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左卡尼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2 g静脉泵入,一日两次,共15天,用药前以及开始用药后15天两组均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径缩短率(LVFS)、心排出量(CO)、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等指标,并分别对其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左卡尼汀能够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及改善心功能,显著降低血NT-pro-BNP水平(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 左卡尼汀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交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小鼠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交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正常小鼠及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体内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腹部敷贴尾蚴法制备血吸虫病小鼠模型.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采用HE和Van Gieson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检测肝组织中α1A、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情况,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 结果 正常组α1A、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散在表达于肝细胞胞质和肝窦内,模型组在门静脉和虫卵结节周围肝细胞胞质中阳性表达明显增加(α1A受体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8.28±7.56、30.53±8.88,β2受体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28.67±6.42、42.29±4.56,t值分别为-2.888和-6.648,P值均<0.05);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和正常小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分别为(7.83±4.36)、(2.72±0.94)ng/ml,多巴胺的含量分别为(6.97±4.33)、(0.74±0.34)ng/ml,t值分别为-3.372和-4.428,P值均<0.05.结论 交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表达的上调可能是血吸虫肝纤维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炎平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肝炎平治疗组(G组)、和络舒肝胶囊治疗组(H)及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板层素(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进行检测,并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肝炎平组及和络舒肝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HA、C-Ⅳ、LN及PCⅢ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亦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炎平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源性核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外源性核酸处理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Van Gieson(VG)染色分析肝纤维化程度,同时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检测大鼠血浆中NE和DA水平.结果 核酸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血浆DA含量[(0.39±0.19) ng/ml]显著低于正常组[(0.92±0.53) ng/ml](P<0.05),核酸组大鼠血浆DA的含量[(0.87±0.55) ng/ml]高于模型组(P<0.05).大鼠血浆NE含量模型组[(1.13±0.77) ng/ml]和核酸组[(1.38±0.71) ng/ml]低于正常组[(4.38±2.77) ng/ml] (P<0.05),核酸组与模型组NE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外源性核酸对慢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显著改善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损伤.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血浆中NE的前体物质DA的含量,增加了交感神经的活性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啸  沈莹 《转化医学杂志》2020,9(6):331-334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Toll样受体(TLRs)-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C57BL/6雄性小鼠注射链脲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DN)模型列为DN组,生理盐水替代列为对照组,在DN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列为治疗组,对比3组小鼠体质量、血糖、尿白蛋白定量和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水平差异。另外给予DN组小鼠HMGB1拮抗剂A Box注射,观察注射前后小鼠尿白蛋白和肾组织切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和治疗组小鼠体质量、血糖和尿白蛋白定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DN组相比,治疗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建模完成后各时间段,DN组HMGB1、RAGE、TLR4,NF-κ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小鼠HMGB1、RAGE、TLR2、TLR4和NF-κB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DN组和治疗组HMGB1、RAGE、TLR2、TLR4和NF-κB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DN组小鼠相比,治疗组小鼠各时间段上述几种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偏低(P<0.05)。给予A Box后,生理盐水处理小鼠组织学染色无明显变化(P=0.933),DN模型小鼠肾小管间质胶原蛋白沉淀明显减少(P=0.013)。