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影像迅速发展,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al angiography,64-SCTA)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大,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对心外大血管异常有着较高诊断价值。本文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25例先心病心外大血管异常的64-SCTA诊断结果,并与经胸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对照,评价64-SCTA对心外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并与血管造影的检查对比.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临床拟诊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扫描并进行不同方式重建.结果:对30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主动脉缩窄3例、主动脉离断1例、法乐氏四联征18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右室双出口2例、主肺动脉共干1例、校...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4岁,反复头晕5年,胸闷、胸痛1年,加重3d。1年前患者休息时突然出现气促、胸闷、胸痛,活动有受限来我院就诊。心脏超声:全心增大,右冠状动脉(冠脉)明显增宽,开口内径10~11mm,最宽处内径16~17mm,呈瘤样扩张,右冠脉迂曲盘绕,与冠状静脉窦连通,瘘口直径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基于双源CT下人工智能CT血流储备分数(FFR)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对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评估及预测。  方法  选取2021年10~12月于我院行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的6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以冠脉CTA结果将患者分为血管狭窄率≥50%组与血管狭窄率 < 50%组。比较冠脉狭窄程度、CT-FFR与冠脉周围FAI检查结果;根据冠脉血管钙化程度分组,比较轻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中血管狭窄率≥50%组与 < 50%组的CT-FFR、冠脉周围FAI检查结果,分析各组间CT-FFR与冠脉周围FAI单独与联合的诊断效能。  结果  本研究63例患者中共检查79支冠脉血管,血管狭窄率≥50%组共24支血管,血管狭窄率 < 50%组55支。血管狭窄率≥50%组与血管狭窄率 < 50%组的病变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支血管冠脉狭窄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管狭窄率≥50%组的CT-FFR低于血管狭窄率 < 50%组,冠脉周围FAI高于血管狭窄率 < 50%组(P < 0.05)。63例患者中,冠脉血管轻中度钙化47例,重度钙化16例。轻中度钙化组中血管狭窄率≥50%组冠脉狭窄率高于血管狭窄率 < 50%组,CT-FFR低于血管狭窄率 < 50%组(P < 0.05)。重度钙化组中血管狭窄率≥ 50%组CT-FFR低于血管狭窄率 < 50%组,冠脉周围FAI高于血管狭窄率 < 50%组,两组冠脉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OC曲线显示,CT-FFR+冠脉周围FAI对血管钙化的诊断效能相对于两者单独检查有显著提升(P < 0.05)。  结论  CT-FFR对重度钙化血管诊断效能较低,联合冠脉周围FAI能为血流异常的冠心病患者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肺奇叶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000例行常规胸部CT检查检出肺奇叶5例,观察其形态、发生部位、边界、密度等CT特点.结果:肺内表现C形条状阴影,奇静脉于肺内呈弧形阴影汇入上腔静脉,5例奇叶均发生生于右上肺.结论:肺奇叶具有典型CT特征,CT检查对该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冠状动脉节段走行于浅层心肌纤维下,称为壁冠状动脉,表面心肌称为心肌桥。虽然壁冠状动脉是一种先天性的解剖变异,但由此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临床报道有所增加。因此对其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9年1~10月在我院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患者900例,男610例,女290例,平均年龄59岁。患者就诊检查前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移动式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DR)在健康体检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移动式DR的胸部、颈椎、腰椎摄影共19 641人的诊断及图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9 641人,采集正侧位图像19 641幅,其中照片14 324张(包括胸部、颈椎、腰椎),透视5 317人。一次性采集图像19 637人,成功率99.98%;照片14 324张片中甲级片14 100张,约占98.44%。结论:移动式DR具有方便、快捷、可重复、操作简单、有效缩短患者检查和获得报告的时间,即刻做出影像诊断,是一种方便又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索高原地区患者颅脑CT平扫显示血管密度增高的病因,分析其与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居住在海拔2500~4800m的186例颅内血管密度增高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另选取98例颅脑CT正常的成人为对照组。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特点,统计各种病因所占比例,比较两组颅内动脉、静脉窦CT值、近期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6例高原地区颅内血管CT值增高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34例,占72.0%,慢性高原病(CMS)46例,占24.7%,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6例,占3.2%。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脑动脉、静脉窦CT值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20.781、150.952、221.988,P<0.01)。颅内血管密度增高组脑动脉CT值与血红蛋白含量呈正相关(b=0.202、0.271、0.292,P<0.05)。结论:高原地区颅内血管密度增高及程度与血红蛋白含量呈正相关,高原地区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增高的病变都可能使脑血管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