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摘要】目的:研究计算DWI(cDWI)技术所得图像质量及胰腺癌显示能力,了解cDWI技术特别是高b值cDWI在胰腺癌诊断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确定优选b值。方法: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纳入本研究。利用Body Diffusion Toolbox软件(Siemens Healthcare,Germany)及原始DWI图像(b=0、500s/mm2)获取cDWI图像(b=c1000、c1500、c2000s/mm2),评价并分析不同b值间DWI及cDWI图像质量、PDAC显示分型(Ⅰ型-PDAC相对周围胰腺高信号,且境界清楚;型-PDAC相对周围胰腺高信号,但与远端胰腺(尾侧)境界不清;Ⅲ型-PDAC相对周围胰腺等信号,或病灶不可见;Ⅳ型-PDAC相对周围胰腺低信号)是否存在差异,测量分析不同b值间胰腺组织、PDAC与竖脊肌信号比、PDAC与胰腺信号对比、PDAC-胰腺信号差异与竖脊肌信号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cDWI图像质量随b值增高下降。c1000s/mm2组PDAC显示Ⅰ型病灶比例较500s/mm2组增加(P<0.001),型相应减少,c1000s/mm2与c1500s/mm2、c2000s/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b值间PDAC近远端胰腺与竖脊肌信号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AC与竖脊肌信号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PDAC与竖脊肌信号比和近远端胰腺与竖脊肌信号比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AC与远端胰腺信号对比随b值增高而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AC-近端胰腺信号差异与竖脊肌信号比仅c1500s/mm2与c2000s/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DAC-远端胰腺信号差异与竖脊肌信号比随b值增高而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病变应用cDWI技术时计算b值为c1000~c1500s/mm2能够在维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胰腺癌显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3例罕见的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岁、46岁和68岁.3例患者均进行了彩超及CT影像学检查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总结MESTK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 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示单侧肾脏直径约3.5~9 em的囊实性占位,增强CT检查病灶强化不均匀,可见明显强化的实质成分或分隔.3例患者分别于全麻下行左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肿瘤大体观呈复杂囊实性或多房囊性;镜下肿瘤组织中均可见到上皮成分及间叶成分,上皮形成腺样结构,部分伴囊性扩张,间质中可见平滑肌成分或向平滑肌方向分化;免疫组化染色: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le actin,SMA)、结蛋白(Desm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2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病理诊断为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术后分别随访2~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男性罕见,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陈财忠  李若坤  曾蒙苏  饶圣祥  戴勇鸣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35-1338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肝硬化铁沉积结节(SN)检出中的价值。方法:40例病理证实的肝硬化患者及4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平扫T1WI、T2WI、T2*和SWI。2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共同评价,肝实质内局灶性低信号定义为SN,3mm以下SN定义为微小SN。计数SN总数目及微小SN数目,将其显示程度分为3个等级。结果:对照组均未见SN检出。40例肝硬化病例中T1WI上有10例无SN检出,T2WI、T2*和SWI均检出了SN。SWI检出SN的总数目、平均数目和微小SN明显高于T1WI、T2WI,SWI图像上表现为3级对比的SN(95%)明显高于T1WI(10%)、T2WI(10%)和T2*(33%)。结论:SWI能够较常规序列更为敏感的检出SN,且具有更好的图像对比,有望成为肝脏铁过载无创性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后MR动态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的MR随访表现特征及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12月住院的1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RFA治疗后的MR资料,根据MR检查时间分为3组:消融后48 h内、1~6个月、6个月以上.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肝细胞癌RFA治疗后肿瘤MR表现的动态变化.结果 110例短期(48 h内)RFA区域在GRE-TtWI表现为高信号,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则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1~6个月,GRE-T1WI示RFA区域信号呈不均匀下降,72例呈高信号,4例呈等低信号;>6个月时,60例呈高信号,17例呈等低信号,此改变在6个月后与48 h内和1~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TSE-T2WI示RFA区域信号呈不均匀轻度增高,1~6个月,65例呈低信号,11例呈等信号;>6个月时,47例呈等信号,30例呈低信号,而此信号改变在6个月后与48 h内和1~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增强后早期RFA区域主要表现为环状强化伴或不伴异常灌注,而随着时间延长趋向无强化,1~6个月,37例无强化;>6个月,63例无强化,此改变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5).6例肿瘤残留或局部进展,表现RFA区边缘结节,TSE-T2WI抑脂像呈中等高信号,GRE-T1WI呈低信号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RFA治疗后,动态MR随访能显示肿瘤完全坏死、肿瘤残留或局部进展及并发症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PHNEC)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旨在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NEC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例为单发结节型,病灶边界清晰,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有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信号;7例为巨块结节型,表现为巨大主灶伴周边卫星结节灶。