结论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HMGB1、RAGE、TLR2、TLR4和NF-κB在糖尿病肾病小鼠中表达增高,阻断HMGB1和RAGE、TLRs结合能够阻止糖尿病肾病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硫化氢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65只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T2DM模型,将45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DM)、DM+硫氢化钠(NaHS)和DM+ DL-炔丙基甘氨酸(PAG)组,每组各15只,另设正常对照组.DM+ NaHS组大鼠腹腔注射NaHS[56 μmol/(kg·d)],DM+ PAG组腹腔注射PAG[50 mg/(kg·d)],对照组和DM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胰腺组织中硫化氢(H2S)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FBG[(18.22±3.99) mmol/L]、TG[(1.54 ±0.16) mmol/L]、TC[(3.27±0.38) mmol/L]、FFA[(504.68±37.70) μmol/L]水平及HOMA-IR升高(P<0.05),FIns[(41.79±3.43) mU/L]和ISI(-6.57 ±0.37)降低,胰腺组织H2S浓度[(96.98±19.44) μmol/L]升高,胰腺组织胰岛素阳性表达细胞面积(AIEP)和胰岛素阳性染色率(PRS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NaHS干预后,糖尿病大鼠FBG[(25.42 ±0.21) mmol/L]、TG[(2.40 ±0.21) mmol/L]、TC[(4.80 ±0.16) mmol/L]、FFA[(633.96±25.64)μmol/L]水平及HOMA-IR升高更明显,FIns[(29.36±2.65) mU/L]和ISI(-6.58±0.27)降低,胰腺组织H2S浓度[(134.50±12.70)μmol/L]明显升高,AIEP和PRS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AG后,糖尿病大鼠血浆FBG[(10.83±1.10) mmol/L]、TG[(1.30±0.12) mmol/L]、TC[(2.79 ±0.33) mmol/L]、FFA[(383.39±69.00) μmol/L]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FIns[(51.58±1.49) mU/L]和ISI(-6.32±0.11)明显升高,胰腺组织H2S浓度[(71.48±10.94) μmol/L]明显降低,AIEP和PRSI增加.结论 H2S通过影响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参与糖尿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传统钉板系统与颈前路零切迹融合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短期疗效。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5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22例;年龄32~71岁,平均53.7岁;病程5个月~2年。其中24例采用传统钉板系统固定(传统钉板组),21例采用Zero-P系统固定(Zero-P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颈部疼痛情况;通过X线或CT观察术前术后颈椎生理曲度(C2-C7的Cobb角)恢复情况、椎间融合情况,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探讨术后吞咽困发生程度及其发生率。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4个月。传统钉板组和Zero-P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7.6±23.2)min和(62.7±1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分别为(80.2±36.8)ml和(78.4±29.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两组JOA、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钉板组和Zero-P组Cobb角术前分别为(8.7±4.3)°、(8.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分别为(14.5±6.4)°、(17.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吞咽困难发生率传统钉板组为29.17%,Zero-P组为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全部融合。未见气管食管损伤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未发现融合器移位、沉降、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Zero-P与传统钉板系统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均能提供即刻稳定性、可靠地融合性等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ZeroP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更好的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甲型H1N1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初步研究,为研发不依赖鸡胚生产工艺的流感疫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使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07/2009(H1N1)的病毒样颗粒;通过Western blot、血凝、单向免疫扩散,透射电镜等方法鉴定病毒样颗粒;使用A/California/07/2009(H1N1)裂解疫苗作为对照,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使用A/Beijing/501/2009(H1N1)进行攻毒,评价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结果经鉴定,纯化后的病毒样颗粒血凝滴度为1:512,HA含量为92.9μg/ml,颗粒大小在100 nm左右,二免10 d后IgG抗体效价7.9×103,血凝抑制实验测得血抑(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效价384,对50LD50的A/Beijing/501/2009(H1N1)病毒的保护率达到100%。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裂解疫苗,为发展不依赖鸡胚生产的流感亚单位疫苗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行颈椎前路治疗的2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5~77(60.11±9.37)岁;27例患者病变累及3个节段,1例累及4个节段;术前JOA评分为8.89±1.87,拟融合节段Cobb角为(4.87±4.56)°,颈椎曲度为(11.68±1.25)°,均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后1、12个月时的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并采用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20~205 min,平均163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198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术后3周恢复正常;1例出现饮水呛咳,术后1周恢复正常。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8.46±3.20)个月。术后12个月植骨椎间隙均获骨性愈合,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术后1、12个月时融合节段Cobb角与颈椎曲度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46.46±20.26)%,手术疗效根据改善率评定:优12例,良14例,好转2例。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4月~2014年9月采用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对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80.26±1.4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5.33±1.42)ml;切口长度平均(6.31±0.55)cm;住院时间平均(10.16±0.62)d;随访时间平均(26.42±1.62)个月,VAS和ODI评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JOA评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椎间隙高度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腰痛、下肢放散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腰椎影像检查显示所有患者椎体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及椎间Cage移位、沉降情况。[结论]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