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28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81篇
外科学   381篇
综合类   940篇
预防医学   43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48篇
  3篇
中国医学   259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当前职业健康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总结了“十三五”期间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探讨了“十四五”时期职业健康工作主要任务的背景和内容,并对《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一期支架置入术作为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机械取栓失败后补救性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单独支架取栓或联合抽吸取栓治疗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脑卒中186例,146例实现闭塞血管成功再通;40例血流恢复较差,其中28例接受一期支架置入补救性治疗(支架组);12例拒绝支架置入治疗(非支架组),仅给予基础抗栓治疗。结果 支架组血管再通率(75.00%)明显高于非支架组(0%;P<0.05)。术后90 d,支架组预后良好率(64.29%,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明显高于非支架组(8.33%;P<0.05)。支架组术后90 d病死率(21.43%)明显低于非支架组(83.33%;P<0.05)。支架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7.14%)与非支架组(1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一期支架置入术作为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失败的补救性治疗,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0.1±3.1) mL vs (34.6±5.1)mL,t=15.232, P0.05],下床活动时间[(4.3±0.8)h vs (9.3±1.3)h]、平均住院天数[(5.5±0.8)d vs (7.6±1.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vs 32.5%, t=6.050, 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喉三针对缺血性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呼吸紊乱症状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日间均以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及西医对症处理为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喉三针[廉泉、旁廉泉(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早晚餐后半小时各服用中药汤剂1袋,同时于夜间8时进行针刺,1次/d,共治疗14 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睡眠呼吸初筛仪检测呼吸紊乱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最低血氧饱和度Sa O2、Sa 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a O290%T)及ESS嗜睡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Sa O2、Sa O290%T、日间困倦(ES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上述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均平稳,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喉三针可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呼吸紊乱指数,提高夜间睡眠时的最低血氧饱和度,缩短Sa O290%T的时长,改善睡眠时的低氧状态,改善嗜睡,提高日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前海绵间窦(AICS)的MRI影像学特征。 方法 连续收集72例垂体增强MRI,包括32例正常体检者和40例垂体腺瘤者。通过多层面MRI观察AICS的影像特征,并给予分型。在正中矢状位平面上,以蝶骨平台延长线为A线,经AICS做一与A线平行的B线,在鞍底做一与A线平行的切线C线,测量A与B间距a,B与C间距b,分析AICS在蝶骨平台与鞍底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结果 72例中,完整型AICS组、不完整型AICS组、无AICS组分别占65.28%(47例)、26.39%(19例)、8.33%(6例)。完整型AICS在T1WI TSE增强影像显示为垂体上前方、鞍结节顶点下方的连续高信号影。测得完整型AICS的a/(a+b)值正常体检组为(0.31±0.10),垂体腺瘤组为(0.20±0.16),二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T1WI TSE MRI上,正常体检者AICS具有较好的显示,而垂体腺瘤者AICS显示明显减少且更趋于不连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 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AE患儿为研究对象,包括1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及1例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对12例AE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等,总结儿童A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与所有受试儿的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本组12例AE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岁5个月,入院时平均病程为20.5 d,男、女患儿比例为5∶7。②临床表现: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可见情绪及行为异常、发热伴头疼、惊厥、言语障碍、乏力、感觉异常等。11例抗NMDAR脑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90.9%(10/11)有精神症状,81.8%(9/11)有睡眠障碍,72.7%(8/11)有语言、认知障碍,或者运动障碍,54.5%(6/11)有惊厥发作,45.5%(5/11)有意识障碍,36.3%(4/11)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异常。1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临床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③实验室检查结果:对12例AE患儿脑脊液进行常规检查的结果均显示基本正常,并且影像学筛查亦未发现肿瘤。12例AE患儿中,6例头颅MRI检查可见颅内异常信号,8例视频脑电图检查可见不同程度慢波背景。11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测,均呈阳性或强阳性;1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抗LGI1抗体检测呈阳性。④治疗及随访结果:对12例AE患儿均采用甲泼尼龙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进行免疫治疗,对其随访时间为12~27个月。其中,9例患儿临床痊愈,2例存在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出院后即失访。⑤特殊表现:患儿1临床仅表现为视力障碍;患儿12临床表现主要为睡眠障碍;3例年龄<6岁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反复惊厥发作、意识障碍或运动障碍为主,病情均严重,并且一线免疫治疗的疗效差,均需联合应用二线免疫治疗。 结论儿童AE以抗NMDAR脑炎为主,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亦可见于儿童;临床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并且特异性不明显,免疫治疗的疗效确切。对危重症AE患儿,应早期联合二线免疫治疗,而且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