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自动拼接全脊柱磁共振水成像在椎间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基于自动拼接技术的高场强全脊柱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在诊断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方面的价值。方法使用荷兰Philips Achieva 3.0T超导磁共振机,对40例患者进行全脊柱MR检查及水成像检查,由两名高年资医生从椎间盘是否突出、突出位置及程度,硬膜囊和神经根显示及受压程度、椎管狭窄等方面比较常规MR和脊髓水成像,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髓水成像在诊断椎间盘突出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分别为90%、100%、10%。脊髓水成像发现神经根受压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分别为100%、90%、0.7%。脊髓水成像诊断椎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分别为94.4%、100%、0.07%。结论基于自动拼接技术的全脊柱磁共振脊髓水成像是一种有效、快速、无创的全椎管造影成像技术,可作为常规MRI检查的补充,明显提高椎间盘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肺动脉与下肢深静脉联合成像技术(CTVPA)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肺栓塞(PE)的46例患者行CTVPA成像,先行肺动脉CT成像,后行下肢深静脉扫描,深静脉CT扫描范围从胭静脉至双肾静脉水平。结果46例患者中,CTVPA显示PE患者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34例,两者同时存在者30例。37例PE均为多发肺动脉栓子,共累及动脉189支,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子2.6%(5/189)支,叶动脉30.2%(57/189)支,段动脉50.2%(95/189)支。亚段及亚亚段肺动脉16.9%(32/189)支。34例DVT患者中,左侧20例,右侧12例,盆腔内静脉血栓2例。CTVPA成像检出率较CTPA高10.8%(4/37)。结论16层螺旋CT CTVPA可实现“一站式”检查,对评价肺动脉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自身因素对CTA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准确性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60例临床拟诊疑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AG).CTA扫描采用64层螺旋CT及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以CAG结果 为金标准,采用双盲法评价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并分析各种冠状动脉病变自身因素对评价狭窄准确性的影响. 结果 CTA诊断冠状动脉轻、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76.47%、77.97%和85.71%,钙化斑块是导致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假阳性最重要的自身因素(18/28,占64.29%),对于冠状动脉和其分支的狭窄程度的低估占假阴性结果 的66.67%(20/30),壁冠状动脉和心肌桥的漏诊占假阴性结果 的23.33%(7/30). 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钙化斑块、心肌桥和小血管的狭窄病变本身均影响CTA评价狭窄的准确性,而非钙化斑块和支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SD大鼠松质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的定量指标在去势8周后的变化,探讨这两项指标对去势后松质骨改变的监测意义。方法 12周龄SD大鼠38只,雌雄各半,分为4组,雌性去势组(10只),雌性对照组(9只),雄性去势组(10只),雄性对照组(9只)。术后8周行QCT松质骨容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检测和CSI计算化学位移率(chemical shift rate,CSR),影像学检查后进行髂骨区域松质骨取样,病理光镜下分析细胞构成比,计算脂肪含量(fat fraction,%FF)。结果 去势8周后,雌、雄大鼠去势组与对照组之间,松质骨Q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性大鼠:P=0.003<0.01);(雄性大鼠:P=0.011<0.05);雌性大鼠去势组与对照组之间,松质骨C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大鼠松质骨QCT、CSR均与松质骨骨髓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关系,CSR与QCT-VBMD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去势8周,大鼠松质骨脂肪含量增加,骨密度减少,CSR随着骨密度的降低而减少。  相似文献   
5.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前驱期,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脑血流量是衡量脑功能的重要指标,各种原因致局部脑血流量(rCBF)减低而损伤大脑。动脉自旋标记(ASL)MRI是通过磁化标记动脉血中氢质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测量rCBF的成像技术。本研究针对ASL成像在早期诊断MCI、监测疾病进展及评估疗效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准确掌握其解剖形态及血流动力学资料,对手术选择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磁共振心血管成像可综合评估心血管解剖结构和功能,该文主要介绍磁共振心血管成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第2代双源CT的三种扫描模式在不同心率、心律患者冠状动脉检查的应用效果,比较其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方法根据不同心率、心律将166例冠状动脉检查者分为A、B、C组(A组:平稳低心率组,B组:平稳高心率组,C组:不稳定心律组),分别行炫速双源CTHash、Sequence或Routine扫描模式检查,记录扫描时的心率、心率变异幅度,和扫描剂量,并评价冠脉三支主干的图像质量(0~3分)。结果Flash法扫描患者67例,平均扫描剂量为(0.73±0.09)mSv;Sequence法扫描35例,平均扫描剂量为(3.73±1.27)mSv;Routine法扫描64例,平均扫描剂量为(9.07±2.96)mSv,三种扫描模扫描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扫描模式下,各支冠状动脉主干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和图像质量有相关性(P〈0.01),而心率变异幅度与前降支的图像质量有相关性(P〈0.01),与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第2代双源CT能依据患者的心率、心律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冠脉CT扫描模式,在保证较高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动脉栓塞(PE)在双源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上的解剖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像表现,提高亚段级PE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PE患者各32例,所有患者行DECTPA检查,以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DECTPA图像及PE栓子形态、解剖分布。结果 (1)PE解剖分布特点:老年组PE与非老年PE组分布相似。老年组孤立性肺亚段PE(ISSPE)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χ2=5.85,P<0.05)。(2)CTPA直接征象:1级肺动脉两组均未见栓塞病例;2级肺动脉PE分布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1.275、0.002,P>0.05);3级肺动脉PE分布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3,P<0.05);4~5级肺动脉三型PE征象所占比例各不相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9、8.162、5.342、3.785、8.624、6.852,P<0.05)。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χ2=7.819,P<0.05;χ2=4.267,P<0.05);非老年组以支气管动脉扩张征最常见。(3)DECTPA图像后处理技术:段、亚段级肺动脉显示率上,MPR优于MIP、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0、27.974、2.902、9.111、49.049、17.963,P<0.05)。结论 PE解剖分布上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相似,但老年组患者ISSPE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老年组患者。老年PE分布类型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嗅觉功能与脑白质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受试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进行认知评估,70%异丙醇试纸进行嗅觉功能测试,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得到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相关参数,比较36例MCI患者及32例正常老年人行为学及影像学结果。结果MCI患者的嗅觉评分普遍降低,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682,P<0.05)。DTI参数中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变化较为显著,FA减弱区主要位于胼胝体周围、额叶眶额回周围、左侧枕叶周围区域,其中嗅觉评分与额叶眶额回的FA值相关性较为显著(P<0.05)。结论本组MCI患者嗅觉功能下降,且与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呈正相关。MCI患者嗅觉相关脑区脑白质损害,记忆相关脑区脑白质损害不明显,提示嗅觉功能下降可能早于记忆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因外伤所致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资料,26例经手术证实,2例保守治疗.结果 CT扫描发现单纯性肠系膜损伤5例,合并其他脏器多发性损伤23例;术前CT诊断为肠系膜损伤仅18例,漏诊率为36%.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是诊断急性肠系膜损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