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和MRI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IHPCC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肿块呈近似等密度或略低密度,早期强化明显者仅12例,延迟后内部不均匀强化29例。MRI显示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30例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不均匀呈向心性强化。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3.8%,显著高于单独应用CT、MRI的符合率71.9%、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40,4.64,P<0.05)。结论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不均匀强化对于IHPCC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结合CT、MRI及临床实验室检查,可有效提高IHPCC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经肝动脉灌注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例),仅予以TACE治疗,和观察组(n=34例),在行TACE治疗时,同时经肝动脉注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直径、KPS评分及AFP变化,分析两组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4.7%)明显高于对照组(4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直径[(4.0±1.2) cm和(4.9±1.3) cm]较治疗前[(6.7±2.0) cm和(6.6±2.2) cm]明显缩小(P<0.05),KPS评分明显升高[(92.5±9.8)对(76.1±4.5)和(84.8±8.6)对(75.2±3.4),P<0.05],AFP明显降低[(547.2±160.7)μg/L对(1275.3±316.8)μg/L和(558.5±176.4)μg/L 对(1218.8±337.9)μg/L,P<0.05],且观察组肿瘤直径[(4.0±1.2) cm、KPS评分(92.5±9.8)较对照组缩小(4.9±1.3) cm或升高(84.8±8.6)更为显著,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病死率(5.9%)和肝外转移率(14.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7%和26.7%, P<0.05)。结论在行TACE治疗时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可明显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缩小肿瘤直径和改善KPS评分,且不会加重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MRI影像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基准,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及良性与恶性肿瘤MRI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 116例患者中,14例为良性、29例为潜在恶性、73例为恶性。CD117阳性表达为98.3%、CD34阳性表达率为59.0%。14例良性病灶平扫示信号均匀22例,73例恶性患者信号不均,潜在恶性患者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良性多为均匀中等强化,恶性为不均匀强化。结论 GIST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患者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呕血与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良性瘤病理表现为少见囊性变、出血、坏死,难见核分裂象;潜在恶性瘤可见囊性变或出血,但无肿瘤性坏死;恶性瘤可见囊性变、出血外、肿瘤性坏死,部分肌层浸润、血管浸润,核分裂象多在10个/50HPF以上。良性瘤的MRI平扫多为均匀信号;恶性为不均匀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治性切除术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I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存时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糖类抗原(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ALT含量分别为(47.35±13.76)μg/L、(309.5±125.55)μg/L、(20.86±10.38)ng/ml、(25.44±8.19)U/L,低于对照组的(83.54±24.17)μg/L、(375.85±136.77)μg/L、(34.18±8.55)ng/ml、(58.56±22.5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58、101.33、29.46、32.25,P值均<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43、20.15、9.87,P值均<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8,P<0.05);影响ICC生存期限的因素分析提示肿瘤≥5.0 cm、分化程度低、发生转移的患者长期生存率低、平均生存期限明显缩短,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TACE是治疗ICC安全有效的方法,肿瘤大小、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及转移严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更新,图像信息已由传统的胶片式记录发展到现今的无胶片化、数字化资料储存,传统的影像学实验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胜任当今的教学需要。为此,我院于2005年在影像学实验室建成了教学PACS系统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在致死性产后大出血的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急诊动脉栓塞治疗15例致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术前进行必要的扩容升压处理以稳定生命体征,在影像监视下,穿刺右侧股动脉行双侧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证实后,视具体血管影像经导管推注500~700μm的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末梢支,使用经高温蒸汽消毒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主干。结果:1例高龄产妇并发弥漫性内凝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4例患者当即完全止血,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致死性产后大出血,是一个高效、安全、易耐受并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生理功能,保证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治疗方法,应该成为致死性产后大出血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症(AM)的临床疗效。方法:AM患者50例,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组,n=25)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n=25)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月经、痛经及贫血等改善情况,并结合生存质量测评分情况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UAE组比较,LAVH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P0.05);术后6个月Hb水平,与术前比较,UAE组和LAVH组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UAE组患者术后6个月经期时间缩短,经量减少(27.92±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UAE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显著高于LAVH组(92.53±18.27vs 72.59±14.30,P0.05)。结论:UAE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AM疗效显著,较LAVH具有保留子宫、创伤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推荐为AM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柯要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7-119,123
目的:研究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中心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1)观察组的整体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1、3、5年生存率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降低血清VEGF、CEA、CA125、CA19-9含量,延长整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变化并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47例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及介入治疗后不同疗效的血浆FIB、D-D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FIB、D-D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肺癌患者治疗效果为PD 9例、NC 11例、PR 15例和CR 12例,随疗效逐渐好转血浆FIB、D-D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浆FIB和D-D表达变化与介入疗效显著相关,可作为肺癌患者介入疗效评估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