瘤对术中及术后疼痛预防及控制的作用。方法 40例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分为A(实验组)、B(对照组)二组,A组采用超低压间歇性栓塞法。B组采用常规低压流控法。术后统计患者所用镇痛药物级别并填写疼痛评定量表。结果A组使用一、二、三阶梯镇痛药者例数分别为8例、10例、0例,未用止痛药2例;B组相应为3例、5例、12例和0例。疼痛评定量表结果中A组评分良好有14例,基本满意为4例,差为2例。结论 正确采用超低压间歇性栓塞法可明显减低、消除子宫肌瘤UAE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完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完全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45例。全麻,双腔或单腔插管。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不同,体位采用健侧卧位或患侧抬高30°卧位。后纵隔肿瘤镜孔位置位于第7、8肋间腋中线,操作孔在第3、4或5肋间腋前线和腋后线。前纵隔肿瘤镜孔位于第5肋间腋后线,操作孔位于第3肋间以及第5肋间腋前线。手术孔的长度约1.5cm。首先做一镜孔,插入30°腔镜探查,根据肿瘤位置,分别做一主操作孔和一辅助操作孔,3个手术孔成一个三角形。经操作孔分离胸腔内粘连,钝性加锐性分离肿瘤,滋养血管镜下丝线结扎或钛夹夹闭。肿瘤置于标本袋内取出胸腔。结果 45例均在完全胸腔镜下完成纵隔肿瘤切除术,不需要辅助小切口,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20~230min,平均110.4min。39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18~94h,平均26.7h;其余6例未放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1~12d,平均4.5d。无肺炎、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术后病理:神经源性肿瘤18例,胸腺瘤12例,畸胎类肿瘤5例,淋巴性肿瘤4例,囊肿4例,脂肪瘤1例,平滑肌瘤1例。30例随访3~23个月,平均11个月,复发1例。结论完全胸腔镜下可以对纵隔肿瘤完成分离、切割、缝合、打结等操作,安全可行,纵隔肿瘤应首选完全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6.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关节痫、腹痛和肾小球肾炎等多种表现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并发的紫癜性肾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紫癜性肾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紫癜性肾炎病程有迁延倾向,是小儿慢性肾衰竭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缺损62例,其中股骨内髁软骨缺损34例,外髁软骨缺损28例,均为病状孤立、全层软骨损伤、关节稳定且有相应症状的患者。结果随访6个月~7年,按HSS评分评级:优良42例,可16例,差4例,术前和术后HSS评分比较,有显著增加(t=52.43,P<0.01)。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在低年龄(45岁以下),低体重(体重指数低)患者中疗放显著,而对高龄肥胖患者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治疗髌骨骨折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单纯新鲜髌骨骨折42例,在关节镜下清理关节内血凝块,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经皮平行打入2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块,皮下导入钢丝行改良张力带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2~3 h,平均2.2 h.骨折愈合时间7~10周,平均7.5周.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8.5 d.37例随访6个月~4年,平均19.2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关节不稳和创伤性关节炎.疗效优3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3%(36/37).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关节面复位好,固定牢固,创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