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旁肌群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相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随机纳入60例于我科就诊的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患者,均予以腰椎MRI检查,获取腰椎各节段的T2加权像横截面图像,测量多裂肌、最长肌和腰大肌的相对横截面积(Relative cross-sectional area,RCSA)和脂肪浸润程度(Degree of fat infiltration,DFF),椎间盘突出程度采用Pfirrmann标准进行分级。统计相关测量数据,并采用Spearman系数进行椎旁肌群RCSA和DFF值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腰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越高,多裂肌、最长肌和腰大肌的RCSA值越低、DFF值越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多裂肌、最长肌和腰大肌的RCSA值均与椎间盘突出程度呈较强的相关性(P0.01),DFF值则与之呈中等程度的相关性(P0.05)。结论椎旁肌群的退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密切相关。其中,多裂肌、腰大肌和最长肌的相对横截面积与其呈较强的相关性,而脂肪浸润程度则与之呈中等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椎旁肌肉群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包括患者组27例,为首次发生腰腿痛或未经过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年龄(22.33±1.64)岁;对照组25人,平均年龄(22.16±1.60)岁,为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全部研究对象接受磁共振检查,按Pfirrmann标准对退变椎间盘进行分级,并在T2相上测量椎旁肌群与相应节段椎体间的横截面积比(MVr),脂肪浸润情况。[结果]患者组中的多裂肌群显著小于对照组(P=0.046),而最长肌、腰大肌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患者组中的脂肪浸润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患者组中,脂肪浸润等级与椎间盘退变等级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联系。椎旁肌群的MVr与椎间盘退变等级之间存在着中等的线性相关联系。[结论]腰椎多裂肌、最长肌、腰大肌与椎间盘突出程度之间存在着中等联系,其中多裂肌可能更为重要。椎间盘患者组中的腰椎旁肌群有更明显的脂肪浸润,然而脂肪浸润与椎间盘突出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线性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上随访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无明显脂肪浸润和明显脂肪浸润的大型全层肩袖损伤患者41例,按脂肪浸润程度分为无明显脂肪浸润组25例、明显脂肪浸润组16例。关节镜下双排重建修复损伤肩袖。记录并比较各组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简单(SST)评分。结果:41例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术后ROM、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末次随访时ROM、功能评分以及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撕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全层再撕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浸润程度对肩袖损伤手术修复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发生脂肪浸润不明显之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病例,其中3例经病理学证实,73例经增强CT/增强MRI确诊并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结果 76例病例中,71例(71/76,93.42%)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等增强,4例(4/76,5.26%)表现为动脉期轻度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增强,1例(1/76,1.32%)类似肝癌的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低增强。CEUS诊断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与病理或其他检查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5),二者具有相关性(r=0.65,P<0.001)。二维声像图上三期等增强组与动脉期高增强组病灶回声、边界和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参照相关诊断分为痰瘀阻络型(31例)、脾肾两虚型(33例),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血生化等一般资料,评估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脾CT之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评分(NFS),并测量肝纤维化四项、踝肱指数(ABI),行上腹部CT。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脾肾两虚型和痰瘀阻络型HOMA-IR值明显升高;脾肾两虚型HDL值、LN值、肝脾CT比值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及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痰瘀阻络型比较,脾肾两虚型HA、肝脾CT值之比明显降低、HOMA-IR、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肝脏脂肪浸润,其中脾肾两虚型患者易进展出现肝脏纤维化,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7.
8.
肥胖症与心血管疾病(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肥胖性心肌病(心脏脂肪症) 早在1818年Cheyne就认识到肥胖心肌病.他不仅仔细地描述了脂肪心,而且首次报道了陈施氏呼吸.随后,其他人报道心外膜过多的脂肪和心肌细胞的脂肪浸润引起的解剖结构改变与心功能不全.脂肪心可能并不是一个浸润过程,而是一种组织转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学》2009,(4):60-61
脂肪肝是指由于人体的脂类代谢障碍,使脂肪在肝细胞中的含量超过了肝脏重量的5%以上。脂肪肝除了与一些疾病如内分泌障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贫血等原因相关外,还与人的饮食、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饮食不节导致肥胖者,多有脂肪肝存在。据报道,50%的肥胖者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脂肪浸润,因此饮食控制对本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胰腺脂肪浸润的CT诊断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脂肪浸润的CT诊断价值以及与高血糖、2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以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总结50例胰腺脂肪浸润患者的血糖、血脂值及脂肪肝、高血压的发生情况,设立对照组并与之对比分析。结果:50例胰腺脂肪浸润患者,患者的血糖升高37例、确诊2型糖尿病(T2DM)32例,血脂升高48例,高血压42例、脂肪肝50例。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01)。结论:CT能够准确诊断胰腺和肝脏脂肪浸润;胰腺脂肪浸润与高血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存在高度相关;研究结果能为该类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