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8篇
  免费   1162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315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2377篇
内科学   620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4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592篇
综合类   4594篇
预防医学   2097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2024篇
  27篇
中国医学   1598篇
肿瘤学   231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1188篇
  2013年   1300篇
  2012年   1711篇
  2011年   1731篇
  2010年   1655篇
  2009年   1668篇
  2008年   1880篇
  2007年   882篇
  2006年   639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邹春华  黄涛金  谢勇久  林争  王绎  明华 《武警医学》2014,(12):1225-1227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化学药物疗法(简称化疗)对其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至2014-02确诊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398例,并选择400例体检老年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测定。将激素水平正常,KPS(Karnofsky)评分〉60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肿瘤治疗组132例,肿瘤对照组129例。两组年龄、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肿瘤治疗组患者进行相应化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TH和TSH水平,肿瘤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同期比较两组TH和TSH水平,分析化疗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 398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TH、TSH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治疗组患者的TH、TSH与肿瘤对照组相比,TSH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治疗组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比例为7.58%,亚临床型甲减的比例为23.48%。肿瘤对照组中甲减的比例为5.65%,亚临床甲减的比例为5.65%。两组比较,亚临床型甲减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与健康群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化疗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警症状”在基础医疗工作中早期发现老年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社区5年来登记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病时的贫血、体质量减轻、吞咽困难等预警症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组老年人恶性肿瘤预警症状比较显示,病例组老年人贫血、体质量减轻、吞咽困难和下消化道出血预警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P<0.01)。2组老年人胃癌及结直肠癌预警症状比较研究发现,病例组老年人贫血、体质量减轻、下消化道出血和吞咽困难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社区医疗工作中“预警症状”对于早期发现老年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于预警症状进行早期评价有助于在早期或易于处理的阶段发现或鉴别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赵群  张琪  罗亚  康海利  段微  吴玉梅 《北京医学》2016,(11):1174-1177
目的 分析幼少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1年1月至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诊治的幼年及少年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12例,年龄10个月至14岁,<5岁者占75%,≥5岁者占25%.病理以卵巢或阴道卵黄囊瘤(6例)和阴道横纹肌肉瘤(4例)为主,其余包括性腺母细胞瘤和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各1例.生殖细胞肿瘤共占58.3%.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出血、排液,发现外阴肿物及盆腔肿物.治疗以肿物局部切除和化疗为主.卵黄囊瘤及幼年型颗粒细胞瘤患儿预后较好.横纹肌肉瘤预后极差,对化疗不敏感.结论 幼少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低,应及早发现,手术切除肿瘤并辅助规范化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180名和健康对照者120名作为调查组和对照组,对调查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组者为我院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180例,其中包括:乳腺癌33例、肺癌30例、食管鳞癌25例、肝癌20例、前列腺癌17例、子宫内膜癌17例、直肠癌15例、结肠癌14例、贲门癌9例,他们的BMI分别为(25.46±4.61)kg/m2、(22.21±3.18)kg/m2、(22.34±3.45)kg/m2、(23.43±3.14)kg/m2、(23.44±3.31)kg/m2、(25.37±4.36)kg/m2、(25.82±4.72)kg/m2、(25.93±4.81)kg/m2、(25.68±4.23)kg/m2,对照组为120例体检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平均BMI为(23.06±3.21)kg/m2。乳腺癌、贲门癌、子宫内膜癌、直肠癌、结肠癌患者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食管鳞癌、前列腺癌、肝癌患者BMI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与多种恶性肿瘤具有密切关系,建议控制BMI,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周岱翰教授平素勤于耕耘,耽嗜典籍,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拓展中医肿瘤四诊及“温病学”学术内涵;遣方用药,法师《神农本草经》;认病辨证,倡导“带瘤生存”;辨证施食,推崇中医肿瘤食疗学;学验俱丰,衷中参西,身体力行,推动和发展了中医肿瘤学术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淄博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死亡年龄、性别分布、死因顺位以及死亡水平变化,为制定防控救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取“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2010~2012年所有淄博市户籍恶性肿瘤死亡个案,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淄博市恶性肿瘤人群死亡率为189.3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9.91/10万;恶性肿瘤死亡主要集中于55~<75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死因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恶性肿瘤死亡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淄博市居民生命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莫显伟  赵伟  林源 《微创医学》2014,(5):604-608
肿瘤细胞的糖代谢异常普遍地存在于多数肿瘤疾病中,糖酵解途径增强是肿瘤细胞物质代谢中最主要的特点,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因转染技术的兴起,这一理论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和进展。本文着重就肿瘤细胞糖代谢的特点、机制、糖代谢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其他营养物质代谢混乱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一综述,并总结近年来肿瘤代谢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院泌尿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04年1月~2013年11月医院电子病案系统中泌尿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泌尿道恶性肿瘤患者男性比例高,60岁以上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发病部位以膀胱为主,尤以膀胱侧壁多发.在60岁以上的患者,男女的发生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充分做好中老年人泌尿道肿瘤保健知识宣传,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院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2年-2012年新疆某院收治的83169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其变化,为各级部门制定肿瘤防控政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 将2002年至2012年就诊的8316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总就诊人数、性别、年龄、族别分布情况,计算构成比.结果 2002年至2012年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气管、肺恶性肿瘤占17.54%,白血病(13.84%),肝脏恶性肿瘤(12.70%),胃恶性肿瘤(7.36%),食管恶性肿瘤(5.71%),乳腺恶性肿瘤(5.22%),淋巴瘤(5.14%),脑恶性肿瘤(4.76%),结肠恶性肿瘤(4.29%),直肠、肛管恶性肿瘤(3.95%).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峰年龄集中在58岁-60岁,中位年龄为54岁,男女比例为1.02:1,少数民族患者的病种分布和汉族存在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与以往我院资料比较提示恶性肿瘤的就诊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民族的病种分布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发459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其变化,为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并为掌握天山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统计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就诊的乌鲁木齐天山区新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总就诊人数、肿瘤发生部位、性别、年龄、民族及病种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天山区新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构成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血液恶性肿瘤和肝恶性肿瘤;男女之比为1.5:1,恶性肿瘤的高峰年龄集中在45岁-75岁,民族前三位的是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结论天山区恶性肿瘤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呈中老年化。考虑与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吸烟等有一定关系,须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环境,净化空气并加强民众防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