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篇 |
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72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80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78篇 |
中国医学 | 2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观察Exendin-4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sirt6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肝脏糖异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根据干预措施分为正常对照组、Exendin-4(100nmol/L)处理组、游离脂肪酸对待组、游离脂肪酸+Exendin-4处理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6表达的变化。以stealth siRNA干扰Hep G2细胞中sirt6的表达后给予相同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6表达蛋白水平的变化,RT-PCR检测sirt6及糖异生相关基因G6Pase和PEPCK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游离脂肪酸可显著降低肝细胞内sirt6蛋白的表达,而经Exendin-4处理后,sirt6表达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游离脂肪酸可诱导肝细胞糖异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升高,经过Exendin-4处理后,可相应降低上述基因的表达。当下调sirt6表达后,则抑制了由Exendin-4对改善游离脂肪酸诱导肝细胞糖异生相关基因的调节作用。结论游离脂肪酸可降低肝细胞sirt6的表达,Exendin-4可改善由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sirt6表达的下降及糖异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升高;Exendin-4可能是通过对sirt6的调节从而在肝脏糖异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对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32只增龄不同阶段的雄性SD大鼠(4、20个月龄),每组各16只,将各年龄段大鼠再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8只)和药物治疗组[Ex-4,1nmol/(kg·d),8只1,持续给药12周,测定血清中骨代谢相父的生化指标;进行骨组织切片、双染、骨形态计量学分析及骨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Ex-4可以显著增加老龄大鼠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问隙、结构模型指数、最大载荷、刚度、压力、弹性模量、血清钙、尿钙/肌酐、尿磷/肌酐、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矿化率、骨彤成率,各数据依次为:(330.88+27.47)mg/cm^3,(35.88+4.35)%,(3.1312±0.2487)个/mm,(0.1275+0.0103)mm,(0.2125±0.0349)mm,(1.4275±0.1462),(106.38±11.64)N,(154.88±13.67)N/ram,(108.13±9.73)MPa,(3.1063±0.1399)GPa,(2.7438±0.2109)mmol/L,(0.1513±0.0180),(3.1500±0.3380),(133.50±14.19)U/L,(39.63±3.50)ng/mL,(1.088±0.172)μm/d,(0.3500±0.0292)μm/d,均相应高于对照组[(249.50±26.72)mg/cm^3,(25.38±3.66)%,(2.2950±0.2554)个/mm,(0.1038+0.0168)ram,(0.4000±0.0292)mm,(2.0425+0.2360),(74.88±.87)N,(99.38±9.66)N/mm,(73.13±7.14)MPa,(2.0050±0.1616)GPa,(2.3363±0.3010)mmol/L,(0.2475±0.0225),(4.5200±0.2512),(89.75±9.06)U/L,(32.13+3.04)ng/mL,(0.663+0.140)μm/d,(0.2675±0.0380μ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xendin-4对老龄大鼠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1].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约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2].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等的发病率显著增加[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40只以链脲菌素(STZ)30mg/kg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余下20只正常喂养,设为对照组。将成模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与黄芪治疗组。将60mg/mL黄芪药液按200mg/kg体质量给药,同时模型对照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2周后给予3组大鼠葡萄糖液灌胃,30min后尾静脉采血。应用酶免法(ELISA)方法测定两组大鼠空腹血清GLP-1、IL-18、TNF-α水平及大鼠服糖后30min血清GLP-1水平。结果模型组及黄芪组血清空腹及糖负荷后GLP-l水平低于对照组、TNF-α、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黄芪组血清空腹及餐后GLP-1水平高于模型组、TNF-α、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GLP-1水平与IL-18、TNF-α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4,P<0.05;r=0.37,P<0.05)。结论黄芪可升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LP-l水平,GLP-1水平的升高可能与IL-18、TNF-α相关。 相似文献
5.
GLP-1受体激动剂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在初始治疗失败及重点考虑体重减轻或低血糖的风险下。利拉鲁肽可改善β细胞功能、减少β细胞凋亡,无论单药或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还可有效控制体重增加和收缩压升高,为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7.
8.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激动剂通过GLP-1R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改善胰岛细胞的状态,现已成为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已证实GLP-1R在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表达,中枢应用GLP-1R激动剂后其可发挥保护神经细胞、调节食欲、调节认知功能等一系列作用,体现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的潜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袖状切除术的降糖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分为袖状胃切除组(SG组)、假手术组(SO组)、饮食配对组(PF组)和空白对照组(BC组)。动态观察术前和术后24周内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耐量(胰岛素耐量试验,ITT)及胰岛素、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变化。结果自术后4周起SG组和PF组的体重增量开始明显小于SO组(P<0.01)。自术后2周起SG组的空腹血糖水平较其他3组明显降低(P<0.05)。自术后2周起SG组对葡萄糖的耐量较术前和其他3组相应时相明显改善(P<0.01)。术后第6周SG组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较SO组明显改善(P<0.05,P<0.01)。术后2~24周SG组与SO组比较,胰岛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hrelin水平明显下降(P<0.01),GLP-1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胃袖状切除术的降糖效果确切,能够独立于体重的变化而直接有效地降低血糖;术后ghrelin水平下降及GLP-1水平升高可能是胃袖状切除降糖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胃肠道不同部位激素分泌的特点,探讨一种新的长期减重效果明显的手术方式。方法高脂饮食诱导Wistar肥胖大鼠35只,然后将诱导成功的肥胖大鼠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n=12)、胃袖状切除术组(n=12)及假手术组(n=11)3组,分别比较3组大鼠术前、术后连续8周的体重和摄食量,以及术前及术后第8周时外周血清中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大鼠体重和摄食量:3组间术前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术后1~8周,大鼠的体重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较胃袖状切除术组大鼠的体重也明显下降(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术后1~8周大鼠的摄食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于术后3、6、7及8周大鼠的摄食量较胃袖状切除术组大鼠明显减少(P<0.05)。②外周血清中ghrelin和GLP-1水平:3组间术前大鼠ghrelin和GLP-1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血清ghrelin水平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又较胃袖状切除术组明显下降(P<0.05);GLP-1水平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较假手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术后第8周时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ghrelin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GLP-1水平在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改良胃袖状切除术在肥胖大鼠模型中成功实施为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