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评价CT对其临床分期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胸腺瘤的CT所见,通过对病变的密度、周围纵隔结构的侵犯、胸膜肿植以及纵隔外转移情况的观察进行分期,并和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主要有: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局灶性钙化;邻近结构的脂肪层消失;侵及心包、胸膜、肺及其他器官。CT对临床分期判断准确性为87.5%,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83.3%。结论:CT对侵袭性胸腺瘤术前分期及病变范围的显示准确,对确定手术方案,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螺旋CT三维重建对周围型肺癌及血管集束征的显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周围型肺癌形态特征与支气管血管束的显示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利用三维成像软件以表面遮盖法(SSD)进行三维重建,调整阈值上、下限,分别观察肿块及结节表面形态及与支气管血管束的关系,并和横断面图像及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比较。结果:3D CT能完整显示周围型肺癌与周围支气管血管束的关系及类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不仅能够充分、直观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特征,而且能够显示其与支气管血管束的立体解剖关系,是CT横断面图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2 1岁。主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巩膜发黄 ,腹痛 1月余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 :胰、脾与左肾之间可探及一低回声肿物 ,约8.1cm× 7.8cm× 6 .3cm大小 ,周边不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 ,以实性为主 ,局部可见“蜂窝”样低回声 ,肿物与胰腺界限不清 ,肿物周边与脾门处可见血管走行及彩色血流信号 ,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脾静脉受压推移。CT :胰体尾后方可见一略低密度肿物 ,内部密度不均匀CT值 2 1~ 32HU ,胰尾受压推移 ,肿物与胰尾分界不清 (图1)。增强扫描肿物实性部分轻度强化 ,中心低密度区未见强化 (图 2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 I表现以及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16例的MR I表现,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位于髓外硬膜下,颈段6例,胸段5例,胸腰交界处3例,腰段2例。MR I T1W I呈长椭圆形边界清楚的混杂等、低信号肿块,内有点、片状更低信号区,T2W I肿块表现为混杂等、高信号,内有点、片状更高信号区。增强T1W I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内部点、片状更低信号区无明显强化。上述表现和病理对照,肿瘤由Anton iA区和Anton i B区相互交错组成,Anton i B区集中在囊变、出血区,增强无明显强化,Anton i A区由富细胞区及胶原组成,为增强明显强化区。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 I表现与其病理改变有关,这些变化对正确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胰尾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5岁.主因左上腹部隐痛伴不适入院.体检:左上腹可触及一6.0 cm×5.0 cm×5.0 cm大小、质地中等的肿块,尚活动.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于脾肾之间可探及一5.9 cm×5.9 cm×5.2 cm大小低回声肿物,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胃肠明显受压.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32岁。因间歇性癫痫发作伴头痛3个月来诊。体检;神智清,四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否认有发热病史,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末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分析DSA、3D TOF MRA及CT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颅内动脉瘤均经血管造影和手术征实,所有病例均先后作CT、3D TOF MRA及DSA检查,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DSA显示全部瘤体,呈囊状、梭形局部突出影;3D TOF MRA显示28个动脉瘤(2个假阳性),4个未显示,其显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6.7%,假阳性为6.7%。CT显示瘤体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提示动脉瘤者15例,占50%;无异常者8例,占26.7%。结论:DSA仍然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3D TOF MRA虽然是显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方法之一,但对确定治疗方案价值低于DSA;CT敏感性较差,但可通过显示其间接征象提示动脉瘤。  相似文献   
8.
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其CT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3 6例 ,增强扫描 2 7例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略低密度 (和颈部肌肉相比 )肿块 12例 ,增强扫描呈轻度均匀强化 ;2 4例平扫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略低密度肿块 ,伴中心点状、片状更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至明显强化 ,中央更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上述表现与病理对照显示更低密度区由疏细胞区 (AntoniB区 )、陈旧性出血及囊性变组成 ,等密度、略低密度区由富细胞区 (AntoniA区 )和胶原组成。不同的细胞区域构成形成不同的CT表现 ,增强表现与AntoniA区增强有关。结论 :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其病理改变有关 ,对正确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