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情况,分析流失原因,巩固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方法对571名流失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从捐献血小板次数、年龄、不再捐献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盐城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率达45.72%,原因主要有:无法联系、检验不合格、身体不佳、在外地、超龄等。结论提高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召回和保留率,减少献血者流失,建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固定队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度、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对同份血浆留多个样本,每种标本留2份(其中1份离心处理),分别置于4℃24 h、72 h,室温24 h,测其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结果①Ⅴ、Ⅷ凝血因子标本在4℃、室温放置24h、4℃放置72 h,标本间离心前与离心后,其活性Ⅷ因子平均下降1.1%(IU/m l),Ⅴ因子平均下降1.9%。②Ⅷ因子4℃24 h后与新鲜相比活性下降7.8%,72 h后下降11.2%,Ⅴ因子24 h后下降了3.3%,72 h后下降18.2%。③置4℃24 h与72 h,Ⅷ因子平均下降3.4%,Ⅴ因子下降14.8%。④4℃与室温24 h比较,Ⅷ因子活性平均下降了0.73%,Ⅴ因子活性平均下降了1%。⑤血型之间差异,4℃24 h后Ⅷ和Ⅴ因子活性分别为:A型下降了8%和2%,B型下降了8%和5%,O型下降了7%和3%,AB型下降了8%和3%;4℃72 h后Ⅷ和Ⅴ因子活性分别为:A型下降10.5%和19.5%,B型下降11%和20.1%,O型下降11.3%和20.3%,AB型下降12%和11.8%。结论①血浆在4℃放置24 h与在室温放置24 h相比较,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影响差异很小。②4℃和室温下,同份标本在放置同样的时间离心前后Ⅴ、Ⅷ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很小。③Ⅷ因子活性在标本置24 h检测时下降相对较大,Ⅴ因子活性在72 h检测时下降相对较大。④Ⅷ因子活性在4℃24 h和72 h后下降程度,ABO血型间相差很小;Ⅴ因子活性在4℃24 h后下降程度,ABO血型间相差相对较大,72 h后A、B、O下降在20%左右,而AB型下降相对较少,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3.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在临床十分常见,这类病例术前诊断困难,有时术中甚至术后也会漏诊[1]。现就我院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TMC的临床诊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中ErbB2过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和D的高表达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7例乳腺癌患者和22例良性肿瘤中ErbB2、VEGF-A、VEGF-C和VEGF-D的表达。结果:VEGF-C和VEGF-D在乳腺癌的表达率高于乳腺的良性肿瘤,然而,VEGF-A、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erbB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VEGF-A高表达而生存率降低,乳腺癌患者中VEGF-C或者VEGF—D高表达时,生存率更低,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VEGF-A和VEGF—C联合表达水平比单一表达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与淋巴管的表达与ErbB2有一定的关系,VEGF-A和VEGFC的同时表达对患者预后生存率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胰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明显增长[1]。尽管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放疗、化疗等综合措施的引进降低了胰腺癌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但5年生存率仍不到2%[2]。因此,深入进行胰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仍是当前胰腺肿瘤领域研究的难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HapMap图谱和基因结构图的公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接近10%,为了减少HBsAg阳性血液的无效采集,本站对初次献血者用金标记免疫层析法进行HBsAg筛选,阴性者采血,阳性者在其同意下再抽血标本用ELISA法复检,阴性者可采血。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金标记法筛查阳性的献血者血清366份。1·2试剂与方法测定HBsAg的金标记免疫层析试条(厦门新创公司);ELISA检测HBsAg试剂(上海科华公司,厦门新创公司)。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1·3仪器STAR全自动加样仪;FAME全自动酶联检测仪。1·4结果判断金标记试条在检测线…  相似文献   
7.
目前肿瘤学发展迅速,而我国肿瘤外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则刚刚起步,结合肿瘤学教育的现状,就研究生培养课程的设立进行了初步探索。如何改进现阶段肿瘤专业临床教学模式及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提出以下建议期望能对肿瘤外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正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自身造血功能障碍或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而需要输注血小板。目前血小板的保存主要是血浆悬浮,有的患者因血浆蛋白成分而发生输血过敏反应。洗涤血小板解决了这部分患者因血浆蛋白成分而发生输血过敏反应这一问题[1],同时也为需长期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减少输注无效的发生提供一种方法。但因洗涤血小板的制备以前多数血站采用CS-3000型血细胞分离机对献血者进行血小板的采集,要双臂穿刺,不方便献血者活动,并且机器噪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变化的情况。方法选择105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达≥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首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后即刻244、87、2、96 h分别留取血浆标本,进行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及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检测,并对不同献血间隔期、单采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献血间隔期、单采前后不同时间段(首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末次单采血小板后即刻、24、48、72、96 h)各组的TPO及PAF均无统计学意义(F=0.2590,.251,0.857,1.780,P均>0.05)。结论适量的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其血小板生成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单采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不会引起献血者的身体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