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15篇
综合类   281篇
预防医学   90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利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TEF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例TEFx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术前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6~53岁,平均27.8岁。术前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比较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Tegner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0~40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示TEFx均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1例感染、关节僵硬、伸直受限、复位丢失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最终随访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阴性。VAS评分术前(4.8±1.2)分,最终随访为(1.2±0.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03);Lysholm评分术前为(50.8±6.2)分,最终随访为(90.8±5.4)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4,P=0.000);Tegner评分术前为(4.0±1.0)分,最终随访为(5.1±1.2)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P=0.005);IKDC主观评分术前为(52.5±7.4)分,最终随访为(91.5±5.7)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8,P=0.000)。结论膝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TEFx具有微创、操作简捷、固定可靠和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保证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方法。比较观察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第1次持拐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第1次持拐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较轻(P〈O.05)。结论认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引流量少、术后疼痛轻、愈合快、住院时阃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间40例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CroweⅢ、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8例,髋关节感染后融合14例,陈旧性髋臼骨折8例。内移髋关节旋转中心17例,结构性植骨13例,颗粒松质骨打压植骨10例;有14例应用钛网,9例重建钢板,7例加强杯固定。术前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及X线评估。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发生。本组40例患者随访8~42个月,平均(10.4±2.1)个月,随访时无假体松动,关节无疼痛,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平均Harris评分为(58.4±6.1)分,术后为(88.6±3.1)分;术后平均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感染性髋臼节段性和混合性骨缺损进行大块植骨并辅以颗粒骨,并选用牢固的钉板系统固定,将髋臼重建在真臼位置,并尽量采用非骨水泥型臼杯,通过不同的重建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定269名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血清25经维生素D(25(OH)D)和骨密度(BMD)水平,分析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维生素D ( VitD)状况,并探讨其与BMD的关系。方法 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腰椎及髓部BMD。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VitD严重缺乏者占24. 2 %,缺乏者占45. 0%,不足者占24. 5 %,充足者占6. 3。男、女性受试者的25(OH)D水平、腰椎及髓部的BMD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各年龄段间25(OH)D水平及各部位BMD无统计学差异(P=0. 101 ,P = 0. 261 ,0. 055 ,0. 170 ,0. 108 ,0. 051 ) ;女性各年龄段之间25(OH)D水平及腰椎BMD无统计学差异(P = 0. 364 , 0. 063 ) ;髓部BMD有统计学差异(P < 0. 00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低。男性受试者中,不同25(OH)D水平组间股骨颈、转子间区及整髓BMD无统计学差异(P = 0. 076 , 0. 425 , 0. 122 );腰椎、大转子区BMD水平间有统计学差异(P=0. 027 , 0. 017 ) , VitD充足组腰椎BMD高于其他各组(P = 0. 005 , 0. 025 , 0. 009 );不足组、严重缺乏组大转子区BMD高于缺乏组(P = 0. 021, 0. 005 )。女性受试者中,不同25(OH)D水平组各部位BMD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 616 , 0. 739 , 0. 559 ; 0. 608 , 0. 641)。结论 在湖南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对于维生素D状况与骨密度之间可能无直接关联,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建失神经皮瓣感觉功能的方法,探讨神经端侧缝合法重建皮瓣感觉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8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4例,皮瓣切取时。保留腓肠神经或髂腹股沟皮瓣营养神经近端足够长一段,与皮瓣受区供体神经呈30&;#176;~45&;#176;端侧缝合,于术后2,4,8,16,24周测皮瓣的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结果: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随访4~18个月,皮瓣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部分重建,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神经端侧缝合法可重建失神经皮瓣的感觉功能,操作简便、有效,对手足外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组配式生物型股骨假体行一期人工髋关节翻修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应用Link MP(R)组配式股骨假体进行一期人工髋关节翻修13例.结果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7(26~52)分,术后88(72~94)分.11例弃拐行走,2例存在大腿疼痛,需扶拐行走,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物后缓解.通过影像学ARA评分评价假体的稳定性,平均5.13(2.47~7.34)分.结论 组配式生物型股骨假体能满足各种翻修要求,是一种较好的一期人工髋关节翻修股骨假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踝关节骨折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小切口组)80例与传统手术(对照组)77例。结果平均随访13.6个月(8~27个月),两组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小切口治疗踝关节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也可以保护关节周围软组织血运,减少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儿童脑瘫性髋关节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预防性、重建性和补救性手术三种。手术的目的是防止股骨头向外侧移位,重建半脱位及脱位髋关节的稳定,消除不可重建髋关节脱位导致的持续性疼痛,进而改善患儿行走功能,方便不具站立及行走能力患儿的会阴部护理。本文通过系统复习新近相关文献,重点阐述儿童脑瘫性髋关节疾病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临床与X线评价结果、远期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35例股骨干骨折患儿。【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访时间5~16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获得完全愈合,愈合时间2.5~4.0个月,平均3.6个月。根据Klemm关于股骨骨折的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估:优28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应用MIPPO技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是一种微创、牢固、骨折愈合率高及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治疗长斜形骨折或靠近股骨两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