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2篇
  免费   857篇
  国内免费   57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50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248篇
内科学   2434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9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94篇
综合类   4952篇
预防医学   56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16篇
  14篇
中国医学   540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406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1191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1081篇
  2009年   1088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1005篇
  2006年   941篇
  2005年   920篇
  2004年   741篇
  2003年   585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累及弓部的TBAD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81(59.7±12.9)岁。患者均采用外科转流术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相结合设计的新的杂交手术治疗。观察指标: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流血管通畅情况、有无Ⅰ型内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等指标。术后随访观察有无支架移位、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各型内漏,转流血管通畅情况及真腔通畅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均未出现Ⅰ型内漏。手术时间为(156.5±19.7)min,术中出血量为(70.2±25.6)mL,术后卧床时间为(4.3±1.7)d。11例患者使用人工血管行转流术,术后住院时间为(9.6±3.1)d,住院费用为(16.6±3.8)万元;另外10例使用自体大隐静脉,术后住院时间为(14.1±6.3)d,住院费用(剔除2例左颈总动脉植入支架病例)为(13.0±1.2)万元。21例患者术后仅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其余均未出现内脏缺血、下肢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肺动脉栓塞、脑梗死、肺部感染和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1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12(10.9±2.4)个月,所有患者支架无偏移,未发现内漏,支架段主动脉形态优良、真腔及血管旁路血流顺畅。患者均无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 在短中期的疗效观察中,杂交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TBA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首发症状与院前延迟的关系,为临床实施院前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88例,收集患者首发症状、一般资料、疾病相关因素、院前相关因素及院前时间,分析首发症状与院前延迟的关系。结果患者院前时间为135.5(48.3, 1 735.5) min,其中院前时间≤150 min 253例(51.8%),>150 min(即院前延迟)235例(48.2%);首发症状多为胸背痛[146例(29.9%)],其次为胸前痛124例(25.4%)、腹痛121例(24.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胸背痛是院前延迟的保护因素(P<0.01),腹痛、四肢麻木/疼痛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前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常以胸背痛为首发症状,腹痛与四肢麻木/疼痛非典型症状是导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院前延迟的主要因素。需对公众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早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积极就医,缩短院前时间。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站式杂交手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显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站式杂交手术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 达到了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术的近期效果, 手术时间短, 手术创伤小, 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血管气管-肺动脉分叉切面在诊断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5例AOPA,总结AOPA在该切面声像图特点,结合随访病理解剖和其他影像学复查情况与产前超声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例患儿中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弓(AOLPA)4例,右肺动脉异位起源主动脉弓(AORPA)1例,同时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2例,远端型4例,近端型1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弓的重要方法,三血管气管-肺动脉分叉切面有其特殊的声像图表现,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冠脉)是主动脉夹层最危重的类型之一,表现为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因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更为常见,一旦患者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此类人群极易发生漏诊,治疗中一旦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极易造成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风险极高。此外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的患者多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其治疗也是棘手的难题。本文旨在针对此类患者的诊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的临床特点、磁共振特征、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的认识。方法 回顾1例主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脊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因素及治疗和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突发背部及腹部剧烈撕裂样疼痛,数十分钟内病情持续进展,出现不完全性脊髓全切损害的症状、体征,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数小时达峰,胸髓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显示T5-8水平髓内纵行异常信号,考虑为脊髓梗死; 主动脉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提示降主动脉内充盈缺损,考虑为附壁血栓; 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通过Pubmed搜索既往报道的主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脊髓梗死个案报道7例。结论 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较罕见,疼痛是其最初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应予重视; 磁共振是脊髓梗死急诊成像的首选方法,早期应使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T2序列; 脊髓梗死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仍然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关于这一主题的临床实践指南发布,治疗上应合理选择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循环、腰椎脑脊液引流和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模式结合阶段针对性护理对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1日~2020年1月31日急诊科就诊的42例急性Stanford A型AD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AD常规护理;选择2020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就诊的42例AD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降阶梯思维模式结合阶段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恢复状况(包括预警时间、确诊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7 d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术后谵妄、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谵妄严重程度[采用谵妄分级量表(DRS-R98)],围术期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观察组预警时间、确诊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谵妄、低氧血症、肾衰竭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谵妄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VAS评分及SCL-90中抑郁、焦虑、恐怖得分均低于术后1 d及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阶梯思维模式结合阶段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性Stanford A型AD患者预警及确诊时间,缓解其术后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理状况、躯体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制订干预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躯体症状量表、12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327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假设,应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81.56±7.36)分,焦虑得分2.00(0, 3.00)分,抑郁得分2.00(0, 3.00)分,躯体症状得分5.00(2.00, 8.00)分;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对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焦虑、抑郁通过躯体症状对生活质量有间接影响(均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早期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与躯体症状进行动态评估与监测,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症状管理,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胸腔内主动脉修复术(TEVAR)在各种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虽然TEVAR比传统的开放手术侵入性小,但手术操作仍然较为复杂。该文主要介绍TEVAR术后的并发症,如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两种国产经导管自膨式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Venus-A、VitaFlow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性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7月华中阜外医院采用一代Venus-A瓣膜/VitaFlow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79例重度A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Venus-A组54例,VitaFlow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和1年随访结果。结果 Venus-A组、VitaFlow组瓣膜植入成功率分别为100%、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VitaFlow组与Venus-A组相比球囊预扩张比例较低(88%比100%)、后扩张比例较高(12%比0)(均P<0.05)。两组患者TAVR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术后1年Venus-A组中量及以上瓣周漏发生较VitaFlow组少(5.8%比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永久起搏器植入率低(P>0.05)。Venus-A组、VitaFlow组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7%、0(P>0.05)。结论 虽然两种自膨胀瓣膜在TAVR治疗重度AS患者术中行球囊预扩张和后扩张比例有差异,但术后近期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