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CTTM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针对现阶段急诊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将以医学生为主体的CTTM教学模式贯穿于急诊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培训全过程,总结取得的成绩。此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急诊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科研探索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的CTTM教学模式为急诊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授权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本院急诊科开展授权管理护理模式后的效果,同实施传统护理进行对比,观察护士能力素质提升情况和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授权管理后护士临床基础能力评分(94.32±4.82)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95.86±3.04)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授权管理可以提升急诊护士能力素质,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急诊护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道与肺中固有淋巴细胞2(innate lymphoid cell2,ILC2)的不同免疫反应特性。方法:使用real-time PCR检测肠道和肺中ILC2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EdU方法检测肠道和肺中ILC2细胞对不同细胞因子刺激的增殖反应;观察Notch信号抑制剂GSI对肠道和肺中ILC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与肺ILC2细胞相比,肠道ILC2细胞IL-13、IL-17、IFN-γ及IL-25受体IL17RB表达显著升高,而IL-5、IL-33受体IL1RL1显著降低。IL-25能显著提高肠道ILC2体外增殖能力;GSI抑制Notch信号后显著降低IL-25促进肠道ILC2体外增殖能力。结论:肠道与肺中ILC2表达不同的细胞因子,依赖于IL-25的肠道ILC2增殖能力受Notch信号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73岁,因胸闷憋喘5 d于2016年4月12日入院。入院前3 d出现腹泻、发热(T 38.7℃)、咳嗽、咯痰症状。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及相关家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心悸、胸闷发作史,否认吸烟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下肺叩诊浊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脏浊音界扩大,HR 100次/min,心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治疗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3-01—2018-01期间收治的32例经急诊超声引导下PTGBD治疗的合并感染性休克的AOS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穿刺置管,未出严重并发症,术后出现导管堵塞1例。穿刺引流后24h、72h、7d复查WBC、PCT、CRP、TBIL、ALT、ALP、GGT、T、VAS等可见显著下降(P<0.05)。穿刺时胆汁培养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穿刺前血培养阳性率(P<0.05)。其中,4例患者死于感染性休克和MODS,23例患者在病情改善后,根据胆道梗阻原因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5例患者带管出院。结论:对合并感染性休克的AOSC患者,急诊超声引导下PTGBD治疗可以及时解除胆道梗阻,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12):1644-1647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钙尔奇D片、阿仑膦酸钠片、硝酸甘油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总有效率、骨质疏松症骨痛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MMP-9和sCD40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MMP-9和sCD40L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脊髓小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SK通道)激活后对小鼠吗啡所致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N小鼠,建立吗啡痛觉过敏模型,鞘内注射SK通道激活剂1-EBIO后,测量小鼠热甩尾潜伏期(tail withdrawal latency,TWL),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内脏痛阈的变化。结果吗啡痛觉过敏模型小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相比,热甩尾潜伏期、机械缩足阈值和内脏痛阈均降低;而鞘内注射SK通道激活剂1-EBIO后,与给药前相比,小鼠的痛阈热甩尾潜伏期,机械缩足阈值和内脏痛阈均升高;吗啡模型组小鼠的脊髓SK2膜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给予1-EBIO后,脊髓SK2膜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结论脊髓SK通道参与小鼠吗啡引起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个周期的肢体缺血后处理,1次/d,持续5 d。比较2组入院时、病程14 d和病程3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峰值NIHSS评分;比较2组入院时和病程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mRS)评分;比较2组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前及5 d后血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血压水平、CK、CK-MB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峰值NIHSS评分,病程14 d、病程3个月时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在3个月时mR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缺血后处理治疗5 d后的CK、CK-MB、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肢体缺血后处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有助于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