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观察复发性孤立性视神经炎(RION)患者初级视觉皮层(V1)与全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 收集45例RION患者(RION组)及4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行常规头部MRI及rs-fMRI,选取V1为种子点,采用统计参数图5(SPM5)分析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并将RION组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与其视力、病程及认知功能评分(PASA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ION组左侧额中回、双侧枕叶舌回、右侧颞中回及右侧顶下小叶与V1的功能连接明显减低;双侧楔前叶、右侧额前回、左侧顶下小叶及右侧岛叶与V1的功能连接明显增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右侧顶下小叶及右侧额前回的功能连接异常与PASAT评分呈正相关;左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异常与患者视力呈正相关。结论 rs-fMRI可检测出RION患者与V1区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并且显示与视力、病程及认知功能评分相关的脑区,可为临床探索RION功能连接异常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促神经再生复合剂鞘内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即时制备以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节苷脂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剂(N6,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15594.1);将N6按不同剂量分别注射入大鼠L2、3水平的蛛网膜下腔、尾静脉、肌肉和腹腔,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再按治疗剂量分别注射入大鼠L2、3水平的蛛网膜下腔、尾静脉、肌肉和腹腔,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按治疗剂量体外行凝血和溶血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实验动物无死亡;亚急性毒性试验前后实验动物的体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对脑和脊髓无不良刺激作用,对肝脏、脾脏、肾脏、肺脏、肠道、脑和脊髓组织无伤害作用;N6在体外对溶血、凝血功能无影响。结论:N6鞘内注射具有良好的的生物安全性,可以作为新型药物治疗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分离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炎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了主要理化特性方面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检验及系统发育学分析,为对该菌的有效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死于肠炎病的鱼中分离到的5株病原嗜水气单胞菌(HC960715-1至HC960715—5).按常规方法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主要生化及药物敏感性的检测。同时,择代表菌株(HC960715—1)进行16S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5株供试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表现一致,代表菌株(HC960715—1)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29bp(GenBank登录号:AY966887),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气单胞菌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在98%和100%。结论根据表观分类学指征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供试5株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对37种供试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在株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0”出诊中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4例急性左心衰竭的出诊病例,均经过了病情快速判断、心理安抚、吸氧、辅助端坐体位、心电监护、急救药物治疗、正确转运等处理,少部分患者进行了电除颤、心肺复苏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病情均不同程度的得到了缓解,安全到达医院者31例,急救有效率91.18%。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见的危急重症。提高急救意识、熟练抢救方法、医护担架工积极配合、完善的抢救设备是提高抢救有效率的保证。另外,与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有效沟通也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会诊病例的科室分布、申请会诊方式以及疾病种类特点,探讨神经系统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对申请神经内科会诊病例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会诊患者总数1150例,其中男性485例,女性665例,年龄分布7~95岁;平均年龄59.5±6.8岁。申请会诊科室以内科最多,共655例(56.9%)。急会诊例数285例(24.8%),常规会诊例数865例(75.2%)。531例(46.2%)继发于申请会诊科室所属的系统疾病,89例(7.7%)为医源性神经系统损害,75例(6.5%)为精神障碍性疾病。常规会诊以头晕/眩晕最多共243例,占常规会诊的25.5%;急会诊以急性脑血管病最多,共79例,占急会诊总数的39.9%。结论会诊病例神经系统损害多数与其他系统疾病有关;急会诊最常见的病种为急性脑血管病,常规会诊最常见的病种为头晕;部分神经系统损害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外科会诊主要目的为手术风险评估,内科会诊主要目的为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脲酶法及PCR法对132例胃病患者胃黏膜进行Hp检测,其中Hp阳性75例,Hp阴性57例;病理学分型采用悉尼分型法;用亚硝基还原法检测血清中NO水平及荧光染色法检测胃黏膜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Hp阳性组血清NO水平高于Hp阴性组(P<0.01),在Hp阳性患者中,血清NO水平胃癌(GCA)>萎缩性胃类(CAG)>浅表性胃炎(CSG)(P<0.01).凋亡指数(AI)的比较:Hp阳性组高于Hp阴性组(P<0.01),CAG>CSG(P<0.01),GCA与CSG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与胃黏膜的萎缩、肠化生等癌前病变的关系密切;Hp诱导产生的NO与GCA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对NO水平的调控可望成为治疗癌前病变,阻止GCA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乳晕边缘切口在青年女性乳腺良性肿物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门诊良性肿物患者分别采用肿物表面顺皮纹方向或放射状切口与乳晕边缘切口潜行游离皮瓣手术方式治疗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通过乳晕边缘切口潜行游离皮瓣方式均顺利完成手术,肿物均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7min,患者对此种术式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另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肿物表面放射状切口或顺皮纹方向切口,肿物亦完整切除,平均用时19min,但此种术式术后瘢痕较明显,患者对手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较低。