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篇 |
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8篇 |
内科学 | 37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36篇 |
综合类 | 191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药学 | 103篇 |
中国医学 | 60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穿着高、低帮篮球鞋对跳跃动作踝关节矢状面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 利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2名受试者穿着高、低帮篮球鞋进行双腿落地反跳(drop jump, DJ)和单腿跨步跳(lay-up jump, LJ)过程中踝关节矢状面屈伸最小/最大角度、力矩、功率、刚度、跳跃高度以及背屈活动度等参数指标。结果 (1) 穿着高帮鞋能够显著减小踝关节的背屈角度(P<0.05)。在DJ和LJ过程中,两款鞋的跳跃高度、踝关节触地角度、最小/最大角度、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2) 在DJ过程中,穿着两款鞋的踝关节屈伸动力学特征无显著差异;但在LJ过程中,穿着高帮鞋的跖屈力矩和功率峰值均显著小于低帮鞋(P<0.05)。结论 穿着高帮鞋虽然没有限制跳跃情况下踝关节的屈伸表现,但会影响踝关节矢状面的部分动力学特征,建议鞋帮高度的选择和设计能够在护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踝关节在矢状面的力学作用,从而实现运动表现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现代战创伤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配戴改良往复式步行矫形器(Advanced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ARGO)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比较分析SCI患者的脊髓损伤平面与其步行能力(下肢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及时空参数等)之间的关系,探讨重建SCI患者步行能力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且配戴ARGO进行步行训练的完全性SCI患者15例,采用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应用Spearman秩和相关性检验对SCI患者的不同脊髓损伤平面与其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和时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的步频和跨步长分别为(34.9±1.97)step/min和(95.7±10.39)cm。髋关节摆动角度及髋关节伸展和屈曲时相的角速度分别为(45.28±4.84)°、(22.34±1.96)°/s和(121.35±10.54)°/s。SCI患者的步速(rs=0.914,P<0.001),跨步长(rs=0.926,P<0.001),助行架的压力均值(rs=-0.877,P=0.001),骨盆的旋转角度(rs=-0.926,P<0.001)和髋关节摆动角度(rs=0.963,P<0.01)与SCI平面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骨盆的异常运动、髋关节摆动幅度的受限及上肢的过度负载是完全性SCI患者步行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SCI患者应接受一些能够降低其过度生理负荷的康复训练方法,从而改善其重建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5.
6.
983年7、8月和1984年7、8月,在郑州市郊进行了中华按蚊自然种群动力学的调查研究。以获得的各项数据,引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各年该蚊第六、七、八世代的净增殖率和有关种群参数值。与该蚊实验种群相应参数做比较,除12天后成蚊存活百分比和平均世代周期长相近外、其余各参数值均明显偏低、说明野外自然因素和天敌对中华按蚊所构成的环境阻力是相当大的。该蚊自然种群动力学参数值的求出对防蚊灭疟策略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次提出求最后产卵日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N,N-二甲基苯胺(DMA)-苄基氯(BC)-醋酸(HAc)体系,可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聚合速率式为:R_P=K[MMA][DMA]~(1/2)[BC]~(1/2)[HAc]°。HAc起催化作用,明显地降低了体系的活化能E_a。测得E_a=36.8kJ/mol。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该体系的聚合速率较DMA-BC-MMA体系快一个数量级。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引发剂浓度的1/2次方成反比,且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氧对聚合具有明显而复杂的影响。讨论了该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8.
家兔静注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的尿激酶(MUK)和天然尿激酶(NUK)40000IU后,MUK 的体内过程符合零级速率过程,NUK 则符合一级速率过程,血纤溶活性 MUK 持续100min,而 NUK 仅20~25min。在“功能性”去除肝肾的家兔,NUK 血浓度半衰期延长3~4倍,而 MUK 血浓度下降与正常家兔相似。MUK 及 NUK 在去除纤溶抑制物的优球蛋白成份中纤溶活性相似,但在血浆中 NUK 仅存24~35%的纤溶活性,MUK 则保留了64~85%的纤溶活性。提示肝肾的摄取、代谢和消除能力降低及对血浆纤溶抑制物抵抗力增强,是 MUK 血纤溶活性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解-色质联用分析系统,对文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热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反应过程。在500~800℃,钛酸丁酯(Ⅰ)热解尾气产物主要是烯烃、醇、醚和醛类化合物。经热解机理分析,发现Ⅰ的重排断裂反应是整个热解过程的主反应,其反应动力学常数为3.87×10~5,活化能为69.3 kJ/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