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篇 |
完全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特种医学 | 518篇 |
出版年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DG模块自动化合成2-18F-乙酸盐及其临床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商用^18F—FDG模块自动化合成2-^18F-乙酸盐的可行性及其肿瘤显像。方法在商用FDG模块上未经修改参数,采用柱色层水解和纯化合成2-^18F-乙酸盐,并进行了放化纯、稳定性检测,生物学分布实验及荷乳腺癌和肺腺癌小鼠显像。结果采用商用FDG模块自动化合成2-^18F-乙酸盐,无需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纯化,时间短,产率高,平均合成效率达59.3%,放化纯〉99%,合成时间为23min。2-^18F-乙酸盐的稳定性高,毒性较低,正常鼠生物学分布示血液清除慢,PET显像示乳腺癌和肺腺癌特异性摄取示踪剂。结论2^18F-乙酸盐是一种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肿瘤显像剂。 相似文献
2.
罗汉果提取液对小鼠运动耐力及肝组织抗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罗汉果提取液对小鼠运动耐力及肝组织抗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以6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罗汉果组两大组,每组又各分为安静组、运动组和恢复组3小组,即: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恢复对照组;安静+罗汉果组、运动+罗汉果组、运动+恢复+罗汉果组。以15g.kg-1.d-1的剂量灌服罗汉果提取液结合游泳训练6周,最后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Hb、Bla、血清LDH、血清GPT、肝SOD、MDA、GSH-Px等指标。结果:灌服罗汉果提取液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明显延长;力竭运动后即刻,运动+罗汉果组Hb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而运动+罗汉果组Bla、血清LDH、GPT及肝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恢复24小时后,运动+恢复+罗汉果组Hb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运动+恢复对照组(P<0.05),而运动+恢复+罗汉果组Bla、血清LDH、GPT与肝组织MDA显著低于运动+恢复对照组(P<0.05)。结论:罗汉果提取液能提高小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并有效促进机体Hb的合成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的升高及Bla的清除,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率低水平辐射对机体某些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12
用60CoY源, 剂量率0.068mGy/分, 对C57BL/6小鼠进行全身照射, 照射剂量为24.4、48.8,73.2,97.6和122.0mGy.照射后检测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PFC),胸腺细胞3H-TdR自发掺入率。脾脏及胸腺有核细胞数, 脾细胞酸性α醋酸蒙酯酶(ANAE)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照射荆瑶为24.4mGy时, 胸腺细胞自发掺八率明显增高, 当照射剂量为73.2mGy时, 脾脏PFc明显增加。以上低剂量率小剂量作用下呈现出的机体某些免疫功能的刺激作用, 并非由于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变化所致。讨论了引起不同免疫学多数刺激效应均不同辐射剂量与各参数辐射敏感住之闻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4.
低剂量辐射对小鼠种植肿瘤及其放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14
本文作者用低剂量辐射(D1)诱导的兴奋效应,探讨对小鼠种植肿瘤及其放疗的影响,结果证明:D1可降低种植肿瘤细胞的成瘤率(P<0.05),并抑制其生长速度(P<0.05);荷瘤鼠局部放疗预先给予D1,可提高放疗效果;并进一步证明:上述改变可能与D1提高了淋巴细胞自发增殖能力,降低电离辐射诱发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加DNA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训练量对动物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54
采用雄性BalB/c小鼠进行3周和5周游泳训练,实验结果表明,适量运动训练能增强动物免疫功能,而大强度训练则抑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18F-氟赤式硝基咪唑肿瘤乏氧显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18F-氟赤式硝基咪唑(FETNIM)在肿瘤乏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只SPCA-1人肺腺癌荷瘤BALB/c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和B 2组(鼠数分别为16和14只).尾静脉注射37 MBq18F-FETNIM后A组分别于注射后0.5,1,2,3 h处死裸鼠,取血液、肺、心、肝、脾、肾、肿瘤等组织测量质量,用γ计数仪测定放射性计数,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B组用PO2微电极测量肿瘤组织内乏氧情况.结果 18F-FETNIM在肾中代谢最高,在脂肪和骨骼中代谢较低,肿瘤/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较高,且随时间而增加,2 h达最高,肿瘤/血液放射性比值为1.69±0.37,肿瘤/肌肉放射性比值为1.57±0.47.HE染色显示瘤内有大量的乏氧坏死组织.组织内PO2微电极测量示肿瘤内均有乏氧,肿瘤内PO,1.1~27.7 mm Hg(1 mm Hg=0.133 kPa).结论 18F-FETNIM在荷瘤裸鼠体内具有较低的外周代谢,脂溶性较低,能被肿瘤乏氧组织摄取,可用于肿瘤乏氧诊断. 相似文献
7.
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认识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运用光镜、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CD11c、CD205、CD80与CD86、I-Ab)与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与形态结构.结果:小鼠脾脏白髓与红髓中散在分布着体积较大的不规则形树突状细胞,含量以白髓边缘区最多,依次为白髓和红髓脾索.CD11c DC约占脾脏细胞总数的3%,而CD205 DC约占脾脏细胞总数的2‰.脾脏树突状细胞表面形成数个胞浆突起.胞核略长多有凹陷.胞浆低电子密度,细胞器不发达,无溶酶体和吞噬体.结论:多种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联合标记,结合光、电镜形态学观察,能够较全面反映小鼠脾脏内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分布特征,为树突状细胞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二十八烷醇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二十八烷醇对小鼠急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二十八烷醇组和对照组:二十八烷醇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二十八烷醇(10mg.kg-1、50mg.kg-1、100mg.kg-1)灌胃,对照组小鼠给予相同体积的食用调和油灌胃,连续灌胃7d。观察两组小鼠密闭缺氧耐受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持续时间、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密闭缺氧耐受时间,评价二十八烷醇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结果:给予10mg.kg-1和50mg.kg-1二十八烷醇组小鼠密闭缺氧耐受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给予50mg.kg-1二十八烷醇组小鼠断头处死张口动作持续时间、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密闭缺氧耐受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鼠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十八烷醇可显著提高小鼠对于常压密闭缺氧、大脑缺血缺氧和心肌缺氧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甙Rg_1促进小鼠力竭游泳后体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25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1对力竭运动后小鼠体能恢复的作用 ,并从糖代谢角度探讨其机理。方法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 ,测定力竭游泳时间和不同恢复时间点的血糖浓度、肌糖原含量、肝糖原含量及血乳酸浓度。结果 :(1 )人参皂甙Rg1给药组小鼠第二次力竭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2 )力竭游泳后恢复期 ,糖原含量的增加、血乳酸浓度降低比对照组明显加快。结果表明 ,人参皂甙Rg1能促进力竭游泳后体能的恢复 ,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促进糖原合成及加速乳酸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稀土对受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稀土对受^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40分为对照组及3个给药组,剂量分别为1、10和50mg/kg体重,1个照射模型对照组,经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柠檬酸镧和柠檬酸铈7d,一次性全身照射4Gy^60Coγ射线后继续给药至第10天,检测小鼠脾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结果柠檬酸铈的中剂量组NK细胞活性及中、高剂量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柠檬酸镧给药组无明显作用。结论柠檬酸铈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