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0篇
  免费   1097篇
  国内免费   602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219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1619篇
口腔科学   125篇
临床医学   1610篇
内科学   2199篇
皮肤病学   176篇
神经病学   2053篇
特种医学   4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88篇
综合类   162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35篇
眼科学   379篇
药学   921篇
  7篇
中国医学   738篇
肿瘤学   6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555篇
  2020年   539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910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819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591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131篇
  1984年   95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2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原发性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中周围神经是线粒体病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 目的:总结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诊治的COX20基因变异相关周围神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并以“COX20”、“线粒体复合物Ⅳ缺乏症(Complex Ⅳ deficienc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总结已报道COX20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COX20基因变异位点。 结果:4例患儿纳入分析,男、女各2例,其中3例自幼运动发育落后。4例均在儿童期起病,均以行走不稳为首发症状。肌电图均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改变,感觉神经轴索受累为主。4例患儿均携带COX20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包括错义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其中移码变异c.262delG(p.E88Kfs*35)尚未见报道。文献复习目前共报道COX基因变异18个家系22例患儿(包括本文病例),起病中位年龄为5(1.0~17)岁,22例均以行走困难或步态不稳起病,11例(50.0%)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病程中14例(63.6%)出现构音障碍,14例(63.6%)出现肌力下降和/或足部畸形,8例(36.4%)出现共济失调,6例(27.3%)出现肌张力障碍,5例(22.7%)存在认知倒退等。21例患儿行神经传导及肌电图检查,19例(90.5%)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头颅(18例)及脊髓(10例)MR检查提示,脊髓萎缩4例(40%),小脑萎缩4例(22.2%)。9例患儿已无法独立行走,丧失独立行走能力中位年龄为10(7~21)岁。目前共报道9个变异位点,4种变异类型,其中错义变异5个,剪切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 结论:COX20基因变异患者多早期起病,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表现,可合并构音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认知倒退等,病情逐渐进展,致残率高。COX20基因变异类型以错义变异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Vaccine》2019,37(31):4302-4309
Influenza A virus (IAV) vaccines in pigs generally provide homosubtypic protection but fail to prevent heterologous infections. In this pilot study, the efficacy of an intradermal pDNA vaccine composed of conserved SLA class I and class II T cell epitopes (EPITOPE) against a homosubtypic challenge was compared to an intramuscular commercial inactivated whole virus vaccine (INACT) and a heterologous prime boost approach using both vaccines. Thirty-nine IAV-free, 3-week-old pig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five groups including NEG-CONTROL (unvaccinated, sham-challenged), INACT-INACT-IAV (vaccinated with FluSure XP® at 4 and 7 weeks, pH1N1 challenged), EPITOPE-INACT-IAV (vaccinated with PigMatrix EDV at 4 and FluSure XP® at 7 weeks, pH1N1 challenged), EPITOPE-EPITOPE-IAV (vaccinated with PigMatrix EDV at 4 and 7 weeks, pH1N1 challenged), and a POS-CONTROL group (unvaccinated, pH1N1 challenged). The challenge was done at 9 weeks of age and pigs were necropsied at day post challenge (dpc) 5. At the time of challenge, all INACT-INACT-IAV pigs, and by dpc 5 all EPITOPE-INACT-IAV pigs were IAV seropositive. IFNγ secreting cells, recognizing vaccine epitope-specific peptides and pH1N1 challenge virus were highest in the EPITOPE-INACT-IAV pigs at challenge. Macroscopic lung lesion scores were reduced in all EPITOPE-INACT-IAV pigs while INACT-INACT-IAV pigs exhibited a bimodal distribution of low and high scores akin to naïve challenged animals. No IAV antigen in lung tissues was detected at necropsy in the EPITOPE-INACT-IAV group, which was similar to naïve unchallenged pigs and different from all other challenged group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eterologous prime boost approach using an epitope-driven DNA vaccine followed by an inactivated vaccine was effective against a homosubtypic challenge, and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is vaccine approach as a practical control measure against heterosubtypic IAV infection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包括肺癌、黑色素瘤等许多肿瘤的治疗情况,并且在一些难治性肿瘤中表现出持久的应答率,然而在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表现出无反应及严重免疫相关副作用。为了优化免疫疗法的使用,可能需要多种临床应答的预测性标志物。本研究回顾了几种潜在有效生物标志物的可用数据,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PD-L1的表达,提示其是一种临床疗效的良好预测标志物;且PD-L1表达阴性者经免疫治疗后仍可获益。PD-L1表达在肿瘤内是动态和异质性的:在原发性灶和转移灶之间或在穿刺标本和大体标本之间表达不一致。肿瘤突变负荷与新抗原的高比率可获得持久获益。外周血标志物也可作为潜在标志物,增加的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与疾病控制和生存显著相关。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旨在讨论抗PD-(L)1与抗CTLA-4 免疫治疗相关标志物研究现状,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以便能够准确筛选出从这些治疗中获益更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2月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刺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临床治疗中,针刺联合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实现其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限为2017年8月—2018年11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1例)、中药组(21例),分别开展常规治疗、中药穴位敷贴+中药汤剂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TCSS(多伦多临床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以上评分均较常规组具鲜明优势(P<0.05);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与中药组0.0%相比,未见鲜明差异(P>0.05)。结论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艾灸法对糖尿病DM 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糖及海马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素-3(NT-3)蛋白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5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B组为DM模型组,造模后不行艾灸干预;C组为DM艾灸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D组为DPN模型组,造模后不行艾灸干预;E组为DPN艾灸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于造模后72 h、4周治疗结束后和8周治疗结束后空腹尾静脉采血测血糖,于4周治疗结束后和8周治疗结束后,用免疫组化试验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BDNF和N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组、D组与A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大鼠血糖水平降低(P<0.05);E组与D组比较,大鼠血糖水平降低(P<0.05)。B组、D组大鼠海马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较A组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与D组比较,E组大鼠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双固一通”艾灸法不仅可以起到明显的降糖效果,还可通过影响BDNF和NT-3蛋白的产生,保护糖尿病大鼠的感觉神经元,并对糖尿病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