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0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沟槽状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1例以间断性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假性囊肿的沟槽状胰腺炎病例的超声内镜诊治过程,旨在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验证高清胃镜下早期胃癌筛检策略的效能。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行胃镜检查的849例年龄≥35岁的患者。在胃镜检查时,从未感染过幽门螺杆菌者对任何可疑病灶活检;溃疡型病灶于溃疡边缘活检;萎缩区域外,贲门部对白光下呈红色的病灶活检,非贲门部对具有清晰边界或白光下呈白色的病灶活检;萎缩区域内,隆起型病灶中具有清晰边界或顶部有不规则凹陷者活检,平坦/凹陷型病灶中边界不规则或窄带光下呈赭色者活检。此外,可对不符合上述策略但认为有必要活检的任何病灶进行活检。其后根据活检或手术病理,对胃癌高危患者进行胃镜随访,分析该策略对胃部早期肿瘤性病变的检出及漏诊情况,明确该策略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共对548例患者的781处病灶进行了活检。在符合上述策略的327处病灶中,诊断上皮肿瘤性病灶16处(4.9%,16/327),其中高级别肿瘤10处(3.1%,10/327);而在不符合上述策略的454处病灶中,诊断上皮肿瘤性病灶仅1处(0.2%,1/454),无高级别肿瘤。该筛检策略对胃上皮肿瘤性病灶和高级别肿瘤的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不符合策略而取活检者(4.9%比0.2%,χ2=19.49,P<0.001;3.1%比0,P<0.001)。共有146例(17.2%,146/849)患者接受胃镜随访,随访中发现2处黏膜内高级别肿瘤,符合筛检策略。该筛检策略在初次胃镜检查中检出了84.2%(16/19)的上皮肿瘤性病灶和83.3%(10/12)的高级别肿瘤。结论 高清胃镜下早期胃癌筛检策略可以高效地检出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过去的数十年内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是最主要的癌症致死原因。既往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在CR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表观遗传学改变也可能是肿瘤对放化疗产生抵抗,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可逆性是表观遗传学改变的主要特征之一,表观遗传药物就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这些药物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经取得良好的疗效。近年,已经有研究将表观遗传治疗方法运用到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本文旨在对表观遗传药物应用于CRC治疗中的一些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用于食管早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并将OCT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ME-NBI)在食管早癌浸润深度评估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本前瞻性研究纳入对象为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内镜黏膜下膜剥离术(ESD)前接受OCT及ME-NBI评估的28例食管早癌患者。根据检查过程中获得的OCT和ME-NBI图像,对病变浸润深度进行实时判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OCT和ME-NBI两种方法对于食管早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检查操作过程所需时间及并发症也一并进行分析。 结果 OCT和ME-NBI对28例食管早癌浸润深度判断的整体准确率分别为67.9%(19/28)和75%(21/2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对浸润至上皮层/固有层(EP/LPM)病变评估的准确率为78.9%(15/19),与ME-NBI相比(68.4%,1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评估过程所需时间为6.0±2.9min,显著短于ME-NBI的16.3±5.4min(P<0.001)。 结论 OCT在评估食管早癌浸润深度及筛选位于上皮层/固有层(EP/LPM)食管早癌准确率上,与ME-NBI能力基本一致,且所需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测老年早期胃癌(EGC)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我院消化科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行ESD治疗的老年EGC患者3987例,选择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28例复发患者作为复发组,276例未复发患者作为对照组。调取所有患者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EGC患者ESD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建立相应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3987例老年EGC患者,平均随访2.7年,29例复发,复发率为0.73%(29/3987)。复发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75岁[11例(39.3%)比171例(62.0%)]、病变≥3 mm[19例(67.9%)比111例(40.0%)]、T分期黏膜层[9例(32.1%)比153例(55.4%)]和淋巴结转移[19例(67.9%)比102例(3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128,95%CI:1.373~3.624)、T分期(OR=1.763,95%CI:1.079~2.934)、病变≥3 mm(OR=2.604,95%CI:1.363~4.217)、淋巴浸润(OR=2.871,95%CI:1.425~5.639)是EGC患者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17(95%CI:0.722~0.941),提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对老年EGC患者行ESD术前,应充分考虑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和淋巴浸润等因素,综合评估EGC患者ESD术后的复发率。本预测模型能提高术后复发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是急腹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技术及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内镜下逆行性阑尾治疗技术和内镜下阑尾切除术为代表的消化内镜治疗技术开始应用于AA的治疗。本文就目前AA的消化内镜治疗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北京大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3月北京3家大医院6个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kg/m^2(或白蛋白〈30g/L)为营养不足。在患者人院次日早晨进行NRS2002筛查,并调查2周内(或至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1127例住院患者入选,其中971例(86.2%)完成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8.5%和22.9%。如果将不能获得BMI值的患者排除,则两者的发生率分别为7.6%和20.1%。在258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93例(36.0%)接受了营养支持;在无营养风险的869例患者中,有122例(14.0%)接受了营养支持。所有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为5.6:1。结论北京大医院中有相当量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肠外和肠内营养应用存在不合理性,应推广和应用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7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结果 7例患者年龄(56. 9±4. 5)岁。7例患者中2例黏膜病变位于曲张静脉之上。7例患者中6例先行内镜下静脉曲张治疗,后对黏膜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例在静脉曲张治疗同时对胃底黏膜病变行ESD治疗,合并的贲门黏膜病变择期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内镜下处理,要综合衡量患者的凝血功能、静脉曲张与黏膜病变的处理时机以及相对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重要的治疗药物,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然而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获益。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抗生素的使用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作者综述肠道微生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相关研究现状,探讨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疗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大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关系。方法采用CCl_4溶液灌胃方式将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2只诱导成ALF模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两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并于48 h采集大鼠尾静脉血检测ALT、AST和PTA表达水平,随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和pERK1/2的表达,qRT-PCR检测ERK1/2 mRNA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ALT、AST、PTA、pERK1/2和ERK1/2 mRN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ERK1/2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F的发生与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推测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ALF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