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钡餐和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贲门癌的影像学资料,51例钡餐造影,其中39例加作了CT检查。结果贲门癌钡餐造影征象包括贲门部肿块41例,贲门形态的变异和钡流走向改变45例,病变不同程度侵犯食管下端42例,伴胃底黏膜破坏和胃壁僵硬29例,病变侵及胃体部15例。CT征象包括贲门区肿块39例、胃壁增厚6例、食管壁增厚32例、贲门周围淋巴结肿大8例、后腹膜淋巴结肿大5例、肝脏转移灶3例。结论钡餐造影是检出贲门癌的首选方法之一。CT对贲门癌的诊断、术前分期、预后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检查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小病灶薄层扫描,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范围、毗邻关系。结果螺旋CT对膀胱癌具有较高的诊(38/40,95.0%),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6.3%。结论螺旋CT能对膀胱癌作出明确诊断及分期,提供临床较为准确的无创伤性的诊断依据,并能作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肾盂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检查方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性。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肾盂癌资料,其中11例作IVP,3例作RP,2例作MRI,12例分别是作CT及US检查。着重分析尿路造影与CT表现。结果:IVP和RP显示肾盂、肾盏内不规则形充盈缺损,肾盏积水。当肿瘤较小时,CT平扫见肾盂、肾盏内软组织肿块;当肿瘤侵犯肾实质时,显示肾盂及肾实质内软组织肿块,病灶密度不均匀,可有坏死液化。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9例IVP及3例RP显示病灶,11例CT及2例MRI均显示病灶,12例作US者仅6例显示病灶。结论:IVP和CT是诊断肾盂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当肿瘤侵犯肾实质或有远处转移时,CT和MRI明显优于IVP和RP。  相似文献   
4.
胆囊炎与厚壁型胆囊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胆囊炎与厚壁型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 6例胆囊炎与 32例胆囊癌螺旋CT资料 ,重点观察胆囊壁增厚的形态、胆囊粘膜线的完整性、病变的强化特征、胆道梗阻平面、与邻近结构关系。结果 :①胆囊炎与胆囊癌的胆囊壁强化特征均为进行性强化或持续强化 ;②胆囊壁均一弥漫性增厚者78 8%为胆囊炎 ,胆囊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者 86 9%为胆囊癌 ;③胆囊炎病例中 ,93 6 %胆囊粘膜线连续完整 ;而胆囊癌 ,90 6 %胆囊粘膜线破坏残缺。结论 :螺旋CT在胆囊炎与厚壁型胆囊癌术前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6例肠梗阻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 2 4例行手术治疗 ,12例行胃肠减压、抗感染保守治疗。 12例有腹部手术史。结果 :腹部X线平片和CT准确显示梗阻程度的病例分别为 2 0例 ( 5 5 .6% )和 3 4例 ( 94.4% )。CT直接准确诊断梗阻病因 19例 ,包括结肠直肠癌 16例 ,肠系膜囊肿伴绞窄性肠梗阻 1例 ,结肠淋巴瘤合并肠套叠 1例 ,结肠脂肪瘤合并肠套叠 1例。 12例有腹部手术史者中 10例为粘连性肠梗阻 ,2例为麻痹性肠梗阻 ,结合手术史 ,CT诊断无误。结论 :对梗阻病因的判断CT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 ,CT可显示狭窄移行段的形态 ,有助于判断病因 ,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肠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由于小肠在生理学和解剖学上的特点 ,使小肠在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中发展相对缓慢。少数专科医院虽然配备小肠内镜 ,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 ,操作困难和检查费时 ,且只能对部分小肠进行检测 ,其应用有较大的限度[1,2 ] 。因此 ,小肠钡剂检查在小肠疾病的诊断检测中 ,有其重要性 ,已成为小肠影像学检查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满足了临床诊断需要 ,也易被病人接受。近年来 ,超声波 (US)、CT和MRI等各种检查方法的应用和计算机处理重建成像软件的开发 ,使小肠钡灌肠造影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1 小肠影像学检查临床指征小肠病变发病率相对较…  相似文献   
7.
CT、US、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CT、US、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以评估三者的特点。方法 收集有CT、US、ERCP影像检查资料且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例75例,所有病例做了US检查和上腹部CT扫描,其中51例行ERCP造影成功。回顾性分析每1病例的影像资料,并与术前CT、US、ERCP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1)50例胆总管下端结石,CT术前诊断48例,敏感性96%;US术前诊断46例.敏感性92%;其中行ERCP的36例术前诊断31例;(2)21例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肿瘤,CT术前诊断15例,准确性70.5%。US术前诊断6例.准确性28.2%,其中行ERCP的13例术前诊断8例;(3)4例胆总管炎性狭窄,CT术前诊断2例,US术前诊断1例。其中行ERCP的2例术前诊断1例:(4)CT、US、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6.6%,70.6%,78.4%。结论 US仍是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检查方法:CT对梗阻性黄疸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高于US;ERCP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可选择性地作为US、CT检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CT引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搜集以腰椎间盘突出为主要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87例。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在CT引导下用20G×100mm穿刺针,取侧旁穿刺进针,注射皮质类固醇等药物至硬膜外间隙。1个疗程为2周,治疗1~4次。术后无须住院。结果87例共治疗177次,穿刺成功率100%,无1例出血感染。效果好62例(71.3%),效果较好21例(24.1%),效果较差4例(4.6%)。结论CT引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是一种易操作、微创伤、安全有效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钡灌肠和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及(或)纤维结肠镜病理检查证实的结肠癌的影像学资料。结果钡灌肠造影检出结肠癌43例44个病灶,显示病变处结肠肠壁浸润、黏膜中断、溃疡、管壁僵硬、杯口状充盈缺损等。43例CT检查均可显示不同程度结肠肠壁增厚、局部软组织肿块12例,病变侵及周围组织6例,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强化;周围淋巴结肿大5例,远处脏器转移3例。结论钡灌肠造影是发现结肠癌的重要手段;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可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隐匿性后踝骨折的发生原因、受伤机制和治疗方案。方法于2005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22例,其中有显性后踝骨折6例。采用胫骨髓内钉固定8例,胫骨下端前侧钢板1例,胫骨前外侧钢板13例;2例腓骨中段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其余腓骨均未固定。结果术中有4例患者在应用前外侧钢板固定最远端时发现隐匿性后踝骨折并移位,1例采用胫骨髓内钉的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X线片发现隐匿性后踝骨折伴移位。结论术前没有CT、MRI检查能够确诊后踝骨折类型和大小时,胫骨下端前外侧钢板可作为首选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