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0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306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573篇
内科学   42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9篇
特种医学   2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19篇
综合类   1872篇
预防医学   272篇
眼科学   1232篇
药学   395篇
  9篇
中国医学   178篇
肿瘤学   21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且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相似的胚胎起源和生理特征,眼科检查可提供简单无创的诊断方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能够精确地测量视网膜各个组织层面的厚度,以评估视网膜的退行性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可以提供高分辨率三维成像,从而更直观地检测视网膜血管的变化,间接地反映脑神经元和血管的病理特征。就OCT测量视网膜厚度及OCTA测量视网膜血流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视网膜大动脉瘤(RAM)的多模态眼底影像学特点及疾病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 纳入2003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确诊的RAM患者57例(58眼)。分析患者彩色眼底 照相、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影像学特点, 并总结疾病特征。结果:纳入患者年龄为(69.0±9.3)岁,其中女性占75%,单眼发病患者占98%, 共发现瘤体65个。彩色眼底照示95%的瘤体位于颞侧动脉,32%位于动脉主干,29%位于视网膜动 脉分支处或动静脉交叉处。85%伴不同程度出血,86%伴硬性渗出。FFA的瘤体检出率为92%,动脉 期可呈圆点状或梭状强荧光,周围出血或硬性渗出遮蔽荧光,晚期荧光增强并出现渗漏。ICGA的瘤 体检出率为95%,可透过出血的遮蔽荧光见视网膜动脉壁上瘤体高荧光,造影晚期瘤体荧光仍较背 景荧光强。OCT的瘤体检出率为63%,可见RAM局部高隆起,病灶处可见圆形强反射瘤体腔壁。结论: RAM常见于老年女性。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可从多角度显示RAM的瘤体形态、活动性以及伴随的出 血、渗出表现。其中,ICGA对于瘤体的检出率更高,显示RAM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CT区分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脾脏病变的发病年龄、性别、脾脏指数、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强化幅度、强化方式等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脾脏病变中,11例血管性病变(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9例淋巴瘤;两组间发病年龄、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脾脏指数、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匀性强化,1例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2例窦岸细胞血管瘤呈“雀斑征”,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呈“辐轮征”;9例淋巴瘤实质部分均呈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表现不同,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扁平胸的临床特点及供受体匹配的研究进展。方法患者女, 40岁, 以"间断咳嗽伴胸闷、气短2年, 加重1个月"入院。38岁时被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 随着病情进展肺活量逐渐下降, 胸廓逐渐扁平、膈肌逐渐上抬。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肺移植"和"扁平胸"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中文文献数据库;以"lung transplantation"及"flat chest""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 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7月。结果 2021年7月26日顺利为患者完成了同种异体序贯式双肺移植, 术后分别于18、38 h成功撤除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和呼吸机, 术后2周顺利出院。移植后患者胸壁扁平情况逐渐改善。目前肺移植术后1年, 随访病情良好。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9篇, 除外1篇综述文章外, 其中5篇患者资料相对完善, 共43例, 男性22例, 女性21例, 年龄范围24~58岁;活体双侧肺叶移植11例, 尸体双肺移植14例, 尸体单肺移植18例。另外,...  相似文献   
7.
彭大伟  罗艺  朱丽  熊鹏  毛德茂   《四川医学》2022,43(12):1174-1178
目的 通过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颅CTA影像资料分析,旨在探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椎基底动脉(IVBA)血管壁钙化的发生因素、分布情况及钙化影像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A影像资料。依据患者IVBA钙化和未钙化进行分组,分析两组的临床因素;IVBA的钙化发生率、分布、形态和数量,以及钙化分布与脑后循环缺血位置的关系。结果 (1)IVBA钙化组中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吸烟史的患者显著多于IVBA未钙化患者(P<0.05)。(2)双侧椎动脉钙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基底动脉(P<0.05),左侧椎动脉钙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右侧椎动脉(P<0.05)。(3)仅VA钙化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位置多发生在枕叶,较少发生在脑干(P<0.05)。(4)在IVBA钙化组中多表现为钙化数目≥3个,钙化厚度<1.5 mm及弧度<90°的钙化。结论 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吸烟史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IVBA钙化有关,左、右椎动脉钙化发生率高于基底动脉,IVBA的钙化分布和形态对提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有一定的影像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3D打印骨折模型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CT指导下手术治疗,观察组行3D打印仿真骨盆模型体外模拟术后,应用腹直肌旁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1,t=2.458,t=2.791,t=4.45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6.67%和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5,P<0.05)。结论:复杂骨盆骨折手术中应用3D打印骨折模型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可改善骨盆功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