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24篇
  免费   4769篇
  国内免费   1799篇
耳鼻咽喉   887篇
儿科学   508篇
妇产科学   665篇
基础医学   2537篇
口腔科学   1198篇
临床医学   20124篇
内科学   10417篇
皮肤病学   279篇
神经病学   4448篇
特种医学   46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13010篇
综合类   41510篇
预防医学   7150篇
眼科学   1907篇
药学   16878篇
  138篇
中国医学   6969篇
肿瘤学   170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88篇
  2022年   1850篇
  2021年   2221篇
  2020年   3492篇
  2019年   3259篇
  2018年   1198篇
  2017年   2591篇
  2016年   2648篇
  2015年   3273篇
  2014年   6031篇
  2013年   5845篇
  2012年   7979篇
  2011年   8221篇
  2010年   7724篇
  2009年   7492篇
  2008年   8894篇
  2007年   8426篇
  2006年   7955篇
  2005年   8720篇
  2004年   5938篇
  2003年   5480篇
  2002年   4728篇
  2001年   3977篇
  2000年   2817篇
  1999年   2367篇
  1998年   1906篇
  1997年   1753篇
  1996年   1565篇
  1995年   1241篇
  1994年   955篇
  1993年   575篇
  1992年   472篇
  1991年   409篇
  1990年   324篇
  1989年   353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adult-screening,HHIA-S)、噪声下数字言语测试(digits in noise,DIN)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分析HHIA-S与DIN在听力损失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本研究招募听力正常者29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38例,按双耳纯音听阈平均值PTA0.5~4 kHz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9例,依次完成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听力损失自我报告、HHIA-S量表以及DIN测试。采用线性相关分析HHIA-S得分、DIN阈值与纯音听阈平均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确定DIN在最佳诊断截点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①本组受试者HHIA-S得分、DIN阈值与纯音平均听阈PTA0.5~4 kHz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P <0.01);②将HHIA-S得分>8分定义为存在听力障碍,结果显示HHIA-S量表发现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0.684,特异度为0.967;③DIN的最佳诊断截点(cut-off)为-16.1 dB,判断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1,均高于HHIA-S量表及听力损失自我报告。结论 DIN作为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便捷的听力筛查手段,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及听力损失自我报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扩张建立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8只,对实验组动物进行LES测压定位后,使用球囊对LES进行注水扩张,对照组同法置入球囊,但不进行球囊注水。扩张前1周及扩张后2周行咽喉及食管下段pH监测,LES平均静息压检测;扩张前1周、扩张后2周及8周行喉镜检查,进行喉镜下反流体征评分;扩张后8周处死动物,对其喉部及食管下段黏膜取材,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扩张后pH监测验证实验组造模成功8只(80.0%,8/10),实验组扩张前咽喉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反流事件数(次)、反流最长时间(s)分别为0(0,0)、0(0,0)、0(0,0),扩张后分别为17.5(8.2,29.4)、3(1,5.5)、17.2(10.2,30.8),较扩张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扩张前食管下段pH监测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反流事件数、反流最长时间分别为0(0,0.7)、0(0,1)、0(0,1.2),扩张后分别为23.1(4.8,49.5)、3(1,6)、25.9(11.5,56.8),较扩张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扩张前LES压力28.0±5.6 mmHg,较扩张后(17.2±3.3 mmH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实验组扩张前RFS评分3.1±1.2分,扩张后2周为3.6±1.4分,扩张后8周为8.6±2.5分,扩张前和扩张后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2),但扩张前与扩张后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病理检查示实验组喉部及食管黏膜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慢性炎症。结论食管下括约肌球囊扩张可安全、有效地建立LPR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复合腰硬外麻醉,观察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情况。结果 T1、T2、T3、T4时段,观察组MAP及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更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在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轮转的麻醉研究生22名,将他们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1名。实验组的研究生采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进行小儿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的研究生采用高频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内法进行小儿腰丛神经阻滞。每组研究生分别完成小儿腰丛神经阻滞44例,每个研究生完成4例。记录两组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研究生成功完成腰丛神经阻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77.3%vs.36.4%,χ2=15.006,P<0.001)。实验组研究生成功完成腰丛神经阻滞所需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672±207)s vs.(898±193)s,t=5.257,P<0.001]。结论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应用于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相比于短轴平面内方法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7.
总结了57例行腔内治疗的TASCⅡD型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探究腔内治疗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护理方法。57例患者经全力治疗与积极护理,均康复出院。研究认为护理工作者应积极学习腔内技术的治疗及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完善物品器材准备,早发现快处置,预防和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施ESD治疗且病理结果为EGC的258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5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期间14例复发,复发率为5.4%,平均复发时间为(10.6±4.3)个月。经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病变浸润深度为SM2或以上(OR=5.22,95%CI:1.257~21.648,P=0.023)、病变最大径≥4.0 cm(OR=5.23,95%CI:1.331~20.568,P=0.018)是影响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治疗EGC临床疗效好,病变的浸润深度及大小是影响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