主灶信号于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有明显强化,门脉期对比剂迅速廓清,延迟期周边可见环形强化的包膜影。卫星结节灶数目不等,大小不一,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显著高信号,呈环形强化或均匀强化。结论:PHNE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常表现为不均质巨块结节型富血供病灶伴门脉期对比剂快速廓清及延迟期包膜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 CT 和 MRI 对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PCCC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CCCL 的 CT 和 MRI 表现。26例行 CT 检查,23例行 MRI 检查,其中11例同时进行了 CT 及 MRI 检查。结果CT 平扫表现为低密度(n=24,92.3%)、稍高密度(n=2,7.7%)。MR T1 WI 呈低信号(n=19,82.6%)或混杂高信号(n=4,17.4%),脂肪抑制后信号均有不同程度下降。T2 WI 病灶为高或稍高信号(n=22,95.7%),1例为等低信号(n=1,4.3%),CT/MR 动态增强后动脉期所有病灶均强化(n=38),门静脉期病灶呈相对低密度(n=35,92.1%)或稍高密度/高信号(n=3,7.9%)。肿瘤内结节状强化共14例。环形包膜样强化26例(26/38,68.4%)。结论PCCCL 既有普通型肝癌“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和包膜样强化的特征,又有自身特点即肿瘤内结节状强化和瘤内脂肪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异位副脾(IPAS)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IPAS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结果:3例胰腺异位副脾均位于胰尾,主要表现为信号强度或密度与脾脏相似,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与脾脏实质强化程度相似;3例同时伴有脾门区副脾.结论:IPAS为胰腺少见病变,其发生部位及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MR扩散加权成像的b值选取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及最佳b值的选择.方法:45例直肠癌行高分辨率MRT2WI及DWI检查,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技术(SE-EPI),选择b值为500、800、1000、1200s/mm2,评价直肠癌的显示情况,计算肿瘤的信噪比(SNR)及肿瘤与肠周脂肪、肌肉的对比噪声比(CNR),对不同b值的图像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另20例同时行自由呼吸薄层DWI扫描,b值为1000 s/mm2,行冠状面最大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将图像反转及彩色化,评价其对肿瘤的显示情况.结果:在不同b值时,所有直肠癌均表现为高信号,与正常肠壁对比高于T2WI . MIP及MPR的反转图像及彩色化图像,病灶与背景产生鲜明对比,清楚直观的显示肿瘤.肿瘤的信号、SNR及肿瘤与肠周脂肪、肌肉及水的CNR随着b值的增加而下降,但与正常肠壁的对比更明显(42/45).b=500 s/mm2高信号的正常小肠显示较多,对21例直肠上段癌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b≥800 s/mm2正常组织结构显示少,基本不影响肿瘤的显示.b值为800 s/mm2与1000s/mm2时SNR及所有CNR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余各组间的SNR及CNR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DWI对直肠癌显示敏感性高,b值选择800和1000s/mm2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饶圣祥  曾蒙苏  程伟中  陈财忠  李轫晨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19-1222
目的:探讨MR全肝灌注检查对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6例直肠癌患者(16例肝转移,30例无肝转移)行MR全肝灌注扫描,采用三维容积内插序列(3D-VIBE),对比剂按注射流率4ml/s,扫描时平静呼吸,连续扫描90S,每3S进行一次全肝采集。在工作站上获取腹腔干水平腹主动脉、门静脉主干、肝实质和脾脏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计算肝实质的相对肝动脉灌注量(HAP)、相对门静脉灌注量(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并对有或无肝转移组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转移组HPI(平均0.387)高于无肝转移组(平均0.285),而肝转移组相对HPP值(平均0.967)低于无肝转移组(平均为1.332),其中HPI和HPP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组的相对HAP值(平均0.565)高于无肝转移组(平均0.535),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全肝灌注检查技术可分析肝内血流灌注的改变,对预测直肠癌肝转移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 IgG4-RD)患者腹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  回顾性研究39例IgG4-RD患者临床及腹部影像学检查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0.2岁。31例进行了CT检查,25例进行了MRI检查,17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 结果  39例患者分别见1~4个腹部组织器官受累。胰腺受累者见胰腺弥漫性(23例)或局限节段性(11例)肿大;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强化降低呈不均匀“雪花状”,后渐进性延迟强化;25例病变周围见“胶囊样”包壳。25例见胆道系统受累,其中20例见胆总管下段为主的管壁规则增厚,伴增厚处持续强化及胆总管下段“鸟嘴样”移行性狭窄,3例仅见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仅见胆总管下段管壁局限性环形强化。1例见胆囊壁增厚伴延迟强化。8例见肾脏实质受累,MRI平扫病灶T2WI为特征性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1例患者见双肾盂输尿管壁增厚。4例见腹膜后纤维化,3例腹主动脉管壁增厚。2例患者肝内共3枚IgG4相关炎性假瘤,病灶边缘见异常信号环,MRI平扫T2WI病灶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持续强化。1例患者肠系膜受累。2例肝门区见肿大淋巴结。 结论  IgG4-RD患者腹部病变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和MRI影像表现,对于明确IgG4-RD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