结论通过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潜行切除肿物方式不仅可以完整切除良性肿瘤,且瘢痕隐藏效果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患者心理创伤小,同时满足了美学要求,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泥鳅气单胞菌感染的检验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一起养殖泥鳅病害进行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病原等方面的检验,旨在明确感染症的特征及相应的病原菌。方法随机取6尾病死泥鳅的肝及溃烂组织做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生长表现、理化特性及代表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等方面的鉴定明确细菌种类。选择代表菌株制备成3×108CFU/ml的菌液,分别经腹腔、肌肉途径感染健康泥鳅,测定其致病作用;对鉴定后的菌株以琼脂扩散法(K-B)做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被检病死泥鳅的下颌部肌肉溃烂,肝脏及脾脏肿胀等。从肝、溃烂组织均检出了纯一的同种细菌,经鉴定表明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Kluyver and van Niel1936)的新种并定名为泥鳅气单胞菌(Aeromonals misgurnussp.nov.)。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对泥鳅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用37种抗菌类药物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株间无明显的敏感与耐药性差异。结论所检病例为细菌性败血感染症,其病原为泥鳅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暂停及转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对控制感染和改善受损肾功能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施行的947例原位肝移植的资料,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有234例肝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第2阶段(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有101例.2个阶段共有329例受者因CNI肾毒性而造成肾功能损害,其中将CNI转换为SRL者40例(转换组),其余289例采取CNI减量+吗替麦考酚酯(MMF)加量方案(减量组).结果 肝移植术后存活超过1、3和5年者CNI的应用率分别为95.8%、95.3%和97.5%.第2阶段共有17例受者短期停用免疫抑制剂,停药的主要原因是细菌(部分合并真菌)感染(88.2%);2个阶段共有48例患者将CNI转换为SRL,换药主要原因是肾功能损害(83.3%).第2阶段感染患者中短期暂停CNI者15例,占14.9%(15/101),CNI暂停后感染控制的有效率为73.3%(11/15),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7%(1/15).第2阶段感染患者的累积存活率明显高于第1阶段(P<0.05).转换组CNI转换前肾小球滤过率为(0.82±0.24)ml/s,CNI转换后6周时为(1.28±0.31)ml/s,6个月时为(1.36±0.32)ml/s,转换后6周和6个月时高于转换前(P<0.05).CNI调整后6个月时,转换组患者存活率为85.0%,减量组为83.7%(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感染及肾功能损害时可采取CNI减量甚至短时间停用CNI,或转换使用SRL,此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 withdraw for controlling infections and conversion to sirolimus (SRL)for ameliorating renal dys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47 liver transplant cases from 2002 to 2010were divided into two eras (Jan. 2002 to Dec. 2007 and Jan. 2008 to Dec. 2010). There were 234cases of infec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T) in the first era and 101 cases in the second era. And of 329 cases of CNI-related renal dysfunction after LT in two eras, 40 cases (converting group) had converted CNI to SRL, while 289 cases (reducing group) adopted protocol of CNI reducing and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raising. Results CNI-based IS took up 95.8 %, 95. 3 %, 97. 5 % of the IS protocols with recipient survival time longer than 1, 3, and 5 years. The primary cause for CNI withdraw was infection (88. 2 %, 15/17) in the second era, and renal dysfunction for conversion to SRL in the two eras (83. 3 %, 40/48). In the second era, 14. 9% (15/101) of the cases of infections after LT experienced CNI withdraw. Of the 15 patients, 11 had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infection (77. 3 %) while rejection rate was 6. 7 % (1/15). 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of the second er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first era (P<0. 05).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of converting group at 6th week and 6th month was statistically elevat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conversion,respectively (1.28 ± 0. 31, 1.36 ± 0. 32 mL/s vs. 0. 82 ± 0. 24 mL/s, P<0. 05). Six months after CNI adjustments, survival rate of converting group and reducing group was 85. 0% and 83. 7 %,respectively (P>0. 05). Conclusion Reducing or even short-term withdraw of CNI may allow the better control of infections after LT, and the conversion from CNI to SRL can ameliorate the CNIrelated nephrotoxicity. These individually tailored IS protocols will benefit the long term survival